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維和的搜尋結果,共160筆
蔡英文總統於9月5日至8日訪問非洲友邦友邦史瓦帝尼,並參與史國55年國慶。此行的「邦誼同慶.合作永續之旅」為蔡總統5年內第二次訪問史國,並提出「非洲計畫2.0」。在蔡總統訪問史國期間,有來自非洲的11國國家領袖或政要,以聯合聲明或媒體貼文方式,歡迎蔡總統訪問非洲,並且肯定台灣在文化交流與數位科技方面的合作。
中國在1949年建國之初,雖然國力不逮,經濟脆弱,卻有大國的硬度,1950年抗美援朝,把美國及聯合國軍打退到38度線。1962年中印戰爭全勝,維護了中印邊疆50年的穩定。1969年中蘇珍寶島之戰,珍寶島回歸中國領土。1979年懲越戰爭,終止了兩國的邊境衝突,以及越南擴張的野心。顯示了大國的硬度,換來外力不敢輕侮的安全環境。但是在中國經濟飛躍發展,國力強大之後,卻處處顧全觀瞻,以致問題拖延,益發複雜,後來處理更加困難,代價更高。
中國在1949年建國之初,雖然國力不逮,經濟脆弱,卻有大國的硬度,1950年抗美援朝,把美國及聯合國軍打退到38度線。1962年中印戰爭全勝,維護了中印邊疆50年的穩定。1969年中蘇珍寶島之戰,珍寶島回歸中國領土。1979年懲越戰爭,終止了兩國的邊境衝突,以及越南擴張的野心。顯示了大國的硬度,換來外力不敢輕侮的安全環境。但是在中國經濟飛躍發展,國力強大之後,卻喪失了大國該有的硬度,處處顧全觀瞻,擔心經濟,害怕風險,不敢即時解決面臨的問題,以致問題拖延,益發複雜,後來處理更加困難,代價更高。試就近幾年受矚目事件或情勢的發展為例,提出觀察、隱憂和建言。
美國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當地時間8日一致表決通過「終止中國發展中國家地位法」,要求美國國務卿尋求改變中國在國際組織中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9日記者會上回應,美國要把「發達國家」的帽子強加給中國,不是出於對中國發展成就的讚賞肯定,而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把剝奪中國的發展中國家地位作為遏制中國發展的一張牌。
據大陸央視CCTV國際時訊報導,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今天(4日)在第20屆香格里拉對話會上發表中國的新安全倡議主題演講。關於台灣問題,李尚福強調,「台灣問題是中國核心利益中的核心,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政。中國必須統一,也必然統一。如果有人膽敢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國軍隊不會有絲毫遲疑,不畏懼任何對手,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將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據鳳凰網報導,在今天上午香格里拉對話會上,中國國防部長李尚福發佈主旨演講。主要就中國的全球安全倡議進行了介紹。李尚福部長重申中國堅持防禦性國防政策,回應了「中國威脅論」的說法。
美國眾議院日前通過決議案,反對中國在WTO(世貿組織)的「發展中國家」地位。對此,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2日表示,中國是各方公認的最大發展中國家,美國想要給中國送一頂「發達國家」(已開發國家)帽子,對不起這頂帽子中國戴不了,並回嗆「中國屬不屬於發展中國家,不由美國說了算」。
海地幫派暴力導致安全和人道主義危機惡化,根據巴西媒體,美國總統拜登要求巴西總統魯拉說服中國在聯合國安全理事會支援重建海地維和行動專案。
中國第三批赴蘇丹阿貝(Abyei)地區維和直升機分隊2日至4日連續出動直升機,為滯留在蘇丹阿布庫薩和提士文的聯合國工作人員進行撤離和物資補給;目前已完成任務。
中國大陸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秦剛21日出席「中國式現代化與世界」藍廳論壇開幕式發表主旨演講表示,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開發中國家,中國始終胸懷天下,實現現代化不是為了孤芳自賞,更不是為了「本國優先」,而是在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世界和平注入更多正能量,為全球發展帶來更多新機遇。中國式現代化版權屬於中國,機遇屬於世界。
台灣生存面臨複合性威脅,包括外交空間、氣候變遷的降水改變等不一而足,其中以軍事力量最為直接而嚴重,因其具備在短時間改變政治現狀的能力,因此台灣需認真思考,應對各種威脅的優先順序,因為我們時間有限。在戰爭與和平間,我們可思考墨家兵法的「自衛維和」,應可充分形容台灣的處境與應對方向。
俄烏戰爭周年之際,北京以大國之勢向世界各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然而《倡議》對國際情勢與美中戰略競爭究竟產生何種效應,仍要從北京的意願、能力與手段、以及各國如何理解北京的目的等層面來觀察。
俄烏戰爭周年之際,北京以大國之勢向世界各國提出《全球安全倡議》,此合乎習近平「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發展路徑,既有國內的發展目標,也兼有以強國之姿,影響國際政經秩序的想望。然而《倡議》對國際情勢與美中戰略競爭究竟產生何種效應,仍要從北京的意願、能力與手段、以及各國如何理解北京的目的等層面來觀察。
近日,國際媒體上,少有人關注一件中國航天大事。中國香港航太科技集團於1月9日與吉布地共和國政府簽訂諒解備忘錄,合力開發及營運吉布地奧博克(Obock)航天港。筆者預料中國將藉吉布地北方之奧博克港口航運優勢,建立支持附近遴選占地10平方公里的衛星及火箭發射場。令筆者好奇的是,中國此舉怎未引發區域,美法英日等國的關注,並由美國再度掀起中國擴大海外軍事基地部署的威脅論。
12月18日黃敏惠拿下嘉義市長的席位,2022年九合一選舉降下帷幕,民進黨掌握的席位由7個變成5個,為史上最差。
中共二十大日前在北京召開,位於非洲中部的剛果民主共和國也在開幕會的同一周舉辦主題活動,回顧過去50年兩國之間的關係,展望未來的雙贏合作。然而,中國企業擁有該國近70%的礦業資產,剛果政府正力圖對外招商引資,美國也對當地礦產展現興趣,剛果成為美中之間進行較量的角力場。
新華社29日報導,第77屆聯合國大會主席克勒希美東時間28日在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團舉辦的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3周年線上活動中致詞說,中國一直是聯合國事業的堅強後盾,在應對氣候變化、維和等領域發揮著重要作用。
過去十年是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變革和建設的十年,國際上有一些聲音來置疑,指責中國想要「另起爐灶」,想要改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中國外交部副部長馬朝旭表示,國際秩序只能以公認的國際法為基礎,不能由少數國家制定所謂的規則,更不能把自己的「家幫」、「家規」強加於人。
日前拜讀黃年先生大作:《嚴肅面對「中國方案」》(上),頗受啟發。
日前拜讀黃年先生大作:《嚴肅面對「中國方案」》(上),頗受啟發,也寫寫我的一些感想與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