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國近代的搜尋結果,共688

  • 史話》范蘭欽當年犯了什麼罪?(郭冠英)

    史話》范蘭欽當年犯了什麼罪?(郭冠英)

    2023年5月27日《中國時報》,頭版是:「國賠搞雙標,日本人賠,大陸人不賠。」

  • 「不以殖民心態自居」 香港主教:中國教會與國家命運不可分割

    「不以殖民心態自居」 香港主教:中國教會與國家命運不可分割

    天主教香港教區24日晚間在香港堅道座堂舉行「為中國教會祈禱日」,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以及兩名資深大律師李柱銘和張健利均以教徒身分參與。主教周守仁在中文講道時表示,天主教會歷史中,曾經犯過一些錯誤,但強調教會在當今中國,「不會以殖民心態自居」。

  • 東亞防中聯盟的未來

    東亞防中聯盟的未來

     最近美國的超強地位在許多地方都面臨重大挑戰:中東局勢在中國的斡旋下穆斯林世界走向大團結;南美國家擺脫美國控制的聯盟正在組成;非洲國家和中國加大合作;西歐國家希望擺脫美國主導的反華政策;美元的國際主導地位逐步下降,等等。唯一的例外是,因為韓國尹錫悅總統放棄對日本公司在殖民韓國時期強徵韓國勞工的賠償訴求,美日韓針對中國的聯盟關係得到質的突破。加上菲律賓和美國在國防領域的深化合作,美國所主導的東亞第一島鏈的防中聯盟正在迅速成型。然而,這個聯盟禁得起時間的考驗嗎?

  • 中美論譠社》從文明衝突和融合的角度 論東亞防中聯盟的未來(張文基)

    中美論譠社》從文明衝突和融合的角度 論東亞防中聯盟的未來(張文基)

    最近美國的超強地位在世界許多地方都面臨重大挑戰:中東局勢在中國的斡旋下穆斯林世界走向大團結;南美國家擺脫美國控制的聯盟正在組成;非洲國家和中國加大合作;西歐國家希望擺脫美國主導的反華政策;美元的國際主導地位逐步下降,等等。然而,唯一的例外是,因爲韓國尹錫悅總統放棄對日本公司在殖民韓國時期強徵韓國勞工的賠償訴求,美日韓針對中國的聯盟關係得到質的突破。加上菲律賓和美國在國防領域的深化合作,美國所主導的東亞第一島鏈的防中聯盟正在迅速成型。然而,這個聯盟能够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嗎?

  • 史話》留美幼童不能剪掉辮子──未酬邦國中興之66(朱偉岳)

    史話》留美幼童不能剪掉辮子──未酬邦國中興之66(朱偉岳)

    公元1871(同治10)年,曾國藩請容閎和徐潤「辦理挑選幼童出洋肄業」,其中徐潤,是容閎香山縣的同鄉,也曾是容閎在寶順洋行中的同事。該計畫擬定選120名中國幼童,分4年赴美留學,每年30人。最初的計畫是,幼童年齡12歲左右,預定留學時間最長15年;這15年是怎麼定下來的呢?亦即初中、高中共6年,大學本科4年,預留5年完成研究所碩士、博士學位。從公元1872-1875(同治11-光緒1)4年間,容閎、徐潤所選定的4批幼童,分期分批先到上海考試、學習英文及熟習西方禮儀,然後由徐潤等人作為擔保送到美國留學。

  • 國畫走向當代水墨 誠品觸景筆記聯展

    國畫走向當代水墨 誠品觸景筆記聯展

     近代中國書畫受西方藝術引入及社會轉型而備受衝擊,如何在現、當代藝術中保有文化特色成為華人藝術家不斷自我叩問的命題。誠品畫廊邀集7位藝術家以「觸景筆記」為題聯展,也從作品中回視半世紀以來現代國畫走向當代水墨的旅途。

  • 漢學家羅致德贈書國圖逾6000冊  家屬來台共推漢學研究

    漢學家羅致德贈書國圖逾6000冊 家屬來台共推漢學研究

    奧地利漢學家羅致德(Otto Ladstätter,1933-2005)為歐洲德語區最早投入漢學研究的知名學者,捐贈給國家圖書館的典籍資料約6000冊,館方近日舉行其捐贈藏書特展,並邀請家屬來台參與,盼透過國內外學術交流的力量,共同推廣漢學研究,也讓台灣民眾藉此機會一覽漢學家的崛起歷程。

  • 三個視角看馬英九大陸行

    三個視角看馬英九大陸行

     馬英九先生結束大陸行順利返台。12天其實並不長,但是意義卻很深遠。自從蔡英文上台、不承認「九二共識」之後,使兩岸氛圍充滿對立和敵視。民進黨對馬英九此行的痛罵也恰恰說明其在兩岸政策上的無能。台灣未來道路何去何從,可能馬英九更有發言權。

  • 海納百川》馬英九的《最後一課》(張晰)

    海納百川》馬英九的《最後一課》(張晰)

    前總統馬英九3月30日下午來到武漢大學,主持兩岸學生座談會。在開場演說中,他用幾分鐘講了《最後一課》的故事。

  • 海納百川》「中華」是連接兩岸的臍帶(張晰)

    海納百川》「中華」是連接兩岸的臍帶(張晰)

    前總統馬英九目前正在大陸訪問,行程包括南京、武漢、長沙、重慶、上海等地。精心挑選的這些地方無不和辛亥革命及中華民國的歷史變遷息息相關緊密相連。除了祭祖和帶領青年學生進行交流之外,馬英九的大陸之行也是一次中華民國的歷史回顧之旅。

  • 觀念平台-大陸科技創新的思維與戰略

     日前大陸召開全國人大、政協兩會。兩會期間,大陸科技體系的調整,不但引發高度關注,更被視為中共面對美國科技圍堵的重大部署,甚至可說是因應科技戰的「直球對決」。

  • 時論廣場》「一個中國」有什麼好怕(黃光國)

    時論廣場》「一個中國」有什麼好怕(黃光國)

    馬英九前總統宣布將於本月27日返回家鄉祭祖,引來綠營一片謾罵之聲。民進黨立委陳亭妃質疑,「九二共識」就是「一個中國」,請問馬英九要用什麼角色訪問中國?前副總統呂秀蓮則發表演說,呼籲「凝聚台灣新共識,廢止九二共識」,國民黨前副祕書長張榮恭反問:如果不要九二共識,更好的方法在哪裡?

  • 用中華文化的格局解決兩岸問題

    用中華文化的格局解決兩岸問題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全國人大做任內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到今年對台工作的建議時,除了重申堅持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反獨促統、和平發展,他還強調,「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同心共創復興偉業。」其中關於弘揚中華文化是過去工作報告中少有的,成為新亮點。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日前訪問大陸時,北京市委書記尹力也向他表示,今年北京將舉辦首屆兩岸中華文化峰會。可見在疫情過後兩岸恢復交流之際,文化交流將會是重點中的重點。

  • 時論廣場》用中華文化的格局解決兩岸問題(衣冠城)

    時論廣場》用中華文化的格局解決兩岸問題(衣冠城)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5日在全國人大上做他任內的最後一份政府工作報告。在提到今年對台工作的建議時,除了重申堅持一中原則和九二共識、反獨促統、和平發展,他還強調,「推動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同心共創復興偉業。」而其中關於弘揚中華文化的部分是過去工作報告中少有的,成為新的亮點。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日前訪問大陸時,北京市委書記尹力也向他表示,今年北京將舉辦首屆兩岸中華文化峰會。可見在疫情過後兩岸恢復交流之際,文化交流將會是重點中的重點。

  • 頭條揭密》武當山發現「投龍三寶」 印證這場皇權爭奪戰

    頭條揭密》武當山發現「投龍三寶」 印證這場皇權爭奪戰

    人類歷史進程雖僅數千年,許多歷史事件環環相扣,其神奇詭異之處經常讓研究者驚訝莫名。歷史研究者曾將中國近代積弱不振歸咎於明英宗的禁海令,並追溯至明成祖朱棣發動「靖難」奪取皇權。「靖難」在歷史上有詳細的記載,但是促成朱棣奪權的真實原因,民間傳說或野史與官方記載便有不小出入。一直到數百年後,考古學家才發現與「靖難」關聯的皇室秘聞證據,竟是深藏在武當山一個神秘山洞裡名為「投龍三寶」的法器。

  • 書摘精選》西方醫學的食餌療法

    書摘精選》西方醫學的食餌療法

    論近代醫學技術與文化,不能忽略中、西對比。在二十世紀一開始的十年內,中醫的「食療」並沒有被報刊等日常大眾媒體所重視,反倒是西醫有一些「食養」的新知識被引介。一九一四年西醫即有「食養法」一詞,對肺病的調養可能是內容最多且最早的。觀其內涵,實多談營養學和消化理論,但非食物療法,而是呼籲注重營養以對抗疾病,比較偏重調養與護理層面。它們常被放在西方「衛生」概念中來探討,以營養學為主,探討飲食中的滋養物質或不要暴飲暴食等基本飲食衛生知識。同樣的,家庭常識也談食物養生,主要是關心食物中的物質與滋養成分,而非治療學。整體飲食衛生被擴大化,除了乾淨、清潔的意義外,還多了食物性質的新知識―「營養」;並迅速和傳統的養生概念進行結合,以大眾、家庭之名,進行更廣泛的擴散。

  • 中時社論》2024總統的格局 系列三:戰略自主 在美中之間平衡者

    中時社論》2024總統的格局 系列三:戰略自主 在美中之間平衡者

    對絕大部分台灣人來說,現在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兩岸情勢的兵凶戰危,是1949年以來未曾有過的。面對2024總統大選,台灣人的抉擇變得格外重要。兩大課題擺在眼前:第一,俄烏戰爭要如何發展?對東亞有何影響?第二,逆全球化時代來臨,美國回到美洲自保,美中對抗加劇,東亞國家如何自處?這兩者環環相扣,決定東亞與台灣的命運。

  • 蘇貞昌金句翻車史「超華的」!徐巧芯:難怪要打擊認知作戰

    蘇貞昌金句翻車史「超華的」!徐巧芯:難怪要打擊認知作戰

    前閣揆蘇貞昌1月31日交接印信後正式宣告卸任,他在交接典禮致詞時說出「處江湖之遠,我還是會憂其君」,被媒體人朱凱翔酸「這個男人太華了」。朱與台北市議員徐巧芯1日在《誰來早餐》節目中回顧,蘇貞昌曾誤引用國父的話,其實是陸劇《走向共和》中的台詞;還曾誤引用曼德拉名言,其實卻是對岸博主的話;以及日前宣揚政績影片的旁白「注意看,這個男人太狠了」也是抖音哏,直呼蘇貞昌這個男人實在「超華的」。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