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壢鮮食廠的搜尋結果,共15筆
台股今日開盤續跌,15300關警鈴大作,食品類股在龍頭統一(1216)持穩高檔坐鎮下,不受聯華食(1231)昨惡火影響,包括愛之味(1217)、南僑(1702)、鮮活果汁-KY(1256)、味全(1201)、黑松(1234)、大成(1210)等牽手力守高檔,整體表現強於大盤;而聯華食(1231)遭火吻第二日,股價一開盤即摜破90關、一度探至85.2元,摔下季線,另,泰山(1218)經營權大戰未見停火,股價也持續疲弱。
聯華食品彰化廠25日發生大火,造成7死15傷,聯華食品總經理林家齊、財務協理林志遠於重訊記者會上表示,已啟動緊急救難機制,對傷亡者與家屬「該有的責任不會閃躲,一定負責到底」;至於鮮食供應客戶包括超商御飯糰、三明治等4度冷藏商品,在目前彰化廠先停工調查下,改由中壢、基隆等鮮食廠支援,確保供應門市營運不受影響。
知名企業聯華食品彰化廠昨(25)日清晨發生大火,疑似廠區2樓調理煮食區機台起火,隨即引發大量濃煙,22名員工逃生不及受困,釀7死15輕重傷慘劇,是彰化縣歷年來死傷最慘重的工安意外。勞動部職安署已對該廠勒令停工並進行勞檢,檢方也展開調查,並將在今(26)日相驗,以釐清死因。
國內休閒食品、鮮食製造大廠聯華食(1231)今日除權,開盤參考價為66.4元,多頭挾著中元節市場需求增加有利業績,今日股價平盤開出後,最高曾至71元,盤中漲幅縮至4.6%左右,快步朝填權之路前進。
成立50年的老牌零食大廠聯華食18日召開股東會,針對疫情衝擊,鮮少公開露面的董座李開源會後受訪表示,像他們這樣的食品業就像疫情衝擊的「縮小器」,雖然外在環境波動很大,但經過這個縮小器後影響就變得較小,整體而言,基於民生必需品的剛性需求,這波疫情對公司影響不大。
食品大廠聯華食品(1231)14日公告董事會決議購買土地案,將斥資新台幣約10.64億元,向中化合成生技公司買下位於桃園市觀音區工業區段的土地,面積約7,093.02坪,預計作為該公司未來長期發展需求之用。在疫情之下仍持續投資擴產!
食品大廠聯華食(1231)18日公告董事會決議配發1.6元現金股利、0.5元股票股利,合計共2.1元,股利水準略低於去年,但仍高於前一年。另,聯華食去年本期淨利5.24億元,年減3.3%,EPS約3元,略低於前一年的3.26元。聯華食指出,主要是去年跟新的物流公司合作,調整物流倉儲管理方式,以致營業費用增加所致。
食品大廠聯華食品4日公告向金日昌工業買下基隆市安樂區不動產,包含土地1,606坪、建物815坪,交易金額4億元,將作為公司未來長期發展需求之用。
上市食品公司在夏日飲料旺季,及中元、中秋節慶帶動下,肉品大廠卜蜂(1215)、大成(1210)8月營收表現突出,休閒食品的聯華食(1231)及飲料廠泰山(1218)、黑松(1234),更因中元節拉貨效應,單月營收也有不錯表現;但展望9月,因拉貨高峰已過,營收恐將出現下滑趨勢。
國內零食大廠聯華食(1231)受惠外食人口增加,及人員訓練逐漸到位,帶動中壢鮮食廠產能拉升,董事長李開源表示,新鮮食廠今年可望減少虧損,力拚損益兩平;此外,休閒食品在新品上市下,仍可穩定成長。法人推估,由於新廠產能增加,且新品陸續上市,聯華食全年營收有再增5~10%、挑戰70億元的實力。
12月氣溫驟降,加上有耶誕節、跨年商機,及農曆春節等消費動能刺激,也是零食、糖果餅乾的出貨高峰期,國內最大的堅果廠聯華食(1231)、巧克力大廠宏亞(1236),在辦年貨的熱潮湧現下,營收逐月增強。
聯華食(1231)受到黑心油事件波及,去年10月、11月營收表現普通,不過,12月適逢農曆春節的提貨潮,單月營收達到6.34億元,年增35.51%,總計全年營收53.87億元、年增5.18%。由於今年第一季,中壢新鮮食廠即將落成投產,營收可望大爆發。
統一超(2912)啟動物流提升計畫,不僅耗資千萬與中華電信合作數位行車記錄管理系統,年底前將再招105名物流士,開出平均月薪4.5萬元,在中南部搶手;另外,聯華食品(1231)為供應統一超鮮食,也耗資18億元成立中壢鮮食廠,預計年底將可量產。
統一超(2912)全面啟動物流升級計畫,旗下4個物流事業,包括捷盟、統昶、大智通、捷盛等,總計已有37個配送據點、1,136台車輛。統一超宣布將斥資上千萬元,提升配送效率、降低油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