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文廣播的搜尋結果,共34筆
編者按:杭州亞運將於9月23日至10月8日舉行,是繼七月底八月初的成都世大運後,大陸舉辦的又一場大型國際賽事,也將是台灣2024總統大選前,重要的兩岸民間交流場合。本報今明兩天推出杭州亞運專題,從多面向剖析杭州亞運對大陸和兩岸關係的意涵。
第19屆亞運會預訂9月在大陸杭州舉行,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與大陸國台辦主任宋濤17日在北京會面。林鴻道表示,體育是兩岸交流合作先行領域之一,大家對兩岸體育交流希望儘快恢復正常化。宋濤則表示,希望中華台北奧會繼續肩負維護「奧運模式」(台灣稱「奧會模式」)責任,杭州亞運會將讓台灣運動員感受到「家的主場」氛圍。
中國大陸自本月4月8日起展開為期3天的「聯合利劍」環台軍演,日前有台灣軍事迷表示,共機遭我廣播驅離時,竟反嗆「有種開火不然挨揍」。律師張怡昨(12)日對此指出,錄音分明說的是「有種開火控雷達照」,並直言「戰爭開始於有人中文聽錯那真的很智障」。
在加州舊金山南方半月灣(Half Moon Bay)2座農場犯下槍擊案、釀成7死1傷的華裔槍手趙春利(Zhao Chunli,音譯),昨(26)日坦承對殺害同事感到懊悔,他表示自己長年被霸凌,而且工時過長,問題從未解決,他也認為自己有某種精神疾病,犯案時精神狀態不佳。
嘉義縣阿里山鄉運日前落幕,今年大會司儀廣播時,以中文、鄒語雙語進行,選手更以全鄒語進行宣誓,被財團法人原住民族語言研究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溫英傑視為創舉。阿里山鄉長杜力泉表示,這是鄉運自民國40多年舉辦近70年來,首次以雙語模式進行,未來還會擴及鄉內大型活動,以推展鄒族母語。
北京冬奧2月4日開幕,針對我方開幕式的進場順序,根據有觀看冬奧彩排的人士透露,在運動員進場時,按慣例希臘排第一,東道主的中國代表團壓軸入場,日本和中華台北兩個一先一後,中間隔了幾個國家,之後才是中國香港,司儀唱名時,中文用:「中華台北」;此外,北京冬奧組委會的官網,在參賽國家/地區的名單上,以國家奧林匹克委員會(NOC)列表時,我方中文名稱仍為「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
36歲台裔波士頓市議員吳弭(Michelle Wu)2日當選市長,她在勝選演說中表示將成為為全民服務的波士頓市長,並以中文、英文、西文等多種語言強調「一切都有可能」。美媒也挖出她過往揭露小時候曾遭到種族歧視的專訪,她的父母鼓勵她「保持低調、努力不懈」。
中華航空1周內有9名機師確診新冠肺炎,華航昨宣布機組員返台居家檢疫即起改為一人一戶,今再傳出華航園區的諾富特飯店清空消毒14天,機組員改到集中檢疫所。有民眾爆料,一大早先是聽到陳時中的中文廣播,內容並沒有說明太多,但下一段英文廣播時,提到「staff」(員工)這個字,全文判斷起來疑似有員工確診,但一切仍以疫情指揮中心說明為主。
澳洲又出現北京進口管制措施打擊下最新受害者,這次是高價食用魚七星斑(中文正式學名鰓棘鱸,俗稱另有東星斑、豹鱠,澳洲稱珊瑚鱒coral trout),ABC(澳洲廣播公司)稱數以百萬澳元計的七星斑產業正處危險之中。
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今天報導,中國官媒中國環球電視網(CGTN)已轉向法國有關當局尋求恢復在歐洲廣播權。
Podcast在台灣興起,是否衝擊傳統廣播;拿下13座廣播金鐘獎的資深廣播主持人張翰揚認為,Podcast帶來新收聽族群,讓他的節目多一個被聽見的機會,電台則可順應潮流提供Podcaster租借錄音室開創新財路,一切樂觀其成。
澳洲本月20日播出英國BBC5年前製作的兒童歷史戲謔劇集,出現飾演武則天的演員吃蟑螂等奇怪食物的畫面,節目播出後電視台收到了多項投訴。
澳洲本月20日播出英國BBC5年前製作的兒童歷史戲謔劇集,出現飾演武則天的演員吃蟑螂等奇怪食物的畫面,節目播出後電視台收到了多項投訴。
美陸對抗延燒至媒體!美聯邦通訊傳播委員會(FCC)以申報不齊全為由,駁回香港鳳凰衛視旗下廣播電台的申請,並下令電台48小時內停播;此外,美國務院再對駐在美國的陸媒開鍘,將《環球時報》等4陸媒列「外國使團」名單,視為大陸政府一部分。
陸美對於新聞機構的角力可能再度升級。繼張經義事件後,美國國會議員正草擬法案禁止大陸以灰色地帶提供新聞內容。華盛頓自由燈塔報導稱參議員克魯茲(Ted Cruz)已經提案,內容直指「鳳凰衛視利用墨西哥一個電台的廣播塔,向美國播放中文的政治宣傳」。如果這項法案通過,等於將封殺鳳凰衛視在美廣播。
疫情之下,台灣的反中、恐中氛圍,達到了極致。蔡依林唱了首英文歌,訴求全球團結抗疫,因MV出現五星旗圖案,遭綠媒砲轟,網友灌爆臉書揚言抵制;另一頭,一個在美國上市的視訊會議軟體ZOOM,因創辦人來自大陸,在未掌握洩漏資訊的證據下,教育部火速下令各級學校停止使用。台灣聞中色變,對大陸的防備之心,幾乎達到了「被害妄想症」。
編者按1919年,意味著一種國際關係的轉換,從「舊世界」過渡到「新世界」,從帝國的時代過渡到民族國家的時代。埃雷斯‧馬內拉所著《1919:中國、印度、埃及和韓國,威爾遜主義及民族自決的起點》,講述了李承晚、胡適、顧維鈞、甘地、札格廬勒的故事,循著這國際脈絡在觀念和歷史中演進。
編者按:1919年,意味著一種國際關係的轉換,從「舊世界」過渡到「新世界」,從帝國的時代過渡到民族國家的時代。
不少人在出國旅遊時,都會選擇入境隨俗,配合當地的禮節。一位女網友日前到日本遊玩,在當地搭公車時遇到同樣也帶小孩來日本玩的台灣媽媽,沒想到她卻放任孩子在車子上大聲唱歌,讓公車的司機氣到播放中文的廣播提醒乘客不要大聲喧嘩,讓這位網友超傻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