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世界兒童人權日的搜尋結果,共25筆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3日於寒舍艾麗酒店舉辦「兒少保護全人醫療照護研討會暨為愛發聲記者會」,邀請政府機關、民間單位、民意代表、學者等共同為兒少發聲,盼能引起社會各界對於兒少保護與脆弱家庭之重視。
每年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人權日」,監委王美玉在兒童人權日前夕指出,近6年來兒少人數驟減,但受虐兒少不減反增,去年受虐兒已達1.2萬人,可說是國安危機,然而社會安全網的三級預防對兒少保護仍有漏洞與不足,呼籲政府重視。她感嘆,在一個自由民主國家中,有那麼多孩子生活在這種處境,何其諷刺。
今年7月司法院大法官作成釋字805號解釋認為,少年保護事件被害人的程序參與權,應有法律明文規定,現行法不符憲法正當法律程序原則,宣告該部分違憲;少家廳長謝靜慧16日表示,已於《少年保護事件審理細則》增訂被害人陳述意見規定,並著手研修少事法。
響應11月20日世界兒童人權日,台中市政府20日舉行「童言.童權–2020台中國際兒童人權展」,南屯國小學童勇敢發聲,向出席活動的前副總統陳建仁建言,盼政府全力照顧弱勢兒童。
不要以為兒童喊痛是裝痛!兒童疼痛專家,國內少見的馬偕兒童麻醉科資深主治醫師勞萱之表示,曾有一名癌症病童,還沒打針就先喊痛,大人都以為他逃避,事實上卻真的在痛,成年人由於神經中樞、腦幹發展完備,能辨別真正的痛感,但六歲以前的小朋友可能只要心理恐懼就會產生身體的痛感,當孩子喊疼時,不應輕忽。
11月20日是「世界兒童人權日」,也是兒童權利公約通過滿30周年之際,台灣世界展望會邀請民眾加入資助兒童計畫,透「Chosen」全新的資助體驗,給孩子一個選擇資助人的機會,讓孩子看見自己的價值,有能力決定未來方向。
11月20日為「世界兒童人權日」,台灣世界展望會南區辦事處在屏東華洲工家舉辦校園生命教育講座,希望藉由分享世界兒童人權議題,讓學生們關心全球弱勢兒童教育、發展等權益。
今天是世界兒童人權日,兒福聯盟公布2017年兒童人權報告,結果發現,有超過1成7台灣孩子主觀生活滿意度不及格,比例遠高於荷蘭、挪威、丹麥等福利先進國家,生活不滿意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家庭生活權、教育權、健康權和表意權沒有被重視,甚至出現逐年下降的情形。
聯合國將每年11月20日訂為「世界兒童人權日」,呼籲關注全球兒童生存權及受教育權等基本權利。台灣世界展望會18日舉辦「幸福愛加倍」親子活動,共有80名受助兒童及家人參與,透過親子DIY體驗、親職及兩性教育課程,幫助受助家庭凝聚家庭情感。
開學了,想送孩子一份促進親子情感和健康的禮物嗎?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將在11月18日舉辦的親子路跑,只要每個周末撥出一些時間與孩子在學校操場練跑,持續二個月,親子就能相揪一起路跑囉!
孩子是未來的希望!瑞信兒童醫療基金會與新聞局等單位合作,將在世界兒童人權日前夕、11月18日在蘆洲微風運河廣場,舉辦「一同奔跑,醫童愛」親子路跑活動,新聞局長張其強、衛生局長林奇宏今(1日)現身宣傳記者會,呼籲大家別再當「缺席老爸!」
12月10日為聯合國世界人權日,台灣人權文化協會與民間共50多個團體舉辦世界人權日嘉年華,於台中市民廣場進行踩街遊行,目前團體報名的人數總計超過1200人,分兒童人權大隊、環境人權大隊、世界人權隊、奧運台灣隊等4大隊,市政府社會局副局長陳坤皇出席致意,也承諾市府將持續努力推動兒少權利保護工作,打造友善城市。
我是女生,我要幫女生!為響應世界兒童人權日,新竹市曙光女中師生,加入台灣世界展望會資助兒童計畫,資助5名泰國、印度、孟加拉的女童,盼幫助女童脫離早婚、失學等困境,讓她們享有生存權、教育權等應有的權利,17日與世界展望會,共同呼籲民眾,一起加入資助兒童計畫,幫助女童快快樂樂上學。
新竹市曙光女中響應 「世界兒童人權日」,師生加入台灣世界展望會資助兒童計畫,讓印度、孟加拉等國的女童脫離早婚、失學困境,開心上學去。
台灣世界展望會今天在嘉義市政府舉辦「為兒童發聲記者會」,市長涂醒哲與愛心企業社團呼籲大家一起重視兒童權利,希望更多民眾與愛心企業加入資助行列。
世界兒童人權日即將到來,台灣世界展望會中區辦公室今天邀請受助人分享生命轉變歷程,邀請民眾與愛心企業加入贊助行列,預約幸福奇蹟。
「我想當個鼓手!」20日是世界兒童人權日,台灣世界展望會桃園復興中心,透過「綜合才藝快樂學習天地」活動,讓孩童透過畫筆,將夢想建築畫紙上。
新竹市荷蘭村幼兒園暨附設托嬰中心在「世界兒童人權日」前夕,透過小朋友的圖畫創作,拼湊出心目中的豬與羊,再由家長們集資募款,送到當地購買實質的畜牧,讓圖像成真,表達對世界另一端弱勢家庭的幫助。
「我們也有權利!」世界兒童人權日前夕,台灣世界展望會、彰化縣政府及精誠中學百餘名師生,14日共同連署為弱勢兒童發聲,呼籲各界捍衛兒童的權益,不要讓孩子貧窮與饑餓,現場更有受助兒童拿起畫筆,畫下理想的未來世界。
馬英九總統表示,過去看到因為不會游泳或沒有正確的水上安全知識而溺水不幸往生,所以擔任台北市長時要求所有學生都要學會游泳,一個國家每年暑假都有這麼多青少年因為游泳溺水往生,「這是一個國家的恥辱,這是我們大人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