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國駐的搜尋結果,共12,092

  • 義大利青年藝術家濃園國際藝術駐點   融合中西哲學實踐臥遊山水創作

    義大利青年藝術家濃園國際藝術駐點 融合中西哲學實踐臥遊山水創作

    義大利37歲青年藝術家賈客暮,因熱愛中華文化十年前來到中國大陸深造,2012年至2013年在廣州大學獲中國文化獎學金,2018年參加廣州美術學院國際藝術培訓項目,2019年取得廣州暨南大學藝術理論和文學博士學位,之後赴杭州中國美術學院鑽研中國山水畫,近期他和愛妻夏澤更獲邀至四川省成都濃園參與國際藝術駐留項目,以融合及跨越中西哲學理念深入巴蜀文化實踐臥遊山水創作。

  • 美中情局長秘訪陸 間諜氣球事件後最高層會晤

    美中情局長秘訪陸 間諜氣球事件後最高層會晤

    美國官員今天表示,中央情報局(CIA)局長勃恩斯(William Burns)5月曾赴北京會見中國情報高層,是美軍擊落中國間諜氣球以來,拜登政府訪問中國的最高層級官員。

  • 中銀首設巴紐代表處 抗衡美國影響力

    中銀首設巴紐代表處 抗衡美國影響力

     中國銀行1日在巴布亞紐幾內亞(巴紐)成立代表處,成為中資銀行在南太平洋島國設立的首家分支機構,挑戰美國影響力意味濃厚。中國銀行董事長葛海蛟表示,中銀在巴紐設立分支機構,是落實建設兩國更高水準、更加互惠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部署的具體實踐。

  • 竹南蛇窯 迎來紐西蘭陶藝家駐村

    竹南蛇窯 迎來紐西蘭陶藝家駐村

     受疫情影響,竹南蛇窯睽違4年後再度邀請國外陶藝家駐村,來自紐西蘭的Elena Renker是竹南蛇窯2023年的駐村陶藝家,也是今年第二屆台灣國際茶碗的參展藝術家,象徵竹南蛇窯在後疫情時代重啟國際交流活動,也期盼透過跨文化交流,讓「高溫柴燒之美」為全世界帶來正能量。

  • 準備挨中國導彈轟炸 美將在亞洲採取新軍事策略

    準備挨中國導彈轟炸 美將在亞洲採取新軍事策略

    數十年來美軍的大型軍事基地一直是美國在亞洲軍事威懾力量的關鍵,但是隨著中國導彈能力日漸增強,這些亞洲美軍基地處境已岌岌可危。針對此一新的戰略形勢,美國決定改變策略以擺脫對大型軍事基地的嚴重依賴,將武器裝備、部隊和指揮所分散到小型前哨基地,讓中國更難通過摧毀任何單一軍事設施來發動決定性打擊。

  • 大陸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 為各國使節開烏克蘭危機吹風會

    大陸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 為各國使節開烏克蘭危機吹風會

    大陸外交部網站消息,中國大陸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2日舉行吹風會,向各國駐中國大陸使節介紹日前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訪問烏克蘭、波蘭、法國、德國、歐盟總部和俄羅斯情況。中方認為,只要和平有一線希望,就應積極作出努力。只要是有利於緩和局勢、推動談判的事,中方都願意去做。

  • AIT處長孫曉雅來訪 黃偉哲:盼美台經貿關係更緊密

    AIT處長孫曉雅來訪 黃偉哲:盼美台經貿關係更緊密

    美國在台協會處長孫曉雅今天與高雄分處長黃東偉等美國在台協會官員拜會台南市長黃偉哲,雙方就台美經貿、國際關係、永續環境行動等議題交換意見。黃偉哲表示,台灣與美國有相同民主理念與價值,不論在經貿、區域安全或民主政治都是至為重要的夥伴。

  • 疫情結束重啟國際交流! 紐西蘭陶藝家駐村後竹南蛇窯

    疫情結束重啟國際交流! 紐西蘭陶藝家駐村後竹南蛇窯

    受疫情影響,竹南蛇窯睽違4年後再度邀請國外陶藝家前來駐村,來自紐西蘭的Elena Renker是竹南蛇窯2023年的駐村陶藝家,也是今年第二屆台灣國際茶碗的參展藝術家,這象徵著竹南蛇窯在後疫情時代,正式重啟國際交流活動,同時也期盼透過跨文化的交流,讓「高溫柴燒之美」為全世界帶來正面的能量。

  • 戰火點燃? 嘉義市藍、綠立委選將為萊豬槓上

    戰火點燃? 嘉義市藍、綠立委選將為萊豬槓上

    國民黨嘉義市立委擬參選人張秀華今在黨部舉行的介紹會上,指她長期為食安把關,萊豬要來台灣時,她在議會推動零檢出等自治條例,卻在立法院看到嘉義市的立委「只顧黨意」,沒為人民捍衛食安,民進黨籍立委王美惠除說對張秀華拒絕台灣國際接軌的論述感到驚訝,斥對手根本是在傷害台灣,希望選舉不要只打口水戰作秀,這不是嘉義市民想要的。

  • 中國軍情高官訪緬甸 與軍政府討論軍事合作

    中國軍情高官訪緬甸 與軍政府討論軍事合作

    據法國廣播電台引述緬甸國家媒體5月31日報導,一名中國高級情報官員已經抵達緬甸,與該國軍政府討論軍事合作事宜。據聯合國緬甸人權問題特別報告員的說法,軍政府自上台以來已進口了價值2.67億美元的中國武器,其中一些來自國有企業。

  • 聯合國獨立專家關注黎智英案 北京籲尊重香港獨立司法權

    聯合國獨立專家關注黎智英案 北京籲尊重香港獨立司法權

    聯合國5名獨立專家日前致函中國政府,深切關注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案件被控違反《香港國安法》及《蘋果日報》停運,對個人、傳媒及公民社會造成寒蟬效應。中國常駐聯合國日內瓦辦事處以近2萬字的中英文信件回應稱,有人試圖濫用聯合國機制干預香港司法程序,呼籲聯合國專家尊重香港獨立司法權。

  • 英國稱中為最大挑戰   陸使館反擊:攻擊解決不了自身問題

    英國稱中為最大挑戰 陸使館反擊:攻擊解決不了自身問題

    中國大陸駐英國大使館6月1日消息,大陸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就英情報部門負責人涉中言論發布「答記者問」稱,有記者提問:日前,英國國防部情報部門負責人聲稱,中國將在許多領域與英國展開更直接競爭,預計到2030年中國將對英國海外利益和經濟安全構成最大挑戰。對此,使館發言人回應,攻擊中國解決不了英國自己的問題。英方情報官員相關言論純屬無中生有、惡意汙蔑,這些謠言在國際上根本沒有市場,連英國民眾也不會相信。

  • 新加坡前交通部長呂德耀 將任星國駐美國大使

    新加坡前交通部長呂德耀 將任星國駐美國大使

    新加坡前交通部長呂德耀受委擔任新加坡駐美國大使。據新加坡媒體援引星國外交部消息報導,呂德耀將從下個月起,到華盛頓接替任職超過10年的現任駐美大使米爾普里(Ashok Kumar Mirpuri)。

  • 大陸經濟復甦趨勢減緩 美媒:揭示更深層經濟困局

    大陸經濟復甦趨勢減緩 美媒:揭示更深層經濟困局

    就在幾個月前,中國經濟發展前景比現在要好,當時政府取消了嚴格的動態清零防疫措施,掀起了一股消費熱潮,人們紛紛外出就餐,暢快旅遊買買買。但《華爾街日報》觀察,隨著重新開放帶來的短暫興奮狀態逐漸消失,中國經濟多年積累的潛在問題正重新抬頭。眼下,大陸國內經濟正面臨著深層次的結構性問題。

  • 中國駐美大使館:美國飛機和船隻常對華近距離偵察

    中國駐美大使館:美國飛機和船隻常對華近距離偵察

    對於美國軍方表示,一架中國戰鬥機在南海上空國際空域對一架美國軍機採取不必要的激進動作,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劉鵬宇稱,長期以來,美國經常部署飛機和船隻對中國進行近距離偵察,對中國的國家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 中印近期驅逐對方記者 新華社央視續簽簽證遭印拒絕

    中印近期驅逐對方記者 新華社央視續簽簽證遭印拒絕

    《華爾街日報》30日報導,中國和印度在最近幾週互相驅逐對方的記者。新德里本月拒絕為在該國的最後兩名中國官媒記者續簽簽證,這兩位記者分別來自新華社和中國中央電視台。

  • 中國呼籲烏克蘭戰事當事方 避免危及核設施

    中國呼籲烏克蘭戰事當事方 避免危及核設施

    聯合國安理會審議烏克蘭核設施安全問題,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發言時指,當前烏克蘭危機形勢依然嚴峻,扎波羅熱核電站設施多次受損,區內軍事風險一直有增無減,中方對此深感擔憂。呼籲烏克蘭危機有關當事方避免採取任何危及核設施的行為,全力避免意外發生。有重要影響的國家更應發揮負責任、建設性作用,而不是拱火澆油。

  • 美制裁13大陸企業、個人 陸使館:為禁毒合作製造障礙

    美制裁13大陸企業、個人 陸使館:為禁毒合作製造障礙

    美國財政部30日(當地時間)以參與跨國銷售非法藥品生產設備為由,宣布制裁13個中國大陸實體與個人。中國駐美國大使館發言人同日表示,制裁將為中美禁毒合作製造進一步障礙,呼籲美方停止甩鍋推責,中方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維護中國企業和個人合法權益。

  • 影》陸殲16直切攔截 美軍機猛晃畫面曝光 華府火大開砲

    影》陸殲16直切攔截 美軍機猛晃畫面曝光 華府火大開砲

    美國軍方昨(30)日發布聲明指控,上周解放軍一架殲-16戰機在南海上空攔截美軍RC-135偵察機時,從機鼻橫向直切過去,迫使美軍機在殲-16產生的機尾亂流中飛行,痛批殲-16進行「沒必要的挑釁行動」。

  • 北京拒絕 中美防長香會見面破局

    北京拒絕 中美防長香會見面破局

     第20屆「亞洲安全峰會」(俗稱「香格里拉對話」,簡稱香會)預定6月2日至4日在新加坡登場,中國已宣布國防部長李尚福將於5月31日至6月4日應邀出席,並訪問新加坡,屆時李尚福是否在香會場邊會見美國防長奧斯汀,受到外界關注。但五角大廈證實,中國拒絕美方的會晤請求。這顯示,中美關係回溫仍有困難。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