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青島號的搜尋結果,共16筆
很久以來,不論是青島人還是外地人,對於八大關的好奇與探索,從來沒有停止過。不僅僅是因為這裡一年四季的悅人景色,更是因為其不同尋常的歷史、別具一格的「萬國建築」和眾多名家對這裡情有獨鍾。
大陸觀察者網報導,美國班福德號(USS Benfold)飛彈驅逐艦,繼13日進入中國所控南海西沙群島12浬海域範圍內,遭共軍南部戰區指稱「擅闖中國西沙領海,被我解放軍驅離」後,又於16日以「自由航行」為由,進入南海南沙群島海域。這是美海軍本周第二次進入南海。
中國大陸經過多方面的考慮,最後終於決定回絕德國海軍巴伐利亞號訪問中國港口的請求。這艘德國護衛艦在8月初啟航前往印太海域,執行由美國所發起的南海「航行自由」政策,預計會在12月中旬穿越南海,但是已明確表示不會進入中國控制的島礁12海哩內有主權爭議的水域。在德國軍艦艦出發之前,德國曾多次向中國表示望在前往南海之前先行訪問大陸南方主要城市,北京幾經考量之後在日前予以拒絕。
繼不久前兩艘美國海軍艦艇提出訪問香港的請求被中國拒絕後,美國防務官員說,中國最近又拒絕了一艘飛彈驅逐艦訪問青島港的請求。另外,路透報導,美國第七艦隊發言人莫姆森表示,舷號DDG-108的伯克級驅逐艦28日開進中國南海永暑礁12海里內。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建軍70周年,4月23日青島及附近海空域舉行盛大的海軍閱兵。23日舉行的海上閱兵式上,中國解放軍海軍055萬噸大驅「南昌」號(舷號101)飛彈驅逐艦首度現身。解放軍海軍總計派出32艘艦艇、39架戰機,分別編為6個群、10個梯隊。在各艦中,首先接受檢閱的是潛艇群的8艘潛艇。094型「長征10」號戰略飛彈核潛艇作為此次海上閱兵第一艘受閱潛艇。
中國境內最長的過海地鐵隧道「青島地鐵1號線海底隧道」在11月6日全程貫通,青島地鐵1號線過海隧道全長8.1公里,其中海域段長約3.49公里,陸域段長約4.61公里,最低點距離海平面88米,計畫2019年底實現南段、北段貫通,2020年底實現全線通車。
由大陸國臺辦與中華全國新聞記者協會所舉辦的「海峽記者特區行」採訪團,7月29日參訪位於海南省三亞市的中國科學院深海科學與工程研究所(簡稱深海所)。配屬深海所的載人潛水器(Manned submersible,我稱有人潛航器)「深海勇士號」,與母船「探索一號」科學考察船(我稱海洋研究船),成為中國大陸進軍又稱為內太空的深海的利器,也展現大陸一步一腳印,在科研體系建設研發的顯著成果。
中國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服役後,一舉一動令人關注。而最近更引人熱議的,就是「遼寧」艦前身「瓦良格」號航母的烏克蘭總工程師巴比奇(Valery Babich)投效中國,獲聘青島中烏特種船舶研究設計院有限公司。
今年的世界衛生大會(WHA)網路報名8日已截止,但世界衛生組織(WHO)未對台灣發出邀請函。而台灣自2009年開始,便以「中華台北」的觀察員身分出席大會。
中國大陸航海家郭川挑戰單人駕駛帆船橫渡太平洋,日前在夏威夷海域失聯。美國救難人員登船後確認郭川不在船上,並發現他的救生衣。美國海岸防衛隊已停止搜救,並發表聲明哀悼。
中國大陸帆船選手郭川日前單獨駕駛「中國青島號」三體帆船,從美國舊金山出發前往上海,挑戰單人不間斷跨太平洋記錄,卻在25日下午3時航行至夏威夷附近海域後與岸上團隊失去聯繫。
繼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的中方聯合體,將與美國西部快線公司合資建設美國西部快線高速鐵路之後,中國高鐵建設團隊上個月28日又向美國加州高鐵局提交參建加州高鐵的意向書,展現中國的經濟實力和「高鐵外交」的另一突破。
中國大陸航海家及職業極限帆船運動員郭川率團隊9月1日在俄羅斯「英雄城市」摩爾曼斯克著名的列寧號核動力破冰船上召開記者會,宣布由4個國家6位船員組成的「中國•青島號」將於3日離開摩爾曼斯克港口,正式挑戰北冰洋東北航線,航程約3300海哩,隨後再經過3700多海哩的航行,預計9月底10月初到達青島港。
美軍憑藉著強大的反潛能力,經常在亞太地區跟蹤中國潛艇。美國密西根號核潛艇曾多次在東海、南海實施監控、訓練以及進行秘密使命,更曾用航空母艦上的艦載機跟蹤中國的潛艇。
郭川團隊30日傍晚自法國西部海港拉特裏尼泰發來消息,因世界紀錄、高速度和難以駕馭而馳名國際航海界的超級三體帆船IDEC正式更名爲「中國·青島」號。
新華網引述軍事專家田中三郎在日本《軍事研究》1月號發表的《中國海軍的新型核潛艇及基地》文章提到,中國核潛艇基地目前有三處,青島的沙子口、海南的亞龍灣,大連的小平島。它們或是新建,或是為使用新型核潛艇進行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