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古文物的搜尋結果,共21筆
春節期間,河南衛視春晚的舞蹈節目《唐宮夜宴》暴紅,網上瘋傳。一群嬌憨可愛的盛裝仕女手持樂器,婀娜多姿,宛如古畫靈動,唐俑復活,穿越時空,帶領觀眾夢回大唐,讓人驚豔,成為新春假期的一大亮點。
來自苗栗大湖的國畫家張福英,至今85歲,是一位德藝雙馨的藝術家,近年來,在對岸超火紅,可說是在兩岸三地拍賣和收藏界的名人,她的故事,是兩岸畫壇變化的縮影,也可以透過她的世界來了解兩岸畫壇市場的消長變化。當年上台北打拼時,以2,000元起家,奮鬥至今,身價數億元並收藏了無數的名畫。
曾為台北故宮博物院、台北歷史博物館、上海博物館設計作品的國寶級玉雕藝術大師李森林,今(17日)起至5月10日於遠東SOGO忠孝館11樓中庭進行「玉色天香」玉雕藝術展,共展出59件玉雕生涯20多年來的經典作品,以「佛像藝術」與「故宮文創」兩大主題的系列為主,總值逾2700萬元,直逼3000萬元,其中,價值1200萬元的佛像藝術系列-騎龍觀音價值最高。
《中時新聞網》精選本周發燒刊物《不一樣的中國史1:從聚落到國家,鬼器森森的時代───夏、商》、《不一樣的中國史2:從文字到思想,文明躍進的時代──周》、《小人物:我的爸爸是賈伯斯》、《氣候緊急時代來了》、《懂一點法律勞資不對立,管理不犯錯》、《日本人不說但外國人一定要懂的禮儀》,透過簡要易懂的書摘,以及精彩內容,帶您全方位掌握歷史脈絡、世界趨勢、全球疫病和世界偉人背後不為人知的故事。
土耳其文化和旅遊部25日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阿納多盧文明博物館,向大陸駐土耳其大使館移交兩件中國古文物,這是土耳其首次向大陸移交在土境內的中國古文物,即將「回家」的這兩件文物分別是唐代石窟寺壁畫和北朝晚期至隋代隨葬陶俑,距今已有1000多年歷史。
發下宏願,要讓佛教石窟文化在台灣重現的曠世奇才藝術家勤燕璧,最近再以其獨步當世的鬼斧神工技術,將修復古佛像技巧用在仿古文物創作,成功開創出可比擬敦煌石窟的藝術石雕,讓人無不驚艷,不但為埔里打造出另一藝術觀光園區新亮點,可預期的敦煌石窟藝術很快會在南投重現,並讓南投掀起另波藝術參訪旋風熱潮。
寒江雪藝術館收藏並擁有各級龐大的古物與元青花瓷,日前舉辦2018年首屆「中國‧龍池民藏古陶瓷亞洲論壇」暨「黑石號出水中國古陶瓷專題學術研討會」,共有120多位中國及台灣學者、知名古文物元青花收藏家參加該研討會,盛況空前。
2018年首屆「中國龍池民藏古陶瓷亞洲論壇」暨「黑石號出水中國古陶瓷專題學術研討會」,中國及台灣學者、知名古文物元青花收藏家,將於今天下午在濟南路台大校友會館座談報告心得,與國人分享。
中國古文物的年代鑑驗十分困難,其中以唐三彩等陶瓷器的生產年代屬最難,通常都用目測來辨別,對此,德國研究所研發了「熱釋光」技術,可精確判斷年代,且誤差不到10年,Laboratory Kotalla公司更將此技術,從德國引進台灣,並於今(30)日基隆長榮桂冠彭園會館進行簽約並展示。
名聞遐邇的北京大學百年講堂專邀全球各界名人,包括美國前總統柯林頓、世界首富比爾.蓋茲及英國前首相卡梅倫等都曾受邀於此發表演說。台灣也極其難得曾有藝術家如「畫山之神」郭少宗等曾獲此殊榮前往該講堂專題演講,鮮為人知的是,這樁美事背後的推手就是古文物鑑定專家、北京大學百年講堂文謙美壇負責人岳珂。
以香港為首的亞洲藝術市場成為全球熱點,台灣唯一走出去的拍賣行羅芙奧,赴港打拚9年後,卻在去年秋天暫停拍賣,是否意味台灣拍賣行國際化之路受挫?「停拍不代表棄守,未來我們會以一種新的量少質精的內容與形式重返香港,做精緻拍賣!」羅芙奧藝術集團董事長王鎮華透露。
「就是要琺瑯-中華彩瓷驚嘆展」今天在高雄科工館開幕,展出200餘件中國歷代貴重琺瑯彩瓷器,其中明代3大名瓷杯聚首展出更是價值連城,提供一場古文物藝術世紀盛宴。
北京的紫禁城建築是中國靈魂和精神之所在,數百年來初建布局之奧祕無人能破,中外相關之學者、業者、專家無不想破解,但都無功而返,直到20年前由台灣的骨董商惠光宗在香港無意中蒐集到明朝傳國紫檀「國璽匣」後,才揭開該建築之謎與祕。
國內外拍賣公司競相在台灣插旗設辦事處,業界估計至少逾20家雲集,香港翰海拍賣公司執行長張增偉昨(18)日表示,主要是因應徵集需要、看上台灣藝術品貨源多,以及台灣藏家人數、購買力在亞洲排名第2,僅次於大陸,香港翰海也計畫於農曆年過後、大約3月在台設辦事處。
大陸全民瘋收藏的古文物淘寶熱,果真是「盛世收藏」?「市場繁榮亂象叢生」,大陸資深媒體人吳澍曾以8個字總結中國文物收藏市場。他說,《文物法》無法保護文物,「三盜」(盜墓、打撈、盜竊)文物源源不斷被走私出境,成為國外博物館、收藏家的藏品;至於留在大陸國內巨量的「文物私生子」依舊被忽視、遭毀壞。
南投:南投稅務出張所規畫為文創展場或博物館,縣長林明溱3日說,中國佛像博物館收藏歷代古物,可結合稅務出張所,打造南投故宮博物館。中國佛像博物館代館長蔡秉彰說,館藏古文物上萬件,若縣內有合適空間,可以配合展出。
有夠潮!佛教、古文物加上APP,會蹦出什麼火花?橫跨1500年古文物的南方佛教藝術展,即日起至12月7日於佛陀紀念館登場,最受矚目為中國最具史料「七寶阿育王塔」,民眾透過APP智慧導覽即可Show出資訊,方便觀展。
在海外「漂泊」近一個世紀之後,被稱作「方罍之王」的商朝晚期青銅重器皿方罍器身,今天下午從大陸湖南長沙海關監管倉庫順利入境通關,重歸故土湖南。
以明清為首的中國古文物,成為今年拉抬拍場買氣、展場人氣的焦點。故宮院長馮明珠昨(25)日宣布,清代「翠玉白菜」、「肉形石」等231組件的人氣國寶,將分別於6月、9月首次出借到日本展出,堪稱台日文化交流近年盛事,日方預估將帶來100萬觀光人次。
台灣最大拍賣公司羅芙奧下週將舉行2013香港秋拍,新增中國古文物拍賣品項,成為第一家在國際藝術市場首拍中國古文物的台灣拍賣公司。全場預估價最高的是一尊清雍正─乾隆銅泥金度母座像,預估價達1,200萬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