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央印製廠的搜尋結果,共65筆
一名男網友發現近日不少人抱怨收到假鈔,除了常見的千元假鈔外,竟然連百元假鈔都亂竄,讓他覺得非常扯。其中千元假鈔的下方還惡搞印著「魔術印製廠」讓人看了火冒三丈,引發網友討論。而央行也教授8招來辨認鈔票的真偽,包括真鈔會有凸起觸感、還有變色油墨,且透光可以看到浮水印等等。
行政院年初拍板暫緩換發數位身分證,將訂定專法後再依法辦理,但內政部111年度預算中仍編列上億元預算做設備維護,朝野昨決議將相關預算暫保留送協商;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目前內政部正積極審議專法,應該可以在下會期送立法院審議,等專法出來後,希望2年內完成換發。
中央印製廠吳姓採購組長、陳姓印製科長、鄭姓股長3人被控於2018年間洩漏燙金箔膜3項標案內容給特定廠商,涉嫌洩密,台北地檢署給予3人緩起訴處分2年,各須支付國庫5至10萬。檢察官依職權呈台灣高檢署再議,髙檢署認為再議無理由,22日駁回再議,3人緩起訴確定。
中央印製廠吳姓採購組長、陳姓印製科長、鄭姓股長3人被控於2018年間洩漏燙金箔膜3項標案內容給特定廠商,涉嫌洩密罪,台北地檢署考量3人認罪,未獲不法利益,8日給予3人緩起訴處分,期間2年,各須支付國庫10萬元、5萬元、8萬元。
五倍券特別預算案預計下周四(9月9日)提報行政院會拍板,以全台灣約2,347萬人都可免費領取5,000元振興,再加計新生兒,及印製、防疫等行政費用成本,初估斥資總規模約1,200億元。
國發會規畫的振興五倍券,待行政院會今日拍板後,對外宣布,樣張將在今日亮相。據了解,五倍券最快在10月初上路,確定趕不及中秋假期。雖然立委一再建議加印百元券,但央行總裁楊金龍昨透露,目前只有1000元、500元及200元3種面額。小商家與攤販要失望了。
振興五倍券急轉彎改全民免付直接領。北市副市長黃珊珊昨直言,「新台幣鈔票不就是最好的振興券?」卻要花幾十億印券,邏輯怪又多此一舉。國民黨立委洪孟楷則質疑五倍券的版若做好了,但查閱政府招標網站未發現任何公開招標消息,質疑印製程序的正當性。
不顧朝野反對,行政院堅持推動振興五倍券,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也表示,印製五倍券的版都做好了,對此,立委洪孟楷質疑五倍券印製程序的正當性,未招標先製版,質疑過程有黑箱作業。
疫情逐漸趨緩,行政院規畫將推出「振興五倍券」,發言人羅秉成昨天表示,五倍券將朝紙本、數位並行推出,不同於三倍券,五倍券將新增面額1000元,總張數從9張增為10張,整體行政成本應與三倍券的20億元相距不遠。推出時程視疫情控制狀況,目前並無時間表。
政府擬發放五倍振興券就經濟,但遭學者林保淳質疑行政成本將高達 136 億元,認為去年三倍券最大受益者為印刷廠與外部包商。經濟部火速回應,指新的振興方案仍在規劃,即使有紙本券,仍會持續委由中央印製廠辦理,不可能有圖利外包廠商的問題。
原本2020年就要全面換發晶片身分證,因合約、疫情等因素,現在連試辦的城市都沒有。外傳,中央印製廠已經向下游業者採購空白晶片3,000萬張,以及相關設備。中央印製廠正在精算損失,7月份向內政部要求給付,預估投資已經超過3億元,都將由全民埋單。
行政院會21日拍板暫緩換發數位身分證,待訂定專法、取得社會共識後再推動,但專法制定沒有時程表。行政院已核定數位身分證預算約48.9億,內政部長徐國勇表示,數位身分證標案已標出,延緩上路對於中央印製廠有遲延損害,會依法處理,具體金額仍待盤整。
內政部長徐國勇15日出席大賣場走訪因應921國家防災日特別設立的防災專區,針對新式數位身分證(New eID)原訂10月全面換發,過程卻一波三折。內政部長徐國勇受訪表示,這部分是由中央印製廠發包,中央印製廠今應會再有相關完整澄清說明。
台北地檢署接獲檢舉,指與新版身分證有關的東元集團涉嫌以不實的證書投標,防偽認證可能涉及造假,內政部長徐國勇上午表示,新式eID身分證由中央印製廠處理發包,今天中央印製廠會提出澄清。
政府即將換發身分證PC晶片卡,東元雖以最有利標取得標案,近來卻遭落選廠商攻訐。儘管內政部及中央印製廠先後澄清晶片由台積電製作,沒有國安疑慮,但攻擊未停,東元10日發聲明強調一切合法合規。
法商IDEMIA Identity Security France(以下簡稱IDEMIA)9月11日針對「PC晶片卡及印製設備乙式」 專案近日在臺所引起的爭論,正式表態稱,「我們有必要作出嚴正否認有違事實的指控,並向臺灣人民說明實情」。
繼內政部、中央印製廠接連發出澄清聲明後,數位身分證得標廠商東元電機也再發出第二篇聲明稿,指出近來有心人士提供大量不實資訊給少數媒體引用、或以登廣告之方式,造成混淆視聽、顛倒是非之紛亂情況,引起社會大眾之疑慮與不安,東元特別再次發出聲明,說明事實真相,以正視聽。東元表示,已知由第一美卡和德商紐豹所組成的團隊,在落選後接連提出各項告訴和媒體黑函,認為有必要進一步澄清說明,甚至採取法律行動。
內政部預定明年上半年試辦小規模新式晶片身分證換發,但民間反對聲浪不止。內政部今天持續與反對派打筆戰,針對民間質疑晶片身分證委託民間印製恐於法不符,內政部澄清,印製工作是委由百分之百國營、非私營的中央印製廠辦理。
為迎向數位時代,強化民眾對個人資訊的自主控制與運用,行政院推出智慧政府行動方案,以「全面換發數位身分識別證」及「建立資料傳輸機制(T-Road)」為基礎架構,未來民眾以數位身分證驗證身分後,即可經網路取得政府服務。政策立意固然良善,然而,在邁向智慧國家的道路上,充滿資安、個資保護及隱私權等問題與風險,實需建置完善的法制體系,避免業者在法律不確定的狀態下裹足不前,扼殺潛在的數位創新商機。
立委抨擊三倍券發放成本比消費券高出2.9億元,濫用公帑,及「系統開發」占總行政成本的一半。經濟部澄清,三倍有多種領取管道讓民眾選擇,加上10年來人力及原物料上漲,並考量透過宣傳讓各行各業加碼搭配三倍券行銷,故需編列經費支應。紙本領用及數位綁定系統開發占總行政支出約4%,並非立委所稱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