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廣播的搜尋結果,共180筆
日前中、美因「間諜氣球」事件導致雙方關係緊張,而近日就有多家美國媒體報導指出,美國P-8「海神」(Poseidon)巡邏機24日飛在南海上空21,500英尺(約6553公尺),而機上隨行採訪的記者目擊,短短幾分鐘內,1架掛載4枚空對空飛彈的解放軍殲-11戰機攔截了P-8「海神」,緊飛在距它左舷側只有500英尺(約152公尺)處。對此,前立委郭正亮27日就表示,「九段線是玩真的」,引發討論。
美國海軍偵察機正飛在南海上空21,500英尺(約6553公尺),距離設有中方軍事基地的西沙群島30英里(約48公里)。這時P-8「海神」(Poseidon)巡邏機的無線電中傳來解放軍機場的廣播說:「美國飛機,中國領空為12海里。別再靠近,否則所有責任自負。」
一般市場熟悉且已經提供商業運轉服務的5G行動寬頻服務,在提供消費者使用OTT等相關影視音服務已有大幅的躍進。至於民眾較陌生的「5G廣播電視(5G Broadcast),簡稱5G廣電」技術發展,對於傳統無線電視廣播業者和內容提供商而言,全新的5G廣電將創造擴大覆蓋範圍的新市場機會,因為5G廣電能夠直接、自由地接取各式行動終端設備,如此可以從單一網路透過通用接取權限提供線性服務,而且不但不受限其註冊的行動網路,甚至可以在沒有網路或SIM卡的狀況下,讓所有相容行動終端設備如手機都可以自由接收5G廣電訊號,類似傳統收看無線電視的方式一樣,預期這項具革命性的技術演進,將會對市場帶來破壞式創新。
歐盟於當地時間16日一場會議上達成共識,同意逐步取消對來自中國旅客實施的新冠病毒檢測措施。同時在3月中之前停止對中國旅客進行隨機檢測。
2023年2月,元宵節前。中國一顆流浪氣球,從加拿大飛進美國領空,距離地面1.8萬米到2萬米之間。美國立刻譴責中國,說這是一顆間諜氣球,等氣球飄到海面上後,用導彈把它擊落,現在,美國海軍已經把氣球殘骸打撈上岸,當然會收集所有碎片,針對材料與科技,詳加研究。
美中關係經歷數年來的政治與經濟震盪,長久的效應將逐漸顯現。法國媒體報導說,剛過去的2022年統計數據近期即將出爐,中國有可能不再是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美中經濟脫鉤形成的長期趨勢?還是僅僅因為新冠疫情造成的短期效應?許多專家對此看法相當分歧,他們認為現在要對美中是否脫鉤下結論還言之過早。
日本和印度16日在日本東京附近舉行首次聯合空中演習,雙方共同聲稱要加強安全和防務關係,聯合面對中國在亞太地區日益強硬的態度。
中國當局突然放鬆了所有新冠疫情限制和控制措施後國內疫情大爆發,但中國也同時宣布從1月8日起將完全打開關閉了近3年的國門,取消所有出入境旅遊限制。由於大陸疫情和新冠病毒基因組序列數據都缺乏透明度,日本將恢復對來自中國的旅客進行檢測與陽性隔離等措施,美國及其他國家也正在考慮是否跟進,對來自中國或近期有中國旅行史者的入境者採取防疫限制措施。
據大陸官方公布數據顯示,放寬疫情封控措施之後,大陸許多地方染疫人數快速增加,各醫院發熱門診排起長長的隊伍,其中北京發燒就診人數暴漲16倍,急救電話120呼叫次數也達到平常的6倍之多。各地藥房搶購感冒與退燒藥品風潮仍在持續,有些海外華人親友也在國外加入搶購寄送回國,澳大利亞雪梨市也因此開始採行感冒藥限購措施。
大陸民眾反對防疫清零政策與封控措施的抗議活動迅速在各地蔓延,民眾與警方、防疫工作人員發生零星的衝突,數名抗議者與部分外國記者被警方帶走,出現抗議活動的城市明顯地加強了戒備。此一大規模事件引起全球關注,各國領導人與 國際組織呼籲中國應尊重和平抗議的民眾及其自由表達意見的權利。
中美元首在印尼峇裡島G20峰會期間會晤後,美國國會轄下2個主管對中國與經貿關係的委員會發表了年度報告,強烈批評中國人權和經貿措施,要求美國行政當局提高聯邦調查局和國務院的能力,應對中國違反人權與從不公平貿易的行為,並在90天之內完成審查,若確定中國未兌現其在1999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協議中的承諾,就應考慮暫停雙方的正常貿易關係。
大陸國資與民企混改融合狀況持續讓市場關注,日前短影音平台快手被披露已讓北京廣播電視台入股。快手對此事回應,北京廣播電視台僅入股公司旗下中國部門之一,交易沒有影響母公司,也駁斥關於國資能否決其商業決策的傳聞。
加拿大國防部表示,正在調查有關中國利用豐厚報酬吸引英國、加拿大等退役飛行員訓練中國空軍的報導。國防部發言人說,加拿大信息安全法適用於現任和前任軍事成員,未經授權傳播特殊操作信息最高可判處14年監禁。
「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實踐已經證明並且還將繼續證明:中國共產黨是偉大、光榮、正確的黨。」─新華網,二○一六年四月十一日
在德國總理蕭茲批准中資購買漢堡港25%股份後,德媒27日引述政府消息人士稱,德國政府還計畫批准中國收購德國埃爾默斯半導體技術公司的晶片廠。
英國國防部日前就中國招募英國飛行員訓練解放軍空軍發出警告後,加拿大、英國、澳洲媒體亦跟進報導,指稱北京可能以年薪數十萬美元為誘餌,招募西方國家退役空軍協助中國訓練戰機飛行員。法國媒體指出,法國前飛行員也是中國解放軍的招募目標。
德國軍方將領聲稱正密切關注中國軍隊大規模集結,將派遣更多軍艦與盟國聯合演習後,法國也宣布與日本、澳洲的軍艦進行「拉佩魯斯22」 (#Laperouse)海上聯合演習。不過,法國總統馬克宏卻明確宣示,法國與中國在印太地區不存在「對抗邏輯」,法國與歐洲應該在地緣政治上保持獨立自主,不能被迫選邊站。
德國新任總理近期訪問印度,聲稱印度是德國在亞洲的中央合作夥伴,即便在烏克蘭戰爭的立場上有分歧,德國還是邀請印度參與6月底的G7峰會。德媒認為,蕭茲倡議的時代轉折也體現在外交上,他在新的對外經濟政策裡把中國排到了後頭,對印度總理莫迪展現積極態度,希望印度能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市場,成為德國的新「中國」。
中國正在包括經濟金融中心上海在內的幾個沿海大城市實施疫情的清零政策,以控制新冠新變種毒株Omicron擴散,這項政策為上海等大城市民眾帶來不少的生活困難,也嚴重威脅與中國相關的國際經濟秩序。一向對中國經濟政策極少發表評論的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近日就此表態稱,希望中國政府修改疫情封城的政策。
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視頻對話,被視為世界範圍內最受關注的對話。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發表評論指出:美國最憂慮的是,一方面在應對俄羅斯這個歷史性冷戰老對手時,一方面還要冒着與中國這個新興強大對手公開衝突的風險。拜登與習近平的對話顯示美國想取得與中國的默契,但中國卻在獨立自主地判斷下在烏克蘭危機中保持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