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子捕獲的搜尋結果,共11筆
禾榮科技開發台灣第一套「加速器硼中子捕獲癌症治療(AB-BNCT)系統」 ,設在中醫大學新竹附設醫院,治療基地主體結構完工,15日由漢民科技副董事長許金榮、縣長楊文科、中醫大董事長蔡長海等人舉行封頂上樑儀式,治療基地預計2023上半年開始試運轉。
罹患惡性腦瘤的20歲日本女子在疫情最嚴峻時候,到國立清華大學硼中子捕獲中心接受治療,日前已結束療程,盼能抗癌成功、完全康復。
日本5度捐贈我國AZ疫苗,情誼令人感動,台灣也投桃報李。一名罹患惡性腦瘤的20歲日本女孩在疫情最嚴峻的時候,獲得台灣各界支援,來到清華大學原子爐的硼中子捕獲治療中心接受治療。療程結束後,醫療團隊送上一隻戴著畢業方帽的小熊玩偶,希望她能從抗癌療程畢業、完全康復。
科學園區審議會議30日通過12件投資案,總額31.27億元,竹科仍是主要的投資地,包括電腦與周邊產業的神達數位將投資15億元生產汽車電子設備,以及竹科生醫園區中的禾榮科技,將投資8億元開發治療癌症的硼中子捕獲治療設備。
清華大學擁有全台唯一的研究用原子爐,自改建為適用硼中子捕獲治療的醫療用途後,與台北榮總密切合作,已成為全球治療腦癌與頭頸癌的頂尖機構。一名西班牙腦瘤患者近日來台求治,首次照射1個月後,腦幹深處的膠質細胞瘤縮小,情人節接受第2次治療,醫師評估後已順利返回西班牙。
清華大學擁有全台唯一研究用原子爐,近年改建為適用硼中子捕獲治療的醫療用途,並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合作,透過硼中子捕獲治療,協助來自海內、外逾百名患者的腦癌與頭頸癌恢復健康,令復發且難以手術的癌症病患再見生機。
清華大學擁有全台唯一的研究用原子爐,自改建為適用硼中子捕獲治療的醫療用途後,與台北榮總密切合作,已成為全球以此療法治療腦癌與頭頸癌的頂尖機構。一名西班牙腦瘤患者近日來台求治,首次照射1個月後,腦幹深處的膠質細胞瘤由原來的3.51公分縮小為1.06公分,情人節接受第2次治療後,經醫師評估,已順利返回西班牙。
清大團隊研發的硼中子捕獲治療,相較於用放射治療癌症需30次以上,硼中子捕獲治療只需2次,目前頭頸癌已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肝癌臨床試驗最快半年後可展開。
清華大學水池式核子反應器(THOR),要成為台灣的雷神索爾,槌死癌細胞!清大核子工程語科學教授周鳳英研究團隊投入硼中子捕獲治療及研究,利用原子反應爐光束照射,只要2次就可消除腫瘤,且不影響正常細胞功能,在台灣已有超過17個成功的臨床案例,以腦頸部腫瘤治癒居多,最快半年團隊將展開治療肝癌的人體臨床實驗。
報導/邱玉珍
國立清華大學高中學術列車22日下午開抵第8站─高雄中學,將由清華優秀講師群分享研究成果,以趣味、生動的演講方式,啟發高中生對科學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