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核心利益的搜尋結果,共1,064筆
大陸領導人習近平否認有所謂「2027或2035攻台計畫」後,蔡英文總統接受《紐約時報》專訪時說,大陸面臨內部極大挑戰,現在也許不是他們考慮大規模犯台的時機。國民黨痛批,過去習近平的話,民進黨一律反擊否認,何以習現在「否認2027、2035犯台」就附和?是因總統大選在即,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的民調衝不上去,才改變方式,要大家安心?
有報導稱,中方沒有所謂的「2027年或者2035年攻台計劃」,這是否意味著武力攻台還是選項,但時間表可能更早,甚至有學者認為,這與台灣明年的大選結果相關。今天(11月30日)下午,國防部舉行例行記者會,國防部新聞局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吳謙大校回應,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解放軍絕不手軟。
據中國外交部官網消息,11月27日,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孫衛東同歐盟對外行動署副秘書長莫拉在北京舉行第十六輪中歐外交政策磋商。雙方就國際形勢、各自外交政策、中歐關係以及雙方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交換了意見。中方敦促歐盟充分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為年底前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作準備。
2014年,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半島,立即著手興建連接塔曼半島與克里米亞半島的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於2016年開工,2018年完成,雖然對俄羅斯來說是交通捷徑,但是對烏克蘭來說是恥辱。在俄烏戰爭爆發後,烏克蘭多次打擊大橋,已遭受兩次襲擊,甚至暫時中斷交通。因此,俄羅斯正在尋找更安全的替代運輸路線,海底隧道就是一種方案。
新華社24日報導,烏拉圭總統拉卡耶(Luis Lacalle Pou)應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邀請,於11月20日至24日國是訪問中國。雙方23日共同發表《關於建立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聯合聲明》,基於2016年10月中烏建立的「戰略夥伴關係」,提升為「全面戰略夥伴關係」。
世界矚目的拜習會已經結束了,雖然表面上沒有石破天驚的具體成果,但是從各種跡象看,中美關係正走出過去6年的對抗衝突邁向和平共處、合作發展的新模式。這是雙方政府及人民的共同需要,符合世界大勢的發展,必將促成兩個超強的適應和共存,這也將直接影響到台灣的未來。
在美國高官接連訪華催促、中方高層陸續回訪下,兩強終於實現元首會晤。當拜登在散會時,用iPhone手機向習近平秀出38年前金門大橋的舊照,本來好像不能「一馬平川」的謎底揭曉—拜登選前唯一合適、且志在必得的峰會,不能在新德里G20、不能在馬爾他或檀香山,只能也勢必會在舊金山實現。
在美國高官接連訪華催促、中方高層陸續回訪下,兩強終於實現元首會晤。當拜登在散會時,用iPhone手機向習近平秀出38年前金門大橋的舊照,本來好像不能「一馬平川」的謎底揭曉—拜登選前唯一合適、且志在必得的峰會,不能在新德里G20、不能在馬爾他或檀香山,只能也勢必會在舊金山實現。
於拜習會之後,正在美國舊金山的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繼續和墨西哥、秘魯、斐濟、汶萊等國領袖進行雙邊會見,並數次強調一個中國原則。南海緊張局勢升溫之際,習近平也預計與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舉行會面。
美國著名的台海問題專家任雪麗(Shelley Rigger)表示,「拜習會」的舉行至少表明了,美中領導人把這次會晤視為是最主要的優先事項,這雖然不能保證美中關係改善得以讓台海局勢緩和,但至少意味著美中將暫時停止相互挑戰,這對美中台三方關係都有好處。
美國著名的台海問題專家任雪麗(Shelley Rigger)表示,「拜習會」的舉行至少表明了,美中領導人把這次會晤視為是最主要的優先事項,並且雙方也討論了一些敏感議題,這雖然不能保證美中關係改善得以台海局勢緩和,但至少意味著美中將暫時停止相互挑戰,而這對美中台三方關係都有好處。
當地時間11月16日上午,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APEC峰會場邊,會見斐濟總理拉布卡,習近平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中斐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的政治基礎,希望斐方在事關中國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上繼續給予中方堅定支持。拉布卡感謝中國,為斐濟和其他太平洋島國提供大量幫助。強調堅持恪守一個中國原則。
中美兩國元首美西時間15日進行長達逾4小時會晤,台海議題成為會談焦點,據雙方聲明,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稱這是中美最重要的問題,要求美方將不支持台獨體現在具體行動上,美方應停止「武裝台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拜登則重申美方的「一中政策」沒有改變,美方期待兩岸的分歧透過和平手段解決。
拜習會登場,針對外界關注的台灣問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要求美方,應該將不支持「台獨」的表態體現在具體行動上,停止武裝台灣,支持中國和平統一。中國終將統一,也必然統一。
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啟程赴美,15日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第30次非正式會議。
應美國總統拜登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啟程赴美,15日舉行中美元首會晤,同時應邀出席亞太經合組織(APEC)領導人第30次非正式會議。
雖然中美關係因貿易競爭和地緣政治的緣故,總是在緊張邊緣徘徊,但兩國元首的高層交往仍然持續。從去年3月18日視訊通話,拜登承諾「四不一無意」、7月28日通電話,至去年11月14日在印尼峇里島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場合,拜習終於面對面會晤,拜登更加碼承諾「五不四無意」。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確定11月14至17日訪美,預計15日將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元首會晤。大陸時政微信公眾號「牛彈琴」11日撰文,直指這是11月世界最重大外交事件,此次會晤已釋出至少3個重磅訊號,包含美方高度重視,並非藉APEC峰會順便會面,而是單獨發出邀請的中美專門會晤;預料將討論經貿科技與以巴、台灣等眾多重大問題,更看好會談成果值得期待。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確定11月14至17日訪美,並將與美國總統拜登進行中美元首會晤。大陸時政微信公眾號「牛彈琴」11日發文,毫無疑問,這是11月世界最重大外交事件、沒有之一,兩個大國互動關係到世界的和平與發展、前途和命運,認為其中釋出至少3個重磅訊號,包含美方高度重視這次峰會、中美將討論眾多重大問題,以及會談成果值得期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