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海上的搜尋結果,共153筆
為因應中國在印度洋區域的力量擴張,印度最近分別在阿曼和模里西斯設置軍事據點,在提升印度後勤能力的同時,也協助友邦強化海域意識以及海岸安全。
隨中國海軍軍力崛起,加上新技術正快速重塑海上戰爭,美國海軍全面針對極機密的水下偵察網絡展開1950年代以來最大規模改革,反觀中國也有類似計畫。
中菲仁愛礁衝突持續,中國海警今天表示,菲國兩艘運補船和兩艘海警船未經中方允許,「擅自進入中國南沙群島仁愛礁鄰近海域」。中國海警依法對菲船隻嚴正警告、全程跟監、有效規制。
編者按:1949年國府退守台灣,老總統蔣中正對反攻大陸念茲在茲,美國CIA為替韓戰美軍減壓,於台灣設立西方公司,策動國府騷擾大陸東南沿海,並運用傘兵突襲東山島,以分散中共兵力,這支縱橫藍色大海的游擊隊被西方記者稱為「中國海上突擊隊」。《翻爆》選摘中國時報記者傅建中的3篇報導,省思在美陸兩大強權之間,台灣可以扮演什麼角色。
菲律賓軍方今天表示,菲律賓與美國海軍艦艇聯合航行,穿越菲律賓專屬經濟區(EEZ)內的南海海域。
近期中建島的衛星圖像顯示,島上出現一個新的建築結構,外界質疑是大陸進行軍事擴張,並引發美國和越南的抗議。分析認為,大陸最新在中建島的施工,除了可能是外界認為的機場跑道,也可能是防止海水侵襲的堤壩。
中國海警5日在南海向菲方補給船發射水砲,緊張升高。菲律賓海巡艦艇和補給船今天再度執行補給任務,中方部署多艘海警船和海上民兵船,菲方也嚴陣以待盼避免水砲事件再現。
曾幾何時,台灣已成為戰爭與風險的同義字。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剛訪問日本,他在日本時,每個人問他的都是「會不會戰爭?」這並不人意外,最近來台的日本前首相麻生太郎表示,避免台海戰爭要靠嚇阻,要做好打仗的準備,大陸因此指責日本想把台灣民眾推向火坑。
路透社引述知情人士披露,隨著對中國可能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擔憂日益加劇,英國勞合社(Lloyd's of London)保險商率先提高台灣相關保險費用,以及削減承保的保額。
中國近20年來大量地向低收入與中等收入國家提供資金建設港口與基礎設施,美國研究機構最新發表的預測指出,未來2-5年內中國最很可能在8個海外地點建成海軍基地。知名智庫蘭德公司也表示,隨著中國「一帶一路」政策的推進,只要中國下定決心,將可以在未來20年內發展出全球海軍基地網絡,並與美國相抗衡。
7月28日日本岸田內閣通過年度《防務白皮書》,白皮書指日本「固有領土的北方四島(俄稱南千島群島)和竹島的領土爭議尚未得到解決。」以及「俄羅斯和中國轟炸機不斷重複的聯合飛行和軍艦的通過是對我國公然的武力示威」。中俄海軍於28日組織編隊共10艘由日本海經宗谷海峽,前往太平洋西部、北部進行第三次海上聯合巡航任務。此舉引發東北亞國家日韓,以及美國等軍事同盟高度關注。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19日報導,今天,全球首台16兆瓦(MW)超大容量海上風電機組在福建海上風電場成功併網發電,標誌著中國大陸海上風電大容量機組研發製造及營運能力再上新台階,達到國際領先水準。
中國軍艦在台灣海峽對美國軍艦進行危險接近迫使其改變航道引起抗議後,昨日中國海警船再度與菲律賓在南海爆發類似爭端。據菲國海岸衞隊7月5日表示,中國海警船日前在菲中有主權爭議的南沙群島仁愛礁以危險舉動騷擾及阻撓菲方巡邏船。中國外交部隨即於7月6日回應稱,仁愛礁是中國南沙群島的一部分,菲律賓海警船擅闖附近海域,中國海警船的執法活動「專業且克制」。
中國大陸於南海海域設置3座燈浮標,與菲律賓互別苗頭意味濃厚,因為菲律賓2周前也在該海域投放了5座導航浮標。美國之音引述多位觀察人士分析,中國大陸在以浮標製造潛在的灰色地帶衝突,旨在嚇阻菲律賓和周邊國家,勿站隊美國,未來甚至可能拿菲律賓祭旗,奪回其所占領的島礁,也趁勢試探美軍。
大陸「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主任胡波26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就美國的對中問題研究而言,除了知名的蘭德公司擁有軍方背景的智庫外,美國軍校向來是主力軍之一。不久前,有學者稱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將成立類似中國研究中心/所的機構。早在2006年,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就成立了中國海事研究所;2015年,美國空軍成立中國航空航太研究所。美國陸海空三軍都建立研究中國的專門機構,這充分體現了美國國防部和美軍對中國軍隊的重視。
兩名印度消息人士今天表示,在印度和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國家海軍在南海舉行演習期間,屬於一個中國海上民兵組織的多艘船隻駛近演習區域。
從中共軍方20多家國防研究期刊上的文章討論的議題顯示,大陸的國防研究人員非常仔細地審視美國武器在烏克蘭戰場上產生的影響,並吸取其中的教訓,做為未來台海一旦發生軍事衝突時的參考。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有2點,分別是近地軌道星鏈(Starlink)以及標槍(Javelin)反坦克導彈的作用。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0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就菲律賓宣稱「中國船隻在南海相關島嶼出現」提問。毛寧表示,中國對南沙群島及其附近海域擁有主權,對相關海域也是擁有管轄權的,所以中國的船隻在中方的管轄海域進行正常的活動是合理合法的。
大陸環球網報導,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火箭院)抓總研製的捷龍三號運載火箭,9日下午14時35分在黃海海域成功發射,將14顆衛星準確送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任務是捷龍三號運載火箭首次飛行,也是中國首次在海上實施運載火箭熱發射,捷龍三號首飛任務的圓滿成功,進一步完善了中國運載火箭型譜,填補了中國海上熱發射的技術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