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仍的搜尋結果,共6,131筆
大陸國家統計局網站9月30日公布9月中國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運行情況。製造業PMI為50.2%上升0.5個百分點。非製造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1.7%,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綜合PMI產出指數為52.0%,比上月上升0.7個百分點,表明中國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總體擴張加快。
在官方支持與大量研發投資的推動下,中國半導體設備國產化比例已經在2年內翻倍,由之前的21%大幅提高到了40%以上,部份特定領域國產化比例更超過50%,但關鍵光刻機設備的國產化率僅及個位數,仍需依賴進口。
英國教育數據機構泰晤士高等教育(THE)發佈最新的2024世界大學排名,英國牛津大學排名第一,美國史坦福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獲第2與第3。中國的大學排名進入百名之內的有12所,排名最前的是第12位的清華(中國)大學與第14位的北京大學。台灣排名最高的是第152的台灣大學,還落在排名150的四川大學之後。
在美國總統拜登上台後,全面拉開了對中國的戰略競爭態勢,在這個過程中因為科技、軍事與地緣政治的考量而把台灣拉入與中共對抗的陣營,許多台灣也因此陶醉在美國政界一片挺台反中的聲浪中。然而,美國當局過去曾為自身的政治與經濟利益而幾乎出賣台灣,未來也很可能因為類似的原因而故技重施,跟隨著其中任一派人盲目起舞都不是什麼好主意。
據中國東方航空發佈公告,該公司與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28日在上海簽訂《C919飛機買賣協定》,向商飛公司購買100架C919飛機,在7年內分批交付。這是C919面世以來最大一筆訂單。
台灣是中美關係間深度的利益攸關者,因此台灣必須小心地審時度勢,廠商也必須要有高度的政治警覺,才可以在兩強對峙、高度變動的地緣政治風險上化險為夷。
台灣是中美關係間深度的利益攸關者,因此台灣必須小心地審時度勢,廠商也必須要有高度的政治警覺,才可以在兩強對峙、高度變動的地緣政治風險上化險為夷。
歐盟貿易執行委員杜姆布羅夫斯基斯今天在北京表示,面對中國嚴格的新安全法和貿易政治化,在中國的歐洲企業愈來愈擔憂自身處境。
越南官員22日表示,過去3天中國大陸突然限制龍蝦進口,導致6公噸龍蝦因來不及運到大陸冷藏,在中越邊境死亡。
新聞提要■印尼雅萬高鐵即將通車,支持者看好這將是帶動經濟的助力,但也有人認為這個中國「一帶一路」指標性基建計畫,可能令印尼陷入負債泥淖。
美國駐日本大使易曼紐最近因大砲式言論獲得「美版戰狼」稱號,有消息指華府要求他封口,以免影響今秋有望登場的「拜習會」。豈料易曼紐周五(22日)繼續「發砲」,中方對於日本水產發布禁令之後,中國船隻仍於日本專屬經濟區(EEZ)海域捕魚。中國大陸外交部要求易曼紐停止偏袒日方「不負責任」行為。
社群媒體平台X老闆馬斯克稱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美國國會議員20日致函駁斥馬斯克,指他的發言缺乏對歷史基本認識,也讓他宣稱堅持言論自由的說法顯得諷刺。
日本政府自8月24日開始排放福島核廢水,引發中國強烈反彈,直接祭出進口禁令反制。日本財務省20日公布初步統計顯示,8月包括水產品在內的食品對中國出口規模為141.86億日圓,年減41.2%,創下近12年最大降幅。
中國成功工業化和資訊化是本世紀最重要的大事。被挑戰霸權的美國極力推動產業鏈去中化,這反加速中國產業升級,讓台、日、韓感受被替代的威脅。
德國政府官員說,審查報告強調德國過度依賴中國供應商後,內政部正計劃強制電信營運商大幅減少在5G網路中使用華為與中興通訊(ZTE)設備。
華為推全新旗艦手機Mate60Pro,傳中芯國際用7奈米技術供應晶片支援,王者歸來熱潮引發美國警惕。美國10名眾議員近日向拜登政府喊話,要求更大力度全面制裁華為和中芯,撤銷當前貿易許可證。前立委郭正亮18日在《全球大視野》節目直批,美國沒有國安理由仍舊打壓華為,跟流氓有什麼差別?華為已經是大陸民眾心目中民族的象徵,再打壓中國老百姓會非常憤怒,會外溢到對蘋果的抵制,而且是民眾、消費者面。
有跡象顯示,投資人對中國的悲觀情緒正在逐漸獲得緩解,一些基金經理人已經暫停或放慢對中國的降低曝險。外資拋售中國股票的情形,九月至今已經放緩到200億人民幣(以下同),低於八月的900億元。
中國車市競爭激烈,不少電動車廠仍深陷虧損。瑞銀最新分析,中國電動車產業一直處於整合期,但以日本仍有六至七家主要車廠的經驗來看,預測到2030年中國仍會有10~12家具規模的車廠,以不同方式運作。
美國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Mark Milley)任期將於9月底屆滿,他近日受訪時表示,中國希望在本世紀中超過美國的軍力,但美國不會停滯不前,會繼續實施軍事現代化。他強調,美國需要確保避免和中國進行「大國戰爭」(a great power war),希望兩岸問題和平解決,但如果中國試圖進攻並奪取台灣,將「犯下嚴重的戰略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