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小企業是臺的搜尋結果,共10筆
蔡英文總統今天對企業界表示,展望2023年,經濟成長將趨緩,企業也將面臨一定的壓力。她已請行政團隊要嚴謹因應,讓國內經濟維持穩健發展。未來除了讓半導體產業在臺灣繼續深耕,也會輔導中小企業完成碳盤查和減碳的策略規劃,幫助中小企業進一步跟上淨零碳排的行列。
賴清德副總統今天表示,政府已針對因疫情衝擊的內需產業,再度推出「助產業/護勞工」、「減負擔」、「穩金流」等三大振興措施,將培育更多科技護國群山,讓臺灣站穩全球科技產業供應鏈的重要戰略位置。政府一定會繼續當企業強而有力的後盾,強化中小企業的創新轉型,讓中小企業成長茁壯,為臺灣的經濟發展再創榮景。
2018年開始的美中貿易戰,帶動產業生產基地轉移,連帶加惠台灣的海外分行。第一金(2892)旗下第一銀行胡志明市分行近年績效表現十分亮眼,自2017至2020年,整體放款量增加62%,2020年獲利達865萬美元,相較歐美各海外分行營運績效受新冠疫情影響,胡志明市分行表現傑出,在東南亞市場中,有機會成為金邊分行後下一個明珠。
臺灣的中小企業數量佔全臺企業家數97%以上,是臺灣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為積極響應行政院倡導的「中小企業千億融資保證專案」,台新銀行推出中小型企業「FAST飛速貸」,於下(8)月31日前完成申貸的中小型企業,可享前三期1.59%微型企業貸款利率。
國民黨今晚在高雄舉辦總統初選首場「國政願景電視發表會」,高雄市長韓國瑜在第一輪發言時針對兩岸關係提出4主張,首先,以憲法為根本,中華民國憲法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非常清楚,「中華民國兩個地區」,自由地區、大陸地區,兩岸間任何交流,中國大陸一定要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事實。
臺灣的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重心亦是臺灣的驕傲。經濟部中小企業處自去年起推動育成中心轉型創育機構,協助企業之發展及專業領域輔導,形成創業育成產業、連結育成服務價值鏈。此外,透過每年辦理「破殼而出企業」選拔,表揚績優企業並展現創育機構輔導成果。在今年脫穎而出的16家企業裡面,有4家在地特色產業透過創育機構協助發展產學合作、資金與商機媒合、行銷推廣規畫等輔導,讓創新思維另闢藍海市場、破殼而出,帶出無限商機與企業活力!
總統蔡英文上午接見「社團法人中華民國全國中小企業總會第14屆理監事暨各縣市中小企業協會理事長」,說明中小企業是臺灣的經濟命脈,並強調政府將持續整合產官學研的能量,給中小企業最大支持,守住現有優勢,挑戰全新未來。
由經濟部中小企業處主辦,以中小企業領導人為招生對象的中小企業經營領袖班,其中第十五屆學員在經過七天五夜密集培訓課程後,為持續進行資訊交流與商務媒合,自發組織成立「菁睿聯誼會」,至今已聚集各界近百位領導人,並推動各類型交流活動,藉以集各方之智共相激盪,持續擴大領導人之前瞻視野,共築互相認識、提升知識、凝聚共識的深度交流平台。
櫃買中心推展國際合作再續里程碑,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櫃買中心持續深化與東協(ASEAN)地區資本市場合作,繼今年5月17日與孟買證券交易所及7月14日與印尼證券交易所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於11月1日櫃買中心成立22周年之際,再與泰國證券交易所簽署合作備忘錄。
臺南市安南區的新吉工業區自20年前核定興建,經過廠商外移大陸,環保人士抗議等風波延宕,30日終於動土施工,長期關心臺江流域水質的臺江文化促進會希望政府負起把關責任,希望地方經濟發展之餘,也要顧及生活品質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