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古屋市場的搜尋結果,共206筆
這一波本土疫情大爆發,台北市更淪為重災區,中古屋市場的人氣,也跟著下滑!樂屋網今(10)日公布最新統計,今年4月中古屋市場的人氣,相較上月,全台預約看屋數下滑1成5。其中,又以台北市首當其衝,月減近2成6,其次為桃園市月減近2成。
全球疫情自2020年開始爆發,民眾對居家生活空間更加重視,中古屋市場有越買越大的趨勢!台灣房屋集團今(9)日公布最新統計指出,根據金融聯徵中心新增房貸資料顯示,全台六都屋齡6年以上中古屋大樓,2021年平均購屋面積為45.1坪,比2019年疫情前的43.6坪,增加1.5坪,顯示疫後購屋習慣的微變化。
高總價時代,小宅已成新成屋主流,不過2020年開始進入疫情時代後,民眾對居家生活空間更加重視,中古屋市場有越買越大的趨勢。台灣房屋集團統計金融聯徵中心新增房貸資料發現,中古大樓2021年平均購屋面積為45.1坪,比2019年疫情前的43.6坪,增加了1.5坪,凸顯疫後購屋習慣的微變化。
台灣已進入每天萬人確診時期,連帶正常的商業經濟活動腳步也趨緩下來,億萬房產集團總經理呂原富表示,去年5至7月疫情嚴重、政府實施三級警戒期間,房市也一度降溫,一直到7月疫情緩和下來之後,房市才呈現報復性成交,每坪飆漲4萬以上。
國立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發布4月份消費者信心為71.77點,較上月份下跌0.47點,其中「購買房地產時機」指標為116.35點;「未來半年購買耐久性財貨時機」指標的調查結果為122.4點,可見民眾對於耐久財及房地產購買信心仍然保持樂觀態度。
近幾年物價上揚,營建成本也增加,促使新屋價格一路走升,住商機構企劃研究室依據實價登錄資料,比較六都及新竹縣市的新屋成交均價及中古屋成交均價發現,台南市及高雄市新屋、中古屋價差幅度最大,新屋每坪單價高中古屋42%以上,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及新竹縣市價差幅度都超過25%,僅新北市價差幅度低於20%,是六都中價差幅度最小的區域。
近幾年物價上揚,營建成本也增加,促使新屋價格一路走升,住商機構企畫研究室依據實價登錄資料,比較六都及新竹縣市的新屋成交均價及中古屋成交均價發現,台南市及高雄市新屋、中古屋價差幅度最大,新屋每坪單價高中古屋42%以上,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及新竹縣市價差幅度都超過25%,僅新北市價差幅度低於20%,是六都中價差幅度最小的區域。
受到低利率環境與熱錢效應影響,近2年房市一片大好,房地產在通膨快速升溫的預期心理下,保值抗通膨的資產特性成了民眾投資置產的心頭好,自去年疫情後甚至掀起一波搶買潮,帶動各地房價收復自2014年房市反轉以來的歷史新高,但也再度引來政府大動作打房。
行政院會昨(7)日通過「平均地權條例」修正草案,建商高喊炒房天價處份高達5000萬元無法接受,這誤解讓營建業揹負很大黑鍋罪名,房仲則認為此舉將會降低買賣的自由度。
即使政府加重打炒房的力度,但剛需買盤旺、加上近年推案處高峰的交屋規模大,剛公布的3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2.53萬棟,月增61%、年增12%,為11年來同期新高,累計今年首季,六都買賣移轉6.49萬棟、年增4%,亦創11年來同期新高。
即使政府加重打炒房,不過剛需買盤旺、加上近年推案處高峰的交屋規模大,3月六都建物買賣移轉棟數為2.53萬棟,月增61%、年增12%,為11年來同期新高,累計今年首季六都買賣移轉6.49萬棟、年增4%,亦創11年來同期新高。
受到連續假日多、政策打房影響看屋、疫情揮之不去等因素影響,房仲業最新統計顯示,2月中古屋市場交易量小幅縮減、房價則微幅攀升。
俄烏黑天鵝干擾,加上打房、連假影響,二月中古屋市場交易量縮,台灣房屋集團今(25)日統計內部成交行情,觀察2022年2月價量變化,七都交易量對1月跌9.8%,價小漲1.3%,不過和去年同期相較,交易量年減3.8%,價年增9.5%。
據住展雜誌統計,北台灣2021年Q4新成屋、預售屋推案量約3,371.8億元,比同年Q3季增約287億元、季增幅約9.3%;若與去年同期相比,則年減約111億元、年減幅約3.2%。北台灣2021年全年累計推案量則來到1兆1,929億元,較2020年減少約1,032億元,年減幅約8%。
中華民國不動產聯盟總會邀集15個不動產相關公會,18日舉辦年終記者會,並對政府提出政策建言,理事長林正雄指出,房地合一稅2.0及金融限縮等政策,造成市場上中古屋及預售屋雙雙供給量縮,並無助於平抑房價,並對政府提出政策五大建言。
2021房市好夯,預約看屋數年增達3成6。依據樂屋網站上數字顯示,去年總體中古屋市場表現暢旺,相較2020年訪客數增加2成以上,預約看屋數更大增逾3成6;此外,賣方轉拋至中古市場的預售屋物件,也來到近萬件的高水位,評估預售屋禁止換約修法若逐漸明朗,預售屋拋售件數有機會再創一波高峰。
2021房市好夯,預約看屋數年增達3成6!依據樂屋網站上數字顯示,去年總體中古屋市場表現暢旺,相較2020年訪客數增加2成以上,預約看屋數更大增逾3成6;此外,賣方轉拋至中古市場的預售屋物件,也來到近萬件的高水位,評估預售屋禁止換約修法若逐漸明朗,預售屋拋售件數有機會再創一波高峰。
北京中指信息技術研究院數據資料顯示,2021年12月中國100個城市新房和中古屋平均價格都較前1個月下跌,房價下跌城市數量增加;中古屋價格跌幅擴大,尤以深圳中古屋跌幅最大。
政府擴大打炒房力道,此次央行除了貸款成數降至四成外,也擬拉高豪宅及第三戶利率地板價,由1.72%至少拉高至1.85%。不過近年豪宅買方多以現金、不貸款作為資金配置,調控成數、調高利率,對高端族群來說毫髮無傷;至於擁有三戶以上的多屋客群,央行擠牙膏式的漸進式調高利率,對抑制炒房效果恐怕也有限。
根據國際地產顧問公司萊坊(Knight Frank)發表2021年第3季「全球住宅房價指數」,全球主要56個國家及區域的房價平均漲幅高達9.4%,在扣除通膨因素後,南韓以23.9%的實質漲幅成為全球房價漲幅第1名,台灣則以6.9%的漲幅排名全球第23名的中段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