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企的搜尋結果,共1,280

  • 對中晶片禁令 美擬擴大補破網

    對中晶片禁令 美擬擴大補破網

     美國可能在對中晶片禁令滿一周年之際擴大禁令規模,美國官員表示,政府可能在近日更新對中國晶片設備與AI等運算晶片的限制措施。而近期中美交流較為頻繁,市場關注該禁令執行力度與雙方談判狀況。

  • 扶植印度取代中國 美國太樂觀

    扶植印度取代中國 美國太樂觀

     最近印度自信心爆棚,不僅成功登陸月球南極,美國企業如特斯拉、蘋果、高通、美光、戴爾…等頂尖科技公司也紛紛表態將擴大投資。投資機構對印度的未來也充滿信心,美國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不久前即在「印度投資者峰會」上表示,目前圍繞印度的樂觀情緒是「完全有道理的」;雖然這「道理」是什麼講的並不清楚,但呼籲投資者投資印度的期盼卻非常明顯。

  • 俄遭西方孤立後向東抱團 中國經略北極取得門路

    俄遭西方孤立後向東抱團 中國經略北極取得門路

    俄羅斯長年一直在防中國染指北極,但在入侵烏克蘭遭西方制裁和孤立後,如今在俄國尋求北京協助從北冰洋海運輸出石油下,中國取得經略北極的突破口。

  • 機構:華為新晶片靠14奈米突破

    機構:華為新晶片靠14奈米突破

     華為推出5G旗艦手機在消費電子市場掀波瀾,外界討論美國制裁中國技術是否失敗。手機開賣至今一個月,其新晶片仍蒙著神秘面紗,日本機構認為,晶片主要由中芯14奈米製程,輔以特殊技術達到類7奈米性能。

  • 國戰會論壇》為何不看好印度能取代中國大陸?(羅慶生)

    國戰會論壇》為何不看好印度能取代中國大陸?(羅慶生)

    最近印度自信心爆棚,不僅成功登陸月球南極,美國企業如特斯拉、蘋果、高通、美光、戴爾…等頂尖科技公司也紛紛表態將擴大投資。投資機構對印度的未來也充滿信心,美國摩根大通首席執行官戴蒙(Jamie Dimon)不久前即在「印度投資者峰會」上表示,目前圍繞印度的樂觀情緒是「完全有道理的」;雖然這「道理」是什麼講的並不清楚,但呼籲投資者投資印度的期盼卻非常明顯。

  • 歐盟擬對大陸祭「關稅大棒」 光電業憂重蹈覆轍

    歐盟擬對大陸祭「關稅大棒」 光電業憂重蹈覆轍

    路透2日報導,有消息稱,繼電動汽車之後,德國等歐盟國家正試圖在太陽能領域減少對華依賴,計畫動用補貼或「關稅大棒」等工具,保護歐盟光電企業。但業內人士透露,德企內部對此存在分歧,一些歐洲太陽能企業也組團表示反對。他們擔心,此舉或導致2013至2018年期間的「情景重現」。

  • 中東主權基金 押寶62家陸企

     中東國家加速在中國市場「掃貨」。據統計,截至9月上旬,以阿布達比投資局和科威特投資局為代表的中東主權財富基金,投資A股上市公司達62家。除二級市場外,這些中東主權財富基金還投資「獨角獸」企業的私募股權、債券等。

  • 疫後專案貸款 10月起無利息補貼

    疫後專案貸款 10月起無利息補貼

     為在疫後助企業振興一把,經濟部4月推出「疫後振興專案貸款」,給予1.595%利息補貼,匡列放款金額6000億,沒想到僅半年就快被搶光,讓經濟部很驚訝。昨急宣布10月起暫停利息補貼,不過高成數保證、2%低利仍會維持到2025年10月前都有。

  • 2月才宣布與中企合作 福特密州電池廠計畫突喊卡

    2月才宣布與中企合作 福特密州電池廠計畫突喊卡

    與中國寧德時代啟動合作計畫僅僅7個月後,福特汽車(Ford)今天表示,將停止在美國北部密西根州的大型電池廠興建計畫。

  • 華友鈷業攜韓廠 赴摩洛哥設廠

    華友鈷業攜韓廠 赴摩洛哥設廠

     全球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關鍵原材料與零組件業者更成為各方爭取的合作對象。特斯拉供應商、中國最大的鈷化學品廠商之一:浙江華友鈷業,將與韓國LG化學在摩洛哥合建電池材料廠,該工廠將於2026年投產,目標是年產5萬噸磷酸鐵鋰陰極材料。

  • 依賴陸礦產 美盼強化合作

    依賴陸礦產 美盼強化合作

     儘管美國近年動作頻頻,尋求降低對中國關鍵礦產的依賴,但曾主導美國與盟友建立「礦產安全夥伴關係」的國務院次卿費南德茲(Jose Fernandez)22日指出,中國依然是美國的「重要合作夥伴」,不可能將中國排除在關鍵的礦產供應鏈之外。

  • 中歐經貿對話25日登場 聚焦電動車補貼

    中歐經貿對話25日登場 聚焦電動車補貼

     第十次中歐經貿高層對話將於25日在北京舉行,分析指出,該對話本是一次例行性的貿易會談,但當前中歐關係處於不穩定狀態,尤其歐盟近日才對中國電動車發起補貼調查,將會成為本次會談的一個「棘手事件」。

  • 越南總理會華為高層 盼深度參與越南數位化進程

    越南總理會華為高層 盼深度參與越南數位化進程

    正在大陸廣西南寧參加第20屆中國-東協博覽會的越南總理范明政,期間會見大陸通訊巨頭華為公司的高級副總裁、亞太地區部總裁林柏楓時表示,越南正在建設和發展數位經濟、數位政府、數位公民和數位社會,希望華為深度參與這一進程,特別是在越南投資研發,支持越南培訓數位化人力資源。

  • 美議員促拜登 全面制裁華為中芯

    美議員促拜登 全面制裁華為中芯

     華為新旗艦手機Mate 60 Pro來勢洶洶,傳中芯國際用7奈米技術供應晶片支援,相關作法引起美國警惕並反思過去的制裁措施。現美國十名眾議員向拜登政府喊話,要求更大力度全面制裁華為和中芯,撤銷當前貿易許可證。

  • 路透:德國阻止中企完全收購衛星新創公司

    路透:德國阻止中企完全收購衛星新創公司

    兩名政府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德國政府今天禁止一家中國公司完全收購衛星新創公司KLEO Connect。

  • 歐盟 啟動陸電動車反補貼調查

     中國汽車海外出口強勢成長,卻引來其他國家不滿。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von der Leyen)13日宣布,對來自中國的電動車展開反補貼調查,並稱中國對電動車的大規模補貼扭曲了歐盟市場。

  • 新加坡主權基金 續挺中國資產

     儘管近期多項經濟數據不如預期,但部分外國投資機構仍看好中國資產。新加坡主權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執行長林昭杰13日表示,雖然在中國進行自上而下的配置變難,但GIC考量到可投資性,會擴大投資中國綠色科技等行業。

  • 大陸海外投資 鎖定美日友岸外包國家

    大陸海外投資 鎖定美日友岸外包國家

     美日等國正加快推進「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進程,持續向友邦國家轉移供應鏈,但日媒指出,中資正在席捲越南、泰國和墨西哥等可以代替中國的生產基地,在投資方面正不斷搶占先機。對此,評論示警稱,供應鏈斷裂的風險正迫在眉睫,而美日等國想要將其補全並不容易。

  • 美與盟友力推「友岸外包」 日媒:供應鏈轉移背後仍是中國資金

    美與盟友力推「友岸外包」 日媒:供應鏈轉移背後仍是中國資金

    美國與日本等盟友近年來極力推動「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以保障一旦美中發生衝突時能維持供應鏈正常運作。不過日媒調查報導指出,中國資金正席捲越南、泰國與墨西哥等國的生産基地,雖然美日等國正在推進將原本位於大陸的供應鏈向友邦轉移,但中國資金也積極搶進,如此一來,分散在中國之外的「友岸外包」供應連將仍然掌握在中資企業的手中。

  • 供應鏈斷裂風險緊迫 日美爭取「友岸外包」 中資快速席捲東南亞

    供應鏈斷裂風險緊迫 日美爭取「友岸外包」 中資快速席捲東南亞

    據《日本經濟新聞》報導,中資正在席捲被認為是可以代替中國大陸的生產基地。當日本、美國正加快推進向友邦國家轉移供應鏈的「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之際,在對越南、泰國和墨西哥的投資正在不斷被中國大陸搶佔先機。補全斷裂的供應鏈並非易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