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民航的搜尋結果,共317筆
中國大陸中秋加上十一長假,是今年最長的假期,但決定留在國內過節的人數卻創歷史新高。對國內旅遊業而言或許是一個好消息,但對疫後重新開放的國外觀光業者來說,可能會感到大失所望了。
據美國之音報導,加拿大皇家騎警正在調查3名在中國訓練軍事與民用飛行員的前加拿大皇家空軍戰鬥機飛行員。不過據加拿大《環球郵報》報導,他們的雇主南非試飛學院(TFASA)堅稱,並沒有向中國當局傳遞敏感訊息。該學院位於南非西開普省的奧茨胡恩鎮(Oudtshoorn)。當地有機場,距離開普敦機場超過330公里。
美國與蒙古國今天在華府舉行會議,聚焦中國、俄羅斯及經濟發展議題,美國副總統賀錦麗與蒙古國總理奧允額爾登在會議一開始時表示,雙方將簽署「開放天空」民航協議。
親美反共的尹錫悅以 0.73% 選票的些微差距贏得韓國總統之後,在美國唆使威誘下,忽然背離了傳統的國家安全戰略重點:南北關係正常化,禁止核武原則,收回軍隊指揮權。尹錫悅政府一面倒的攀附美國,親善日本,刺激朝鮮,制裁俄羅斯,敵對中國。中韓因此交惡。
有民眾投訴媒體表示,1架從南京飛往高雄的中國東方航空飛機疑未按航向規定,直接從台北穿越整個台灣西部陸地」,「恐有國安問題。」對此國防部表示無國安問題,民航局則回應表示是既有的國際航路與兩岸航路。知情人士表示,台灣上空本來就有很多條國際航路,其中光是南北向就有至少4、5條,民航局飛航服務總台並向各國航班收費,「如果台灣上空都不准各國民航機通過,難道要台灣枯死?」
近日有台灣航空軍事迷公布一段共軍的廣播錄音,研判解放軍正在系統性模擬美軍逼近領空時,從廣播到實彈射擊的三階段攔截訓練。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分析,廣播、發射曳光彈的目的是為了「錄影存證」,用來證明實彈警告射擊之前,中國大陸有先進行警告。
中國大陸預計16日至18日在台灣以北設立禁航區,經我方抗議之後,禁航區設置縮短為16日上午實施27分鐘。對此,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12日就表示,中國大陸要「火力射擊」,甚至更斷言「中國大陸以後會常態性地在台灣周邊這樣做」,引發討論。
中國民航局網站消息,大陸民航已於3月26日至10月28日,執行2023年夏秋航季航班計畫。航班換季工作已準備就緒,計畫共有169家國內外航空公司每周安排客貨運11萬7222航班,國際客運航班計畫量較去年明顯增長。兩岸航線部分,計畫在大陸33個航點與台灣桃園等4個航點間,有21家航空公司每周安排客貨運航班共926班,同比增長21.52%。
路透社今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大陸計畫於本月16至18日,對台灣北方劃設禁航區,我國防部稍早也證實此事。交通部稍早回應,中國民航部門昨(11)日以服務電報(SVC)通知我方,以「從事航太活動」為由,於本月16至18日每日9時至14時,於台北飛航情報區內劃設警示區管制飛航,經我國抗議後改為16日上午9時30分至57分(全程27分鐘)。
法國總統馬克宏訪華受到中國的熱烈歡迎,不只完成了大筆民航機交易,還接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熱情款待,並在中山大學發表演講,並與大學生密切地互動,一時讓外界忘了與馬克宏同行的還有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中共不只在訪問活動上刻意冷落馮德萊恩,陸媒對她的報導也只著重在她的丈夫與7名子女都加入美國籍,有些做法則幾乎已到了羞辱的程度,是中共有史以來對元首級訪客最差的待遇。
中國民航局網站25日消息,2023年3月26日至10月28日,大陸全國民航將開始執行2023年夏秋航季航班計畫。目前航班換季工作已準備就緒,今年夏秋航季,共有169家國內外航空公司計畫每周安排客貨運航班11萬7222班,國際客運航班計畫量較2022年夏秋航季有明顯增長。兩岸航線方面,21家航空公司計畫在大陸33個航點與台灣桃園等4個航點間每周安排客貨運航班共926班,同比增長21.52%。
韓聯社8日報導,隨著中韓雙向入境政策有序恢復,韓國航空公司開始全面提升中國大陸航線的運量。由於韓國航空公司今年夏季的執飛計畫尚未敲定,中國大陸航線航班數量屆時有望進一步增加。據悉,航空公司還在等待韓國國土交通部和中國民航部門的航線許可。
在美國指責中國高空氣球入侵美國領空收集敏感情報爭議擴大之後,中共中央外事辦主任王毅極力反擊,指責美方對氣球誤入領空的作為是歇斯底里的過度反應。大陸官媒《環球時報》隨後公布一份獨家報告指出,近幾年美軍曾出動包括高空氣球在內的多種軍事裝備在中國周邊頻繁開展偵察、竊密活動,甚至實施威懾性的「持續戰略轟炸行動」項目演習。
春節期間,中國大陸最賣座的賀歲大片是「流浪地球」,可能是大家對劇情的意猶未盡,元宵過後,中美之間出現了「流浪氣球」的爭端,妙哉。
春節期間,中國大陸最賣座的賀歲大片是「流浪地球」,可能是大家對劇情的意猶未盡,元宵過後,中美之間出現了「流浪氣球」的爭端,大家繼續有好戲看,妙哉⋯。
中國偵察氣球侵犯美國領空風波持續延燒,北京至今堅稱氣球屬民用性質。白宮國家安全會議發言人柯比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指出,第一個氣球配戴的監視設備與美方所知共軍使用的項目相同,對美國主權是嚴重侵犯,對兩國關係更「於事無補」。除了中國偵察氣球外,美軍這周還擊落另外2個「不明飛行物」(UFO),但目前為止對射下的物體所知甚少,甚至外界質疑可能是氣象氣球。
美軍F-22戰機美東時間11日在加拿大西北育空(Yukon)地區擊落一個小型柱狀「不明飛行物」(UFO),這是美軍一周內第3次擊落進入美加領空的飛行物。白宮指出,「美國總統拜登和加拿大總理杜魯道通話後,雙雙授權軍方將其擊落。」杜魯道表示,加國軍隊正在回收分析物體殘骸。儘管美軍無法證明接連擊落2個物體與中國有關,但北美已然處於戒備狀態。
白宮今天表示,國防部今天在阿拉斯加上空擊落另一個不明物體,但目前尚不清楚這一物體的來源。這是繼上週中國偵察氣球入侵美國領空並遭美軍擊落後,美國上空再次發現不明物體。
2023年2月,元宵節前。中國一顆流浪氣球,從加拿大飛進美國領空,距離地面1.8萬米到2萬米之間。美國立刻譴責中國,說這是一顆間諜氣球,等氣球飄到海面上後,用導彈把它擊落,現在,美國海軍已經把氣球殘骸打撈上岸,當然會收集所有碎片,針對材料與科技,詳加研究。
澳洲貿易部長法瑞爾(Don Farrell)6日和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舉行視訊會議,這是自2019年以來,兩國貿易部長的首次會議。王文濤表示,中方願與澳方重啟經貿交流機制,並邀請法瑞爾訪華。法瑞爾已同意近期訪問北京。此外,柬埔寨總理洪森將於9日至11日訪問北京,預期他將尋求中國幫助建設高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