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國廠的搜尋結果,共154

  • 台積電日本廠2024年前量產 德國廠擬明年下半年動土

    台積電日本廠2024年前量產 德國廠擬明年下半年動土

    台積電海外布局依進度推展,美國亞利桑那州廠將於2025年量產,日本廠於2024年底前量產,至於德國廠計劃建置車用及工業用特殊製程晶圓廠,預計2024年下半年動土,並於2027年底開始生產。

  • 三星SK海力士獲美豁免 中國廠可接收美晶片設備

    美國商務部今天在聲明中說,美國允許韓國SK海力士(SK Hynix)與三星(Samsung)持續在中國工廠接收特定的美國晶片製造工具。

  • 陸電商:iPhone 15系列首發銷量比iPhone 14暴漲13倍

    陸電商:iPhone 15系列首發銷量比iPhone 14暴漲13倍

    由於華為搶先上市新款智慧手機系列引起關注,外界也特別注意蘋果iPhone15在中國大陸市場的銷售數據。大陸知名電商美團發布銷售數據顯示,9月22日iPhone 15系列正式發售當天,美團的iPhone 15系列首日銷量與iPhone 14系列相較暴漲13倍。報導特別提醒,部份鏡頭內有灰塵的瑕疵品來自中國廠,非傳言中的印度廠產品,消費者應及時退換。

  • 《國際產業》華為新機唯一非陸廠元件 海力士抖回這句話

    由於在拆解中國華為最新高階手機後發現內含SK海力士(SK Hynix)生產的記憶體晶片,該南韓晶片大廠緊急表明已經對此展開調查。

  • 中國車企橫掃東南亞電動車市場 市調機構:一季度市佔率近75%

    中國車企橫掃東南亞電動車市場 市調機構:一季度市佔率近75%

    市場研究機構 Counterpoint發佈的最新報告指出,中國汽車製造商已完全主導了東南亞快速增長的電動汽車市場,在2023年第一季度統計數字顯示,東南亞市場銷售的電動車有3/4來自中國。

  • 特斯拉、BMW沒它就完了!這家台廠超狂 吞下全球20車廠訂單

    特斯拉、BMW沒它就完了!這家台廠超狂 吞下全球20車廠訂單

    受到全球節能減碳趨勢盛行,與特斯拉祭出降價方案,將加速電動車市場滲透率,有助國內電機設備、車用電子業者搶進電動車、充電樁商機。

  • 三星前高層竊密案 扯出助鴻海建廠

     韓國檢方6月12日起訴一名三星前高層涉嫌竊取商業機密,意圖在中國西安複製一座晶片廠。外媒近日取得完整起訴書報導,這名高層為崔珍奭(Choi Jinseog,音譯),他利用三星承包商關係非法取得無塵室與工程圖機密,意圖協助鴻海建廠。

  • 《國際產業》電動車巨頭是中國 福特:美國還不是對手

    福特汽車執行董事長比爾·福特(Bill Ford)表示,在電動車生產方面,美國尚未準備好與中國競爭。

  • 沒有國家能取代中國 外商去風險改採「中國+N」策略

    沒有國家能取代中國 外商去風險改採「中國+N」策略

    近幾年與中國「脫鉤」或是「去風險」的概念廣受關注,過去10年當中,許多西方企業一直在尋找世界工廠中國的替代生產基地與市場,企業界高管們將這一轉變稱為「中國+1」策略。但是幾年下來他們發覺,沒有哪個單一的國家能取代中國在全球供應鏈的地位,必須結合數個國家才能取代中國,西方企業高管們將這種更新版的策略稱之為「中國+N」。

  • 泰國春武里府工業協會 參訪華新醫材

    泰國春武里府工業協會 參訪華新醫材

     泰國春武里府工業協會於5月10日組團來台進行五天的產業參訪考察行程,參訪對象包括半導體產業的家登精密科技、紡織產業中的彰化縣樂活襪之鄉博物館、以及醫材產業中的華新醫材集團和華新MASK創意生活館,同時也與產業智庫工研院產業科技國際策略發展所進行意見交流。

  • 虧損還是脫鉤?福特中國汽車廠被曝裁員1300人補償N+3

    虧損還是脫鉤?福特中國汽車廠被曝裁員1300人補償N+3

    去年以來大陸持續傳出外國企業裁員、關廠撤離的消息,其中以日本與美國企業最多。近日陸媒盛傳美汽車大廠福特公司大陸廠將進行大規模裁員1300人,被裁員工將發放N+3補償金,經查詢後獲福特汽車大陸說明有精簡人員與縮減投資計劃,但未正面證實大規模裁員。

  • 三星、SK海力士中國廠出口豁免 美擬延長一年

     美國擬再次延長對韓企的晶片禁令寬限期,傳拜登政府已告知三星電子、SK海力士,將再延長它們在中國晶片廠出口豁免一年,期間能繼續將半導體設備出口至中國。

  • 福斯發表旗艦電動車 挽救陸市場

     福斯為了追趕電動車趨勢並在中國挽救頹勢,18日特地選在上海車展盛大發表旗艦電動車ID.7,號稱單次充電里程382英里(約615公里),預計德國廠將在下半年投產,中國廠也將在年底前投產。

  • 集邦估2025年OLED材料產值上看30億美元 中國廠搶進

    TrendForce「AMOLED技術及市場發展分析」研究報告顯示,作為新一代的顯示技術,OLED不僅逐漸站穩手機市場的主流地位,同時也開始跨足其他應用。OLED有機材料身為產業鏈的核心材料,占手機面板製作成本約23%。隨著滲透率的提升,2022年全球OLED材料產值已達22.3億美元,年增逾3成,隨著品牌廠的推波助瀾,至2025年產值將上看30億美元。

  • 觀念平台-兩大半導體廠爭霸 三星營運考驗多於台積電

     在這波半導體景氣循環進入修正期,以及歷經美中科技戰對於重量級國際半導體廠所帶來的地緣政治考驗之下,台積電與Samsung(三星)的應對與表現確實皆成為市場矚目的焦點。

  • 拜登超殺晶片令發威!陸3巨頭設備投資驚人縮水 韓廠衰陪葬

    拜登超殺晶片令發威!陸3巨頭設備投資驚人縮水 韓廠衰陪葬

    美國去年10月開始實施對中國晶片技術出口新規,使中國半導體製造商難以取得設備,相關效應正逐漸發酵。韓媒引述分析師說法指出,預測中國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記憶體製造大廠長江存儲以及長鑫存儲今年相關設備投資恐暴跌逾60%。此外,韓國設備的出口也遭波及,韓國半導體設備產業正面臨雙重危機。

  • 《國際產業》無視美國黑名單 這家中國廠仍稱霸全球

    根據一份產業調查報告,儘管被美國列入黑名單,但中國無人機製造商大疆(DJI)仍然穩坐全球龍頭地位。

  • 特斯拉去年股價崩7成 這國鐵粉狂買變第8大股東

    特斯拉去年股價崩7成 這國鐵粉狂買變第8大股東

    電動車龍頭特斯拉股價在2022年大跌近7成,市值減損7200億美元;但同時間,特斯拉卻取代蘋果,成為散戶最愛買的美股。市場研究機構Vanda統計,散戶在特斯拉的淨買超達154億美元,較2021年暴增4.24倍,這已經超過在蘋果的淨買超152億美元。

  • 《國際產業》蘋果下一個製造重鎮:印度、越南

    產業調查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表示,隨著蘋果供應商逐漸降低對中國製造的依賴,印度和越南將成為該美國消費電子大廠下一個製造重鎮。報告亦指出,鴻海可能把多達30%的產能轉移到印度、越南和巴西。

  • 《美股掃瞄》憂聯準會延續「鷹式」升息 美股全面大跌(2-1)

    周一美股主要指數全面大跌,最新公布的服務業數據意外強勁,投資人擔心聯準會可能繼續收緊政策直到將經濟推入衰退。在成長疑慮籠罩下,微軟、蘋果、亞馬遜、網飛等重量級科技股下跌,以及特斯拉中國廠傳將減產,股價應聲重挫,亦給美股帶來壓力。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