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國軍事的搜尋結果,共14,915筆
據大陸國防部公告,昨(6日)中、俄兩軍在日本海、東海相關空域實施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但其間中、俄各有4架軍機,進入韓國的南海、東海的防空識別區,日、韓軍機也升空應對。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7日表示,在俄烏戰爭的背景下,俄羅斯需要中國挺他,中國就透過聯合戰略巡航來表態支持,已逐漸變成常態化,未來中、俄之間的軍事互動也會越來越密切,美國、日本、南韓都會更加緊張。
美中關係有緩和趨勢,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將在數周內訪問中國大陸,但另一方面,雙方軍事對抗更見白熱化,國防部長在「香格里拉對話」針鋒相對,兩國軍艦、軍機則在台海、南海升高攔截、挑釁行為。民進黨對外無力穩定台海局勢,對內只能高喊加強備戰,造成「島內火藥庫、島外競技場」的空前危局。
新加坡國防部長黃永宏近日以「F1車手蒙眼賽車」形容當前中美互動現況。北京學者時殷弘表示,中美之間橫亙太多問題,兩國關係難有經久且顯著的緩解。
美國華盛頓智庫哈德遜研究所美東時間6日舉辦研討會。據自由亞洲電台報導,針對中國大陸軍方近日在台海和南海連續攔截美軍的挑釁舉動,美國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印太事務協調員坎貝爾(Kurt Campbell)在研討會上強調,美中兩國需要建立更為有效的對話機制,以免誤判。
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財政部當地時間6日宣佈,對與伊朗彈道導彈項目有關的位於伊朗、中華人民共和國和香港的7名個人和6家實體組成的網路進行制裁。這7個人中有5名中國人和包括伊朗駐北京的武官在內的2名伊朗人。
據英國《金融時報》5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宏反對北約組織(NATO)在日本東京開設辦事處的提議,認為北約應該繼續專注於北大西洋地區。一位了解北約內部會議的消息人士還透露,法國不願支持任何「助長北約與中國關係緊張」的事。另外,中國和俄羅斯軍機昨(6)日舉行聯合空軍巡航之際,入侵日韓防空識別區(KADIZ),日韓軍機緊急升空應對。
近日中美軍艦發生在台海差點相撞事件後,白宮國安會戰略溝通協調官柯比(John Kirby)美國時間5日表示,就中美兩國軍隊近期發生的事件,反映出解放軍「越發咄咄逼人」,增加有人受傷的錯誤風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則反批,美方執意到中國領海領空附近進行抵近偵察,赤裸裸的軍事挑釁才是造成海空安全風險的根源。
中國外交部6日例行記者會上,外媒提問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宣稱中方軍艦和戰機的攔截行動表現出北京正變得越來越咄咄逼人,有可能導致事故一說,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對此表示,事實真相是美國的軍用艦機不遠萬里跑到中國家門口挑釁,執意到中國的領海領空附近搞抵近偵察,耀武揚威,這不是維護航行自由,而是在推行航行霸權,是赤裸裸的軍事挑釁行為,這種霸權行徑才是造成海空安全風險的根源。
據澳洲一家智庫最新發表分析報告指出,中國在一些關鍵軍事技術的研究遙遙領先,以至於美國及其主要盟友可能永遠無法趕上。該項研究發現,中國在「高超音速、電子戰和關鍵海底能力方面處於明顯領先優勢」,並進一步警告,中國的領先優勢突出之下,以至於未來可能主導這些領域的技術突破。
美國軍方指控,大陸一架殲-16戰機在南海上空攔截美軍RC-135偵察機,引發美中雙方隔空爭執。前立委郭正亮5日在《頭條開講》強調,美國對中國大陸的抵境偵查,2021~2022年每年都超過1200次以上,平均1天3到4架,輪著這樣來,大陸怎麼可能受得了?所以未來美國飛到50公里,盯著山東航母演練周邊,這兩個行為都不能接受,要畫線。註定未來美中在南海、台海會有幾次軍事對峙,直到擦槍走火才會坐下來談。
美國軍方上月30日發布聲明指控,上周解放軍一架殲-16戰機在南海上空攔截美軍RC-135偵察機時,從機鼻橫向直切過去,迫使美軍機在殲-16產生的機尾亂流中飛行,而美國伯克級驅逐艦「鍾雲號」、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蒙特婁號」3日航經台灣海峽時,一艘解放軍軍艦逼近美艦,最近僅137公尺,兩艦差點發生撞擊。對此,前立委郭正亮4日就表示,「美國跟加拿大的軍艦經過台海,那中國大陸是不是把台海當成他的地盤?如果是這樣就很嚴重了」,引發討論。
第20屆香格里拉對話落幕,美中防長未能如美國所願,於場邊舉行會談。大陸釋放的訊號非常清楚,願與美國恢復對話,處理好兩國關係,但在台海與南海問題上沒有妥協空間。正如大陸防長李尚福會中演講所強調:一、中國軍隊不管付出多大代價,都將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二、中方一直尋求與美建立新型大國關係,但這需要美方拿出誠意。
高超音速飛彈真的失靈了嗎?就在烏克蘭的愛國者防空系統成功擊落多枚俄羅斯9K720「伊斯坎德爾」短程彈道飛彈,與Kh-47M2「匕首」空射打擊飛彈之後,各方專家開始議論,各國研發多年、耗時耗力的「高超音速飛彈」到底還有沒有必要?又為什麼伊斯坎德爾與匕首飛彈,會被說成「不正宗的高超音速飛彈」?
最近有兩家公司的股票接連大漲引起關注。第一位是剛剛來台訪問的黃仁勳,以及剛剛訪陸的馬斯克。這兩家公司的成功都是與科技發展的趨勢相結合,或者更精確地說,是引領或造成時勢的領導廠商。但是,還有更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在地緣政治平衡上面的務實。
民眾黨主席柯文哲訪日第二天行程滿檔。昨先到早稻田大學發表演講,再前往參、眾議院,拜會日本立憲民主黨籍的前首相、眾議員野田佳彥、13位自民黨參議員及眾議員古屋圭司、木原稔,柯2度呼籲讓台灣加入區域經濟組織,而野田佳彥則主動提及,支持台灣加入WHO、TPP(應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
中美關係緊張之際,美國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抵達北京,5日與中國副外長馬朝旭等人會見會談。大陸專家分析,康達此訪可能是美方想為雙方更高層級的接觸做鋪墊。與此同時,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也表示,希望很快看見美中高層官員進行接觸,美國總統拜登將「在某個時間點」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
美國軍方5月30日痛批,日前1架解放軍殲-16戰機在南海攔截美軍RC-135偵察機時,進行「沒必要的挑釁」,從偵察機前橫向直飛,迫使它在亂流中飛行。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5日在《新聞大白話》節目強調,很多人在說這個其實對美國人自己不利,人家會發現,原來你美國天天在人家門口蹭來蹭去。但中國大陸今天不怕了,美國又能怎樣?台灣也要看清楚美國是紙老虎,不斷挑事只是自曝其短,害怕霸權被中國大陸超越。
6月2日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亞洲安全會議召開期間,3日美國伯克級神盾驅逐艦鍾雲號與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級巡防艦蒙特婁號由南向北協同通過台灣海峽,遭中國東部戰區海軍052D型驅逐艦蘇州號突然加速斜切至美艦船頭前方,中美二艦相距150碼(約137公尺),迫使美艦緊急減車,避免碰撞,美加兩國向共軍嚴正斥責,引發國際高度關注。
中國拒絕國防部長李尚福與美國防長奧斯汀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期間進行場邊會晤,但李尚福4日在當地發表主題演說時強調,中美互相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才是兩國正確相處之道,並稱「如果中美發生激烈衝突對抗,那將是世界不可承受之痛」。
美國軍方上月30日發布聲明指控,上周解放軍一架殲-16戰機在南海上空攔截美軍RC-135偵察機時,從機鼻橫向直切過去,迫使美軍機在殲-16產生的機尾亂流中飛行,而美國伯克級驅逐艦「鍾雲號」、加拿大哈利法克斯級護衛艦「蒙特婁號」3日航經台灣海峽時,一艘解放軍軍艦逼近美艦,最近僅137公尺,兩艦差點發生撞擊。對此,前立委郭正亮4日就表示「殲-16驅走RC-135、美軍軍艦被挑戰,這就是中國大陸在展示軍事上的新規矩」,引發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