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共十八大報告的搜尋結果,共57

  • 時論廣場》把脈歷史,看清眼前─從馬英九的「振興中華」談起(龔鵬程)

    時論廣場》把脈歷史,看清眼前─從馬英九的「振興中華」談起(龔鵬程)

    馬英九3月27日至4月7日訪問大陸,進行祭祖及文化交流,行程甚為圓滿。

  • 維護大陸國家主權利益 馬朝旭:堅決反對台獨及外部勢力干涉

    維護大陸國家主權利益 馬朝旭:堅決反對台獨及外部勢力干涉

    中共十八大以來,「鬥爭」日益成為中國外交的高頻詞、關鍵詞,中國外交在維護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的方面如何體現鬥爭精神?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表示,中國大陸堅定捍衛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有力回擊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等倒行逆施,堅決反對任何台獨行徑,堅決遏制外部勢力干涉。

  • 台灣人看大陸》撥開台灣民粹浮雲 看大陸體制改革

    台灣人看大陸》撥開台灣民粹浮雲 看大陸體制改革

    揚厲鋪張、添枝加葉自西洋歐美蔓延台灣島內,隔著一灣海峽的中國大陸彷彿佈滿劍樹刀山;當他們一再釋出善意,也成了虎狼出穴的號角。殊不知,中國自周代就已完善了優良政治傳統——《詩》曰:「天命靡常」;《左傳》引《周書》曰:「皇天無親,惟德是輔。」如此思想構建了統治者的良知——異乎西方,中國的統治者需要導正民風、樹立法度,而非市場之商品、資本之令牌、名利之侍僕。

  • 解讀陸人口普查 原新:千萬不要掉入人口決定論陷阱

    解讀陸人口普查 原新:千萬不要掉入人口決定論陷阱

    大陸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中國人口學會副會長原新14日在《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七普結果公布後,社會上有一種說法是,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將給創造力和社會活力帶來負面影響。對此他不認同,大家要從人口發展的規律去看問題,任何的人口變化要看到正反兩方面的影響,而不是誇大其中某一方面,千萬不要掉入「人口決定論」的陷阱。

  • 中共建黨百年 宣傳教育開跑

    中共建黨百年 宣傳教育開跑

     大陸全國宣傳部長會議於6日召開,原本是場例行性會議,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王滬寧出席會議並講話說:「要舉全戰線之力組織開展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宣傳教育,生動鮮活講好中國共產黨故事」2021年7月1日是中共建黨百年,作為百年政黨,並持續在大陸一黨專政,這代表中共宣傳系統對於建黨百年的宣傳就此拉開帷幕。

  • 陸對台三戰線 反獨促融促談

    陸對台三戰線 反獨促融促談

     政大國關中心於30日舉行「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與新經濟政策研討會」。與會學者指出,在既有的反獨、促融戰線外,2021年起需關注中共如何推動「一中促談」的「兩制台灣方案」,甚至可能「以武逼談」;當前「發展利益」一詞已成為中共的高頻詞,意義猶如「核心利益」,而「台獨」自然會被大陸視為違背其發展利益的因素。

  • 「習式」五中 眺望2035遠景目標

    「習式」五中 眺望2035遠景目標

    正當被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經濟下滑和種族問題困擾的川普(Donald Trump)用推特向美國人發出「我們推遲選舉如何」的問題時;當民進黨政府藉由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沒有實質效益的訪台行,「大內宣」台美關係為史上最佳時,美台雙方所設定的主要對手——中國大陸,其領導人習近平則是用冷靜、強硬的語氣,說出了「任何國家任何人都不能阻擋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歷史步伐」的口號,並要在2個月後的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上,為正在經歷中美博弈、疫情、洪災和經濟下滑衝擊的大陸社會,勾勒一幅「2035年的遠景目標」,重新喚起人們對大陸的信心。

  • 陸20年戰略機遇期甫過 挑戰將至

    陸20年戰略機遇期甫過 挑戰將至

     大陸前國家主席江澤民在2002年曾指出,21世紀頭20年是大陸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在這20年中,大陸發展取得巨大進步。如今20年剛剛過去,由於美國傾全力打壓大陸,大陸的戰略機遇期不是走向終結,也將面臨挑戰。

  • 陸小康目標充滿挑戰

    陸小康目標充滿挑戰

     新冠肺炎在大陸爆發後,中共政府傾全國之力支援醫療人員,並實施嚴格的封市、封路、封村等措施,目前疫情已明顯改善。但是反觀美國及歐洲的疫情卻日趨嚴重,迫使各國紛紛採取封鎖邊境、隔離及財政、金融支撐等應對措施。

  • 中美世紀戰略超級比一比

    中美世紀戰略超級比一比

     中、美兩國雖已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貿易戰也總算暫時偃兵息鼓,美國智庫「外交關係協會」(CFR)在最新報告中指出,華盛頓還是需要制訂一套「對華大戰略」,全力遏制北京在經濟、外交、技術和軍事各方面的擴張,以免對美國在亞洲及全球的利益造成危害。

  • 四中談什麼? 習將定調社會主義

    四中談什麼? 習將定調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制度」和「第五個現代化」,是本月即將召開的中共重要的四中全會的關鍵詞。10月分召開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主題定為「研究如何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可以預期,在為期4天的四中全會結束後,「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將正式出爐,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在習近平時代的演進進行頂層設計。

  • 兩岸政府關係條例

     蔡英文執政3年多來,因採取抗中立場,導致掀起斷交潮,這顯非顧主權、保護中華民國之道。

  • 台灣問題幹部讀本 陸重點教材

    台灣問題幹部讀本 陸重點教材

     由大陸國台辦出版的《中國台灣問題:幹部讀本》,近期成為大陸涉台部門在學習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對台講話時,搭配的重要教材。該讀本系統回顧整理了兩岸關係進程及大陸對台方針,對於九二共識也賦予權威說法,指雙方「作了求同存異的處理,在兩岸之間固有矛盾一時難以解決的歷史條件下,九二共識的達成,體現了兩岸雙方擱置爭議、求同存異的政治智慧」。

  • 陸倡海權 確保統一、捍衛釣魚台

    陸倡海權 確保統一、捍衛釣魚台

     中共自十八大報告以來首度提出建設「海洋強國」的戰略目標後,中共海軍發展有目共睹,首艘國產航母更於日前成功問世。對岸海洋戰略團隊指出,當前大陸海權有「世界第二」的潛質,但尚在崛起前夜,未來路仍漫長,並認為陸宜追求近海控制、區域存在和全球影響的強大海權。近海控制即在毗鄰的東亞近海謀求一定程度的海上控制,以確保台灣走向統一、防止北韓出現敵對政權、捍衛釣魚台及南沙島礁的主權及維護大陸進出大洋通道的安全。

  • 不再追求增速 陸要推高品質經濟

    不再追求增速 陸要推高品質經濟

     大陸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26日表示,本屆中共「十九大」報告不再提GDP規模翻倍的目標,原因是未來將推動經濟高品質發展,不再單純追求增長速度,而是要通過品質、效率、動力三個變革來實現大陸經濟轉型升級的目標。

  • 貼近年輕世代 十九大玩嘻哈

    貼近年輕世代 十九大玩嘻哈

     中共十九大今天召開,為迎接網路時代,吸引年輕人關注,大陸中央電視台搭上「中國有嘻哈」節目熱播潮流,製作了介紹中國現代化進程動畫短片,以嘻哈說唱起始、收尾,央視主播朱廣權用「相聲腔」從《建國方略》講到中國夢,中間融入習近平三段重要講話,自然流暢,廣受「接地氣」好評。人民網也不落人後,製作了相關的3分鐘「十九大要開啦!」視頻跟動漫,也十分吸睛。

  • 陸19大 將推進統一進程

     大陸官媒中新社14日刊出「兩岸交流30年,中共如何推動兩岸關係發展受矚目」文章,稱十九大報告中的涉台論述內容,預料將總結過去30年對台工作經驗,「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反對分裂,深化交流促融合,弘揚中華文化,推進國家統一進程。」

  • 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十九大將進行黨章修正

    新華社報導,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稱,中共將於十九大期間,根據新形勢新任務對該黨黨章進行適當修改。要把中共的十九大報告確立的重大理論觀點和重大戰略思想寫入黨章。

  • 美再強大vs.中國夢 雙方必衝突

    美再強大vs.中國夢 雙方必衝突

     美國總統川普正式上任,對於未來的中美關係,前國防部副部長張良任接受《旺報》專訪指出,川普提出的「讓美國再次強大」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偉大復興中國夢」勢必出現衝突;資本主義的美國行保護主義,社會主義的中國走經濟開放,都讓世界秩序反轉,中美未來將歷經競合、摩擦、調適到妥協的過程。

  • 展望2017 中共十九大篇》社評-以兩岸一家精神貫穿十九大

     下半年將舉行的中共十九大,是2017年大陸政治生活頭等大事,黨代表選舉等籌備工作已緊鑼密鼓推進中。屆時除了高層人事交接,最該關注的無疑是中共領導核心習近平首次向全黨提出的政治報告。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