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最高的搜尋結果,共1,597筆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對俄展開為期3天的國是訪問,20日傍晚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在克里姆林宮舉行一對一「非正式」會晤並共進晚宴。有鑑於北京日前提出俄烏衝突「停火止戰」主張,烏克蘭密切關注習此行,盼北京推動結束俄烏戰爭。在抵俄前,習近平與普丁互相在對方官媒上發表署名文章,針對烏克蘭危機,習重申勸和促談立場,但也坦承「複雜問題沒有簡單解決辦法」。普丁則感謝中國採取「平衡的態度」,並稱俄方對政治外交方式解決持開放態度。
據中新網報導,近日國際知名民調機構益普索集團(Ipsos)發佈了一份有關全球幸福指數的調查報告,結果顯示在受調查的32個國家中,幸福感指數最高的國家是中國占比91%,其後是沙烏地阿拉伯的86%與荷蘭85%。
第七屆中國工業大獎頒獎儀式今天(19日)在北京友誼賓館舉行,旺旺集團以「低碳節能及自動化技術的研究與應用」項目榮膺「中國工業大獎」,成為本屆唯一獲此殊榮的食品企業。旺旺集團生產研發群總處長曹永梅代表領獎。
美國財政部15日公布數據顯示,雖然日、英、加等工業大國在2023年1月增持美國國債,但中國連續第6個月拋售美債,今年1月中國持有美債規模月減77億美元、至8,594億美元,創下逾12年來新低。
大陸商務部16日召開例行新聞發佈會,大陸商務部新聞發言人束玨婷表示,2020年以來,為應對疫情影響,以創新方式連續六屆在網上舉辦廣交會,為暢通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發揮了積極作用。
台海局勢備受國際關注,美國加緊研擬台灣可能遭中國攻擊的應變計畫,焦點都放在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晶片業。據美媒13日報導,前川普政府的白宮國安顧問歐布萊恩(Robert O’Brien)表示,萬一中國成功入侵台灣,美國將會摧毀台灣高精密的半導體設施,以避免被中國奪得。報導指,歐布萊恩曾參贊美國最高國家機密,卻講得如此直白,令人震驚。
擁有「貴婦手搖茶」封號的「先喝道」,3月16日起推出富士香蘋茶飲系列,以富士蘋果汁搭配「先喝道」招牌英式蜜桃茶,口感酸甜豐富!3月16日至3月19日連續4天,推出第二杯半價優惠搶市!
五角大廈今天公布2024財政年度國防預算細節,總額8420億美元是史上最高。美國國防副部長希克斯說,預算案反映美方嚴肅看待與中國競爭,致力嚇阻北京未來數十年發動侵略。
北京透過外交斡旋成功地促成了沙烏地阿拉伯與伊朗達成歷史性的復交協議,外界都極為關切中國在這場談判中扮演的角色。雖然白宮對此事反應冷淡,但是前美國駐聯合國高級官員費爾特曼(Jeffrey Feltman)認為,中國的角色是沙伊協議最重要的意義,它證明中國是崛起的大國,在中東的這場外交力量展示則是對拜登政府的當頭一棒。
《路透》引述知情人士的話說,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計劃下週前往俄羅斯與普丁會面,這比原先外界前預期的要早了許多。
隨著大陸全國兩會接近尾聲,新一屆政府人事12日拍板。丁薛祥出任國務院常務副總理,何立峰、張國清、劉國中出任國務院副總理,李尚福等5人出任國務委員,內閣成員中除安徽省委書記鄭柵潔接替何立峰擔任大陸國家發改委主任,其他部委人事原封不動。而據港媒《星島日報》報導,內閣部長將主持完成機構改革之後才調整。
大陸政論公眾號「長安街知事」11日消息,中國、沙烏地阿拉伯、伊朗10日在北京發表三方聯合聲明宣布,沙烏地和伊朗復交。伊朗駐華大使館11日微博發文回應:伊朗沙烏地恢復外交關係的消息引起各方極大關注。正如中方所言,這為當前動盪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多消息。
3月14日白色情人節即將到來!民代們打算如何度過?近幾年女性參政比例逐漸攀升,不少未婚女性民代從政後,都會遇到熱情鄉親欲幫忙作媒。無黨籍高雄市議員黃捷表示,今年白色情人節,預計會持續分享單身友善餐廳,發揚單身友善文化。對於遇到選民熱情作媒時,該如何回應?黃捷分享:「鄉親會問我喜歡什麼類型的人,並把兒子推薦給我,也曾把我跟他們兒子的照片放在一起說『很速配』。」
大陸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今天(11日)舉行第四次全體會議,早上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根據大陸《憲法》,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名李強為國務院總理人選,由大會宣讀習近平的提名信,並提請審議決定。李強獲2936票成為大陸總理。
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昨天上午9點舉行第三次全體會議,選舉國家領導人及人大常務委員會正副委員長。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以2952票全票當選大陸國家主席、中國中央軍委主席,正式全面開展最高黨政軍領導職務,邁入第三個任期,並預定在13日以新任國家主席身分發表談話。此外,韓正當選國家副主席,中共政治局常委趙樂際當選全國人大委員長,當選者皆進行憲法宣誓。會議還表決通過大陸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
荷蘭政府在周三宣布,計畫對半導體技術的出口實施更多管制,並加入了美國抑制對中國晶片出口的努力。
大陸界面新聞8日報導,俄烏衝突,以及隨之而來的歐洲能源危機掀起了液化天然氣(LNG)熱潮。國際能源署(IEA)最新發布報告顯示,雖然去年全球LNG供應僅出現了小幅增長,但貿易額達到了歷史最高。歐洲的需求飆升成為主要推手,美國則成為主要獲益國。對於今年,IEA認為中國的LNG需求將成為關鍵。一旦中國需求增大,在歐洲失去俄羅斯管道天然氣供應的背景下,全球購氣競爭將加劇、LNG價格將再度上漲。
美國對中國半導體產業之箝制無疑是近年全球矚目焦點,截至2023年1月,美國已透過實體清單和管制特定設備出口至中國等方式,打擊中國本土半導體產業。此外,為防止中國廠商向非美系廠商採購半導體製造設備以規避管制政策,美國也積極說服荷蘭、日本加入對中國半導體管制行列。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今天表示,國務卿布林肯並未在印度舉行的20國集團(G20)會議期間與中國外長會談,因雙方上個月在慕尼黑安全會議邊場已會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