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不良貸款率的搜尋結果,共168

  • 提前還房貸衝擊 陸銀行壞帳率陡然升高

    面對升息壓力,大陸民眾搶還房貸,讓大陸金融機構經營壓力陡然升高。根據A股上市銀行公布的2022年財報,有五家銀行的個人房貸餘額較2021年末下降,且壞帳率全都呈現上揚。

  • 工商銀行Q1業績 稱霸六大行

    工商銀行Q1業績 稱霸六大行

     大陸六大國有銀行2023年第一季財報28日全數出爐,淨利與2022年同期相比均增長。其中以工商銀行賺最多,第一季淨利年增0.02%至人民幣(下同)901.6億元,期內營收年減3.52%至2,184.61億元。

  • 陸國有六大行 去年日賺近37億人民幣

    陸國有六大行 去年日賺近37億人民幣

     大陸國有六大銀行(工商銀行、農業銀行、中國銀行、建設銀行、交通銀行和郵儲銀行)3月30日晚間交齊2022年成績單,淨利總計約達人民幣(下同)1.35兆元,較2021年的1.27兆元增長近6%,但增速遜於上年的11%,2022年每日合計共大賺36.9億元。

  • 產業穩、收益佳 特別股基金 可望獲資金青睞

    產業穩、收益佳 特別股基金 可望獲資金青睞

     美國通膨有感回落,預期升息有望趨緩,激勵近一個月特別股指數上漲近5.78%,特別股基金逾9成繳出正報酬,雖然市場對景氣前景擔憂,仍將牽動金融資產表現。

  • 穆迪信評:中國房地產危機加劇金融體系風險

    穆迪信評:中國房地產危機加劇金融體系風險

    國際知名信評機構穆迪公司表示,由於房地產行業持續低迷和經濟放緩,中國金融體系穩定性面臨的風險正在上升,這使得中國地方性的小型銀行在經濟衰退中更加脆弱。

  • 救房市 陸鬆綁上市房企再融資

    救房市 陸鬆綁上市房企再融資

     大陸積極搶救房市,大力推動房企「保交樓」,自10月以來,房地產行業融資終於出現修復跡象。證監會28日再發聲,允許上市房企非公開方式再融資,引導募集資金用於政策支持的房地產業務,並允許涉房上市公司再融資,要求募集資金投向主業。

  • 《國際金融》通膨燒錢 歐元區銀行不良貸款將激增

    歐洲央行(ECB)在周二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由於高漲的通膨和上升的利率,衝擊到家庭收入,特別是衝擊到歐元區最貧窮的人口,讓歐元區銀行的不良貸款可能會激增。

  • 陸六大行 前三季獲利驚人

    陸六大行 前三季獲利驚人

     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大陸國有六大銀行28日晚間盡數發布2022年第三季財報,今年前三季,六大銀行合計營收達人民幣(下同)2.84兆元,合計淨利潤為1.03兆元,若以273天來計算,相當於每日大賺37.86億元,獲利實力驚人。

  • 二大優勢 特別股基金前景俏

    二大優勢 特別股基金前景俏

     全球處於成長趨緩、利率趨升環境,特別股雖隨股債市波動,但聯準會(Fed)升息大多已在預估下反應,市場開始思考利率觸頂投資機會,特別股在其收益率具吸引力,且發行機構體質穩健,二大優勢可望吸引資金配置,後市表現不看淡。

  • 盈利降 陸銀行亟需補充資本

    盈利降 陸銀行亟需補充資本

     國際會計師事務所普華永道(PwC,台灣稱資誠)公布最新2022年半年度中國銀行業回顧與展望顯示,2022年上半年,受內外環境衝擊影響,大陸銀行業的盈利能力、利潤年增率都面臨潛在壓力,亟需補充資本。報告還特別點出應關注房企爆雷對銀行的資產品質影響。

  • 中小型陸銀 加速處置不良資產

    中小型陸銀 加速處置不良資產

     在官方主導下,大陸中小型金融機構正加速處置不良資產,增強抵禦風險能力。銀保監會統計顯示,2022年上半年,全國中小銀行共處置不良資產人民幣(下同)6,700億元,較上年同期多處置1,640億元,同時還批准34家中小銀行合併重組。

  • 國有五大行 一天賺逾30億人民幣

    國有五大行 一天賺逾30億人民幣

     大陸國有五大行30日已全數公布2022年最新業績。財報顯示,五大行上半年合計淨利潤達人民幣(下同)6,315億元,等於日賺逾30億元。展望下半年,各家銀行坦言國際市場動盪加劇,國內面臨「穩增長」的壓力,挑戰和壓力並存。

  • 房地產、小微貸款 中小型陸銀經營兩大風險

    房地產、小微貸款 中小型陸銀經營兩大風險

    經濟下行壓力的加大,對於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型銀行的資產質量,產生負面影響。惠譽博華認為,中國大陸銀行業資產質量下行的壓力,主要來自兩個方面,一是房地產,一是小微貸款。

  • 淨利息收入成長17% 星展集團Q2獲利 創歷史次高

     新加坡星展金融集團第二季淨利息收入成長17%,帶動第二季獲利成長7%至18.2億星幣,創歷史次高。星展集團執行總裁高博德表示,今年上半年金融市場環境充滿挑戰,淨利差是近三年來首次上升,第二季進一步加快成長,帶來業務動能和資產品質保持強勁。

  • 銀行房貸曝險 銀保監會全面掃雷

     大陸審計署8月初傳出消息,對信託產業的房地產貸款曝險部位進行全面調查。外媒18日引述消息人士指出,銀保監會加入此項調查行列,對金融機構房貸組合部位進行調研,範圍包含內外資金融機構,等於全方位掃雷。

  • 爛尾樓危機 陸銀恐損2.4兆人民幣

    爛尾樓危機 陸銀恐損2.4兆人民幣

     大陸持續為爛尾樓風暴拆彈。國際信評機構標普最新報告指出,金融機構成為這波房市危機下最大的苦主,一方面迫於政策壓力,必須為房企和購房者提供協助,但另一方面卻可能導致壞帳激增。該行預估最壞情況下,金融機構將有人民幣(下同)2.4兆元房貸面臨風險。

  • 巴克萊:陸爛尾樓事件 最糟將增人民幣2.3兆元不良貸款

    投行巴克萊25日公布最新大陸宏觀經濟報告,針對「爛尾樓」斷供潮正持續擴大,斷供潮已迅速擴大到約涉及91個城市的至少300個項目。巴克萊估算,若以開發商違約率增至10%的嚴重情況計算,預計將讓整個銀行體系不良貸款暴增人民幣(下同)2.3兆元,銀行體系不良貸款率將從現在的1.7%升至2.8%。

  • 陸房市陷爛尾樓風暴 法人不悲觀

     市場正持續關注大陸爛尾樓停貸風波發展,市場擔憂此恐引發大陸一場金融風暴,但法人大陸官方將會持續採寬鬆貨幣政策以及推出財政政策,預期大陸房市風暴是「可控」,因此,並沒有那麼悲觀。

  • 中國爆爛尾樓停貸 美系外資三面向估影響不大

    中國爆爛尾樓停貸 美系外資三面向估影響不大

    中國出現爛尾樓停貸風波,外界憂心恐影響當地房市穩定性,甚至醞釀中國金融危機,美國富達投信以三面向分析,影響不大 。但反映解封後的中國經濟仍面臨嚴峻考驗,有賴官方進一步推出更積極的「穩增長」措施。

  • 外媒:中共高層緊急約見多家銀行討論業主停貸風潮

    外媒:中共高層緊急約見多家銀行討論業主停貸風潮

    隨著大陸爛尾樓停貸風波蔓延,短短幾天內盛傳業主集體停貸已擴大至百餘樓盤項目,中國監管部門連日召開緊急會議並約見多間銀行代表,討論地方樓盤項目停工及抵押貸款斷供等風險。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