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國華能集團的搜尋結果,共41

  • 首任大陸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書記 副省長李雲澤出任

     新組建的中國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日前召開領導幹部會議,中共中央組織部宣布由四川省副省長李雲澤擔任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黨委書記。李雲澤長期在中國建設銀行、工商銀行工作,是現屆中央候補委員,亦成為大陸首位正部級「70後」高官。而銀保監會也將走入歷史。

  • 中紀委一天內公布7名央企管理人員被查

    中紀委一天內公布7名央企管理人員被查

    中共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周五通報,包括中林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宋權禮在內的7名央企管理人員被查。還有人為主動投案。

  • 中華電 與印尼電信簽署MOU

     中華電信(2412)與印尼電信合作攻東南亞智慧城市商機。中華電關係企業中華英飛能航太科技集團與印尼國家電信公司PINS Indonesia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印尼共同發展智慧城市,聚焦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能源等項目。

  • 《通信網路》中華電實踐新南向 子公司攜印尼電信簽MOU

    中華電(2412)轉投資中華英飛能航太科技集團(CHT Infinity)於今(30)日宣布,與印尼國家電信集團(Telkom Indonesia)子公司PINS Indonesia簽署合作意向書(MOU);盼藉由本次合將台灣和印尼兩大電信於智慧城市、智慧醫療、智慧交通、智慧能源等層面的技術實力整合,為印尼百大智慧城市計畫奠定堅實發展基礎。

  • 中澳舉行國防部工作會晤 協商推動兩軍交流

    中澳舉行國防部工作會晤 協商推動兩軍交流

    大陸國防部發布消息指,大陸國防部工作組22日在澳洲首府坎培拉與澳方舉行第8次中澳國防部工作會晤。中澳雙方圍繞共同關心的國際和地區安全問題坦誠深入交換意見,就推動兩軍務實交流合作進行協商,進一步增強相互認知,有利於兩軍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 孟晚舟 4月出任華為輪值董座

     大陸資通訊設備龍頭華為創辦人任正非之女、華為副董事長兼財務長孟晚舟,將於4月1日首次擔任華為輪值董事長。她7日帶隊走訪中國建材集團、中國華能集團兩家央企,走馬上任之前頻頻亮相。

  • 走向台前!孟晚舟走訪兩大陸央企 將當值華為輪值董事長

    走向台前!孟晚舟走訪兩大陸央企 將當值華為輪值董事長

    澎湃新聞8日報導,將於今年4月1日首次當值大陸電信巨頭「華為」輪值董事長的任正非之女孟晚舟,近日頻頻亮相,先後帶隊走訪了中國建材集團、中國華能集團兩家大陸央企。

  • 能源缺口 陸啟動找礦行動

     由於中國部分重要礦產資源對外依存度高,大陸自然資源部部長王廣華日前表示,將啟動新一輪戰略性礦產國內找礦行動,以增加礦產的戰略儲備。與此同時,外媒披露,經過數年的抵制,大陸國企已重新獲批恢復進口澳洲煤炭。

  • 中澳關係回溫 陸多家國企獲批恢復進口澳煤

    中澳關係回溫 陸多家國企獲批恢復進口澳煤

    消息人士向西方媒體透露,中共國家發改委日前與4家國營企業商談後,己批准這幾家國營企業恢復從澳洲進口煤炭。這是2020年北京對澳洲煤炭實施非正式禁運以來的首個鬆動跡象。這也是12月中澳兩國外長2度舉行會晤後,首次針對冰封近3年的中澳關係進行解凍。

  • 陸拚海上風電 明年迎裝機潮

     大陸海上風電產業鏈回暖,各地自第四季以來,相繼啟動海上風電項目招標,並推出補貼政策,吸引華電重工、中國電建和三一重能等多家業者積極布局,在復工復產帶動下,業內人士樂觀預估,明年大陸海上風電有望迎來裝機「小高潮」。

  • 英國新商務大臣近期兩度對中資企業收購敏感項目設限

    英國新商務大臣近期兩度對中資企業收購敏感項目設限

    據美國之音報導,英國新上任約一個月的商務大臣里斯-莫格(Jacob Rees-Mogg)延續前任做法,引用一條在本年初生效的法例,在約2星期時間內,2次因應國家安全考慮,為中資企業收購英國電力公司或電力項目施加限制。

  • 中租迪和、合迪 同獲中華信評授與twA+/twA-1

    中華信評12日授與中租迪和、合迪兩家中租控股旗下子公司,首次信用評等長、短期同為twA+/twA-1,評等展望「穩定」。中華信評表示,兩家子公司同為中租控股的核心子公司,評等結果與集團的信用結構相當。

  • 晶片自主需求支撐 2022年陸8吋及12吋半導體產能將續增

    由於2022年晶片短缺未緩解,且供給面亦有疫情等不確定性因素干擾,中國大陸對晶片的需求仍將持續增加;另一方面,中國晶片自製比例卻仍低,建產能將有助累積晶片自主化能力,因此,中國IC製造業者將持續擴增產能。在IC設計業方面,中國業者自建產能雖仍是零星個案,然中美科技戰持續延燒,中國IC設計業自建產能趨勢仍值得關注。

  • 產業重組 央企掀出走北京潮

    產業重組 央企掀出走北京潮

     在大陸官方推動產業重組、抒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政策後,央企開啟一波出走北京潮。時近年底,央企撤離北京步伐開始加速,25日中國電子資訊產業集團宣布將總部從北京遷至深圳,也是近三個月來第七家撤離的央企。專家預期,未來三年將成為北京央企密集出走期。

  • 陸央企南下搬家潮 年內已6家搬出北京

    大陸首都北京太過擁擠,響應疏解非首都功能和央企改革的推進等方針,2021年內已有多達6家大陸央企赴北京之外的城市設立總部、或是乾脆直接搬離北京。

  • 兆元級氫能市場引各地政策加持 逾3成央企搶占市場

    兆元級氫能市場引各地政策加持 逾3成央企搶占市場

    除北京外,河北、山東、廣東、上海、重慶等省份近期都對氫能產業有所佈局,隨著政策不斷加碼,氫能產業的投資及應用落地駛入快車道。據中國氫能聯盟預計,到2025年大陸氫能產業產值將達到1兆元(人民幣,下同)。在能源領域從業20多年,雄川氫能科技(廣州)公司副總經理李榮軍說,今年每隔一段時間,氫能都會被熱議,可以說產業正迎來黃金發展期,切身感受到了氫能的熱潮。

  • 陸碳交易首日 總量410.4萬噸

    陸碳交易首日 總量410.4萬噸

     眾所矚目的中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16日正式上線,交易首日的每公噸碳排放配額均價為人民幣(下同)51.23元,較先前試點時的40元左右為高。機構分析,全國碳交易市場的上路,不僅是中國邁向碳中和的里程碑,更是加速能源轉型的重要市場工具,更有助增強中國在全球減碳市場的發言權。

  • 《產業分析》陸股ETF今年配息靚 中信投信異軍突起(3-3)

    今年值得投資人關注的是中信投信,該投信總經理張浴澤早年服務於寶來投信,後來寶來併入元大投信,陸續負責ETF前後台相關業務,並於2018年7月被挖角到中國信託投信,在他加入後中信投信基金規模由395億元,衝高到今年5月的2600億元。旗下中信中國高股息ETF,其投資標的不是台股,但今年上半年的交易熱度也相當火,有4個月名列日平均成交張數的前5名。中信中國高股息(00882)訂於7月16日除息,每單位發放0.68元股息,並將在前2個營業日,也就是7月14日進行第2階段評價公告,8月20日分配收益,若以7月8日收盤價15.56元計算,現金殖利率達4.37%,年化配息率衝到約8.8%。

  • 中小企總助二代承接企業新使命

    中小企總助二代承接企業新使命

     全國中小企業總會舉辦「新一代企業家研習營」已邁入第12年,累積上千名企業二代受訓學員,已然成為專屬企業二代的培育平台與資源後盾,透過四天三夜的精采課程培訓、跨屆學長姐的無私經營分享,以及實地企業參訪等多元主題設計,讓二代具備專業知能及企業創新格局。2020年度冬季班將於11月25日至28日假新竹煙波大飯店舉行,早鳥優惠至10月30日止。

  • 郭台銘出來保送小英?港媒:這2點是關鍵

    郭台銘出來保送小英?港媒:這2點是關鍵

    國民黨31位大老12日在報紙刊登「團結、奮鬥、救中華民國」聲明,訴求讓黨籍正式總統提名人韓國瑜能和鴻海集團創辦人郭台銘合作。但當天郭仍正式退出國民黨,讓人錯愕。對於郭是否參選還未可知。但若真參選對韓選情具有衝擊效應?或郭出來等於保送蔡英文?港媒也對郭參選撰文分析,直言要看打選戰的模式、及國民黨大老的影響有多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