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產品加徵的搜尋結果,共82筆
中美高層近日頻繁接觸,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18日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會晤,這是14日G20峰會「習拜會」後,中美高階官員首度面對面會談,更是兩國商務貿易高層在新冠疫情爆發後融冰重啟交談,令全球市場關注中美經貿談判的後續動向。
美國期中選舉、商界壓力等因素疊加,對中關稅問題持續困擾白宮。對於是否取消加徵中國產品關稅,美國總統拜登據報再次延後做出決定,而轉向尋求以其他方式向企業提供援助。對此,大陸商務部重申,在全球高通膨之下,相關關稅措施帶給美國消費者重大損失。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5日表示,拜登總統已要求政府團隊,研究撤銷前總統川普對中國輸美商品加徵的部分關稅,藉以緩解美國近40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率。她並透露,若下調制裁關稅,日用品和自行車可望入列,但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的部分關稅則會保留,以保護美國工人和鋼鐵業。
美國41名跨黨派聯邦參議員聯署致函美國貿易代表戴琪,敦促對中國建立更全面的關稅排除程序,以減緩對美國企業影響、減輕美國人痛苦。據紐約聯邦儲備銀行公布,2021年美國家庭債務增加1兆美元,抵押貸款和汽車貸款是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2020年1月15日中美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至今屆滿兩年。根據協議,雙方採購協議在2021年12月31日約定期滿,但檢視相關數字,無論農產品、製造業產品或能源產品的採購額皆未達標。面對中國沒有兌現承諾,忙於處理國內疫情與高漲通膨數據的美國,究竟要對中國採取懲罰措施,又或者置之不理,如今陷入兩難局面。
儘管日平均確診人數近15,000名,以及變種病毒Omicron全球肆虐,越南政府在新年仍大幅放寬入境隔離規定。一般入境前已接種全劑量疫苗,放寬為三天居家隔離,自主健康監測系統至滿14日為止。入境越南工作14天以下不需要隔離,適用對象除公務外交人員外,投資者、專家、技術人員、企業經理都名列其中。並且重啟河內、胡志明市至北京、東京、首爾、台北、曼谷、新加坡、金邊、舊金山或洛杉磯、吉隆坡、香港、巴黎、法蘭克福、雪梨、莫斯科等地航班,每周4次。國內峴港、富國等四個(旅遊景點)國際機場也將開放;預計每周接待國際旅客人數可達4萬人次。「與病毒共存,抓緊經濟成長」,為越南當前舉國要務。
大陸《環球時報》2日報導,1日起,中國輸往歐盟成員國、英國、加拿大、土耳其、烏克蘭和列支敦士登等32個國家的出口商品,不再享受普惠制關稅優惠待遇。目前仍然給予中國普惠制待遇的只剩挪威、紐西蘭、澳洲3國。其中,最近跟中國關係相當緊張的澳洲也赫然在列,為某些國家對中國外貿的高度依賴提供了生動的佐證。
在中美元首通話之後,中國高官持續向美方喊話應重啟對話,為惡化多時的兩國關係創造契機。中國外事三巨頭─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及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22日齊發聲,呼籲美方放棄關稅戰、科技戰,且勿干涉香港、西藏、台灣等主權議題。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22日就中美關係重回正軌提出4點建議:要相互尊重,不干涉彼此內政;要加強對話,妥善管控矛盾分歧;要相向而行,重啟兩國互利合作;要掃除障礙,恢復中美各領域交流。此外,王毅還敦促美方做到3個「放棄」。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22日上午在「對話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藍廳論壇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過去幾年美方幾乎中斷了兩國各層級的對話,成為中美關係不斷惡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強調中方願隨時與美方進行開誠布公的溝通。他指出,中美關係重回正軌有四大前提,包括美國停止干涉港、疆、藏問題;放棄對中國產品加徵不合理關稅,放棄對中國企業和科研教育機構實施各種單邊制裁等。
大陸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今天出席「對話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藍廳論壇開幕式並發表致辭。他就推動中美關係重回正軌提出四點建議:首先要相互尊重,不干涉彼此內政。二要加強對話,妥善管控矛盾分歧。三要相向而行,重啟兩國互利合作。四要掃除障礙,恢復中美各領域交流。
在中美關係緊張之際,中國國務委員、外交部長王毅7日與美中貿易全國委員會舉行視訊會議。據美方與會人士轉述,王毅在會中強調,中國將會堅守履行首階段經貿協議承諾,對美進行採購。
中美兩國近期就新冠肺炎疫情針鋒相對,美國總統川普更揚言要對中國加徵新一輪關稅。不過,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最新說法表示,美方正考慮將中國產品部分關稅豁免措施延長多一年。
美國能源部長Dan Brouillette於美東時間5日表示,預計新冠肺炎疫情不會影響中國兌現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做出的,兩年內從美國採購逾500億美元石油、天然氣及煤炭的承諾。
美國財政部長穆努欽(Steven Mnuchin)在美東時間3日表示,美國目前沒有考慮對中國進口商品降低關稅,來應對正在擴散的新冠肺炎疫情。不過,美國仍會根據局勢發展,考慮所有的選項。
中美15日將簽署首階段貿易協議,後續發展受到市場高度關注。美國聯準會前主席葉倫(Janet Yellen)13日在香港出席論壇活動時表示,由於2020年有美國總統大選,加上中美即將簽署首階段協議,預計雙方將暫時休戰,並重啟戰略對話。
中美傳出近日即將簽署第一階段協議。消息人士稱,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本周六(4日)將率領談判代表團前往華盛頓簽署第一階段協議,持續超過一年的貿易戰局勢有望降溫。
大陸關稅稅則委員會19日再度公布對美加稅清單的排除商品名單,對於清單所列商品,由本月26日起至明年12月25日,為期一年不再加徵中國為反制美方301措施所加徵的關稅。中國商務部並證實,雙方正針對首階段協議簽署的後續工作,進行密切溝通,而美方將履行部分取消對中國產品擬加徵和已加徵關稅的相關承諾。
小編精選《工商時報》5件不可不知財經大事,帶讀者掌握今天(20日)財經重點。
中美經過多次談判後,近日終於達成第一階段協議,美國財政部長穆努欽(Steven Mnuchin)表示,中美第一階段協議的文本詳細內容將於兩天內公佈,預計首階段協議在2020年1月簽署後,便開始第二階段貿易談判,且因接下來觸及的談判議題更加複雜,將會再分為幾個細項進行磋商,以解決雙方的分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