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的搜尋結果,共28

  • 離岸人民幣彈升 旅遊股大漲

    離岸人民幣彈升 旅遊股大漲

     大陸堅持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入境強制隔離措施何時放寬或鬆綁備受關注。外媒20日披露大陸官方正在考慮縮短入境旅客的隔離期,消息一出,離岸人民幣當日一度大幅反彈超過400基點,在岸人民幣轉升至7.22附近,機場、旅遊及航空類股表現搶眼,多檔旅遊股更以漲停作收。

  • 前人行官員:估年底前人民幣匯價維持7~7.3元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17日表示,人行仍有較多政策工具可引導人民幣匯率預期,必要時可重啟逆周期因子,或在離岸市場增加央票發行規模,收緊人民幣流動性;預計年底前人民幣兌美元匯價將在7~7.3元之間徘徊。

  • 政策利率再下調 盛松成:可能性不大

     大陸經濟復甦不如預期,市場關注貨幣政策是否繼續維持寬鬆。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30日表示,目前大陸經濟恢復和放緩並存,但預期持續下調政策利率的可能性不大。

  • 人行前官員:中國Q2經濟增速回落至2.1%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等人在「中國證券報」撰文指出,今波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將主要表現在第二季,預期第二季經濟增速可能回落至2.1%左右,上半年GDP增速預計在3.5%左右。

  • 專家籲調整房市三紅線

     大陸2022年以來適度放寬房市政策,包括多地先後調降限購、限貸門檻,不過中歐國際工商學院教授、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認為,鑑於近期疫情對經濟下行造成的嚴重衝擊,建議官方可適度調整房地產「三道紅線」和貸款集中度考核要求,為行業應對疫情爭取時間。

  • 疫情延燒 投行狂砍陸經濟預期

    疫情延燒 投行狂砍陸經濟預期

     大陸金融中心上海疫情連日升溫,7日新增本土病例首度突破2萬例,再創新高。官方強調,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但多家機構紛紛下調大陸經濟增速預測,ING銀行預估,大陸2022年第二季GDP增速將降至4%,全年預測值則從4.8%調降至4.6%。

  • 陸專家:人行降準 為應對美國貨幣政策轉向預留空間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撰文指,中國本次全面降準,除了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等目標外,也可為未來應對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轉向預留政策空間。

  • 人行前官員盛松成:人民幣快速升值不可持續

    人行前官員盛松成:人民幣快速升值不可持續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30日表示,當前人民幣過快升值有可能已經出現超調,未來看不可持續,也不符合大陸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

  • 人行前司長 3大理由看多人民幣

    人行前司長 3大理由看多人民幣

     受多重因素影響,2020年在岸人民幣對美元累計上漲6.1%,不過近期美元轉強,人民幣後勢又成關注焦點。對此,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近日在一場峰會上明確表示,從中長期看,人民幣仍處於升值趨勢。

  • 盛松成:中長期看 人民幣處於升值趨勢

    盛松成:中長期看 人民幣處於升值趨勢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原司長盛松成近日表示,從中長期看,人民幣處於升值趨勢,主要有四大理由。

  • 在岸人民幣收貶35個基點

    人民幣兌美元在岸價17日收報6.503元,較上一交易日下午4時30分收報6.4995元,貶值35個基點,較上一交易日晚上11時30分最後成交價6.506元,升值30個基點。

  • 人行前官員:不宜快速收緊貨幣政策 警惕人民幣過快升值

    外媒17日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表示,大陸不應快速收緊貨幣政策,並需警惕人民幣過快升值。

  • 離岸人民幣盤中升破6.5元大關 創逾2年半新高

    美元指數趨疲下,人民幣兌美元離岸價9日繼續彈升,早盤一度升破6.5元整數大關,日內升值近150個基點,續創2018年6月以來新高。截至11點45分,離岸價略有回跌,報6.5052元。

  • 人行:槓桿率階段性上升撐實體經濟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有關負責人表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逆周期政策的制定應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作統籌考慮,把更好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位置,當前應當允許宏觀槓桿率有階段性的上升,擴大對實體經濟的信用支持。

  • 今年料取消GDP成長硬指標

    今年料取消GDP成長硬指標

     新冠肺炎疫情對大陸經濟衝擊壓力仍未可知,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度提出與民生相關的「六保」內容,多位大陸財經官員認為,這代表2020年的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將出現重大調整,預料大陸將取消過往GDP增長等硬指標,改採更加彈性的評估方式。

  • 人行前官員:中國全年GDP成長或達3%

    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認為,預計從第二季開始,中國經濟會逐漸回穩,並且將一季比一季更好。他表示,由於海外疫情等不確定性,第二季中國經濟成長可能還無法恢復至正常水平。但假如第二季經濟增速達到3%,而第三、第四季可望分別達到6%和7.7%,則全年GDP增速可達3%。

  • 瑞銀:陸銀行業壞帳 最糟恐5兆

     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黑天鵝」效應,恐讓大陸金融風險升高。瑞銀投資研究部大中華金融行業研究主管顏湄之17日表示,在最壞情況下,疫情恐讓大陸銀行業這兩年的新增壞帳暴增至人民幣(下同)5兆元以上。但她認為,由於大陸銀行業本身體質仍屬強健,其資產將可對沖不良貸款,但銀行的獲利可能出現負增長。

  • 美可能於今年向中加徵25%關稅 野村:人民幣兌美元 年底前恐貶破七

     投行野村8日發布最新報告指出,雖然近期中美貿易戰局勢降溫,但雙方仍有更多不確定性的問題。2019年底前,美國很有可能對剩下價值3,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未來中國經濟將持續受壓,而人民幣兌美元在年底前恐會「破7」。

  • 盛松成:增強匯率彈性與匯率穩定相統一

    第一財經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表示,近期人行所提及的增強人民幣匯率彈性與保持人民幣匯率基本穩定,二者不僅不矛盾,而且是相統一的。

  • 前人行官員:人民幣破「7」弊大於利

    大陸官方密集發聲穩定市場預期。第一財經報導,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指出,人民幣匯率承壓,但應警惕人民幣在貶值方向的超調。盛松成稱,目前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破「7」總體上不符合中國的利益,對中國弊大於利。匯率如跌破關鍵點位,可能對市場信心帶來較大衝擊,加大資本外流壓力,甚至有可能在未來的中美經貿談判中「授人以柄」。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