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央銀行數位貨幣的搜尋結果,共28筆
美國總統候選人小羅伯特.甘迺迪(Robert F. Kennedy Jr.)為已故美國前總統約翰.甘迺迪(John F. Kennedy),最近他在推特貼文中警告稱,美聯儲(FED)新宣布的FedNow央行數位貨幣系統恐將帶來「財務奴役和政治暴政」,此外,他還表達了美國政府開發的數位貨幣可能會威脅到人民財務自由的方式。他認為這是美聯儲試圖消滅比特幣(Bitcoin)的第一步,就像20世紀30年代美國政府頒布的黃金禁令一樣。
前行政院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指出,過去十多年,已多次公開呼籲進行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的研發,因為這不僅是為配合世界潮流做準備,更重要的是,身處地緣政治經濟夾擊下的戰略意義。
日本銀行正準備在今年年底前啓動數位日元的試點(Pilot Run)測試,即其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日本銀行執行董事内田眞一(Shinichi Uchida)解釋說,這一個新的試點計劃目標是測試央行數位日圓(CBDC)的技術可行性,並準備找一些私營企業也找進來共同參與設計。
全球第二大虛擬資產交易所FTX今年11月驚爆破產事件,台灣高達30萬人受害,牽涉金額逾新台幣150億,扣除避稅天堂後,台灣是全球排名第5大重災區。民眾黨立法院黨團29日呼籲金管會、教育部合作補足金融素養教育缺口,而當前虛擬資產市場風波不斷,跨部會應儘速建立納管機制。
人民幣近日的走勢震盪激烈。對美元在岸價於10月25日跌破7.3元關卡,寫下近15年來的新紀錄;27日震央轉向離岸價,當天盤中最多跌逾1,000基本點。再隔一天,輪到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上台表演,報出的數字為7.1698,同樣創下近15年的新低。各項指標人民幣的匯兌價位調整速度之快、下修幅度之大,不僅相當罕見,也引起國際金融圈的高度重視。
知情人士今天表示,美國總統拜登預料會在本週簽署各界期待已久的行政命令,指示司法部、財政部等部會審查創造美國中央銀行數位貨幣對法律與經濟的延伸性影響。
比特幣、乙太幣等虛擬貨幣交易得課稅!財長蘇建榮11月1日於財政委員會備詢指出,財政部透過金管會列管的八家虛擬通貨平台業者數據掌握近兩年課稅資料,已課到608萬元營業稅收。
藍綠立委1日在立院財政委員會指出,近期熱門韓劇「魷魚遊戲」帶動加密貨幣「魷魚幣」(SQUID)價格飆漲700倍,我國財政部對虛擬貨幣交易能否課到稅。財政部則表示,有掌握所得就能課稅。
最近比特幣等虛擬貨幣掀起全球熱潮,無論投資、理財,甚至金融詐騙都日漸風行。國民黨立委李貴敏指出,美國近期更先後核准2檔比特幣期貨ETF上市。她呼籲,虛擬貨幣逐步跨入金融市場已是不爭事實,「堵不如疏」,為了讓業者從以往的無規範野蠻生長步入監管範疇,財金部門實應重新審視是否在金融商品範疇上部分鬆綁加密貨幣及其衍生商品的限制。
中央銀行總裁11月1日將赴立法院政財委會,進行「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整備狀況、以及如何因應加密貨幣跨入金融市場」專題報告,央行總裁楊金龍在書面報告中強調,CBDC的技術並無先發優勢,各國在CBDC的發展並非競賽,而是要確保CBDC的發行,至少須切合國內需求。
中國在線上貨幣創新方面的發展已經超越美國,料將使美元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領先地位面臨挑戰。
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表示,隨著對大陸自己的數位貨幣快速發展的擔憂加劇,聯準會正在努力研究潛在的數位美元。
新世代金融基金會指出,近來全球都在熱烈討論發行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的議題。鑒於新冠疫情對消費經濟行為模式的影響,以及貨幣主權在全球經貿的地位,各國推動CBDC競爭更加白熱化,各主要經濟體,例如美國、中國、歐盟、英國爭相投入人力及物力,漸漸已進入成熟階段,韓國、日本、瑞典、挪威也紛紛展現其企圖心。當然各國對數位貨幣的發行,考慮相當複雜,除發行技術、貨幣霸權外,還有流通及管理的風險,包括反制偽鈔、消費者權益保護、個資保護、防制洗錢與貨幣政策等問題。
面對世界研究發行中央銀行數位貨幣(CBDC)的議題,我國中央銀行的態度為何?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沖)認為,央行似不願正面接招。央行傾向由公私合作提供CBDC,央行更認為國際主要央行探索CBDC,不限於目前發展對支付系統與貨幣制度的威脅,還有爭奪金融霸權意味。換言之,我國既無意金融霸權,即無須發展CBDC,縱有必要,也可公私合作。
數位加密貨幣比特幣(Bitcoin)上周攻高不成反跳水,還令人怵目驚心,周一價格卻突破2017年12月19511美元歷史高點,亞洲早盤還締造19631美元新紀錄,擁護者表示,這次不一樣,不會再暴跌,也看到法人投入跡象。
在華爾街頗具影響力的資深投資人帕爾(Raoul Pal)受訪時稱,比特幣(bitcoin)是他生涯中發現過的最佳投資標的,並稱比特幣是「未來期權的買入選擇權」和「世上最原始的儲蓄資產」,
中國人民銀行前行長周小川表示,中國在數位貨幣研發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正研發的數位貨幣和電子支付計劃(Digital Currency/Electronic Payments,DC/EP),與七國集團(G7)聯合國際清算銀行最新公布的中央銀行數位貨幣原則有顯著差別。
美國聯準會的大規模貨幣寬鬆「放水」,以及美國政府不合理的經貿政策,正在讓美元的全球主導地位陷入危機,而隨著數位貨幣問世,市場普遍認為取代美元結算地位的選擇已經出現。特別是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測試數位人民幣後,美國也開始改變先前「興趣不大」的作風,著手研究推出「數位美元」。
美元指數近2周來徘迴94大關,但大部分經濟學家都認為,美元走貶是長期趨勢,美國外交關係協會(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7月甚至在網站呼籲放棄美元主導權時機已到,儘管市場並不存在足以代替美元儲備貨幣地位的其他現行貨幣,但數位貨幣被認為是可能新基準,若能成真,將重塑全球金融體系,而中國大陸在其中數位央行貨幣領域處於領先。
人民銀行近期將於深圳、蘇州、成都等4大城市及2022年北京冬奧場地封閉測試全球首款「中央銀行數位貨幣(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EP)」,改善交易流程中的缺陷,並了解對金融環境及社會經濟可能帶來的影響。全世界現金使用率最低的國家─瑞典也宣布將其研發的電子克朗(e-Krona)進一步提升到測試階段,向民眾展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進行交易,為期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