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方堅決反對的搜尋結果,共389筆
大陸《環球時報》5日報導,日經亞洲評論網站3日引述美國太平洋陸軍發言人菲利普斯的話說,美軍方計畫明年在印太地區部署陸基中程飛彈。這將是自冷戰結束以來,美國首次在該地區部署陸基中程飛彈,也將是自2019年《中程飛彈條約》失效後,美國首次部署此類武器。中國軍事專家張軍社表示,一旦美國落實這項計畫,必將對地區的和平與穩定構成很大威脅,也將嚴重威脅中國、俄羅斯等國家陸上設施和海上艦船安全。屆時,美國將會遭到相關國家的強烈反制。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25日報導,中國常駐國際原子能總署(IAEA)代表李松維也納時間24日在國際原子能總署11月理事會上發言,重申中方堅決反對日本福島核汙染水排海,敦促日方全面配合接受嚴格國際監督。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10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七國集團外長會8日發表聲明,強調坦誠接觸並直接向中國大陸表達關切的重要性。對此,汪文斌回應,敦促G7遵守《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以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管好自己的事情,停止以任何藉口和名義干涉別國內政。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毛寧9月15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近日,美國先後以軍售、軍援和貸款等形式向台灣提供先進武器。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此前表示,中方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對此,毛寧表示,美國政府不顧中方堅決反對,執意向台灣提供武器,嚴重違反一中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違背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嚴重損害中國大陸主權和安全利益,在武裝台灣的錯誤危險道路上越走越遠。
大陸國防部網消息,中國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大校14日下午主持記者會。有記者提問,據報導,民進黨當局將向美採購14套火山車載布雷系統。台灣有評論認為,台灣地雷島成定局。此外,有報導稱,台近期參加了美國民警衛隊主導的軍演。2024年台灣國防年預算案顯示,從美國購買的「陶」式、「標槍」飛彈明年將部分交付。對此,譚克非指出,中方堅決反對美國與台灣開展任何形式的官方往來和軍事聯繫,堅決反對美售台武器,敦促美方恪守不支持台獨的嚴肅承諾,停止任何形式的美台軍事聯繫,停止推高台海緊張局勢。
微信公眾號「中國駐英國大使館」12日發布「答記者問」消息,有記者提問:英方官員在議會就所謂「中國間諜」案作陳述時,批評中國在新疆、香港侵犯人權,在南海實施脅迫和恐嚇,聲稱中國對英國和英國的價值觀構成「系統性挑戰」,對此,中國駐英國使館發言人指英方有關言論罔顧事實,顛倒黑白,無端攻擊中國,粗暴干涉中國內政,中方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
中國外交部網站7日晚消息,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就美方在東亞峰會上無理指責中方答記者問。有記者提問:據瞭解,在9月7日舉行的東亞峰會上,美方代表就台灣、南海等問題對中方進行無理指責。中方對此有何回應?對此,發言人回應:美國代表罔顧事實,對中國進行無端指責,中方堅決反對、絕不接受,已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副總統賴清德昨日從台灣出發,將出訪南美洲友邦巴拉圭並出席該國總統就職典禮,目前已抵達美國紐約過境。對此,大陸外交部今日回應稱,中方對美方執意安排賴清德過境美國表示強烈不滿,正密切跟蹤事態發展,將採取堅決有力措施捍衛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
中菲仁愛礁主權爭議再度升溫,上演兩國船艦對峙場面。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表示,菲國外交部長7日已經召見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黃溪連要求中方說明。就在同日,中國海警局也強硬表態稱,菲國企圖「永久占領」仁愛礁,中國執法無可非議,敦促菲國拖走「坐灘」軍艦,恢復仁愛礁原狀;中方將繼續採取必要措施維護領土主權。
據觀察者網報導,繼英偉達和英特爾之後,又一家美國晶片巨頭計畫為中國大陸市場「訂製晶片」。當地時間8月1日,美國超微半導體(AMD)在披露財報時透露,該公司正考慮效仿英偉達的做法,調整其相關AI晶片的參數規格,以在「合規」的情況下向中國大陸市場出貨。
今年北約峰會二度邀請澳洲、紐西蘭、日本及韓國等亞太四國(AP4)參加,聚焦俄烏及亞太4國與北約關係,涉及烏克蘭加入北約及北約於東京設辦事處問題,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其中提到中國多達十餘次,釋出強硬的訊號。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原定10日訪問中國,行前北京臨時通知取消,中歐關係出現惡化跡象。
今年北約峰會二度邀請澳洲、紐西蘭、日本及韓國等亞太四國(AP4)參加,聚焦俄烏及亞太4國與北約關係,涉及烏克蘭加入北約及北約於東京設辦事處問題,會後發表聯合聲明,其中提到中國多達十餘次,釋出強硬的訊號。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原定10日訪問中國,行前北京臨時通知取消,中歐關係出現惡化跡象。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9日主持例行記者會,被問到民進黨大選參選人賴清德要在8月赴美國轉機,中方是否打算在台海地區進行軍事訓練活動或者採取類似措施?
台灣大選有個不成文的習慣就是赴美接受「面試」,賴清德自然也不例外,然而,賴清德是中華民國現任的副總統、又是總統大選的參選人,更多次提到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在三重身分的敏感性下,確實引發外界擔憂此舉將挑起中美及兩岸矛盾。
台灣大選有一個不成文的習慣就是赴美接受「面試」,賴清德自然也不例外,然而,賴清德是中華民國現任的副總統、又是總統大選的參選人,更多次提到自己是務實的台獨工作者,在三重身分的敏感性下,確實引發外界擔憂此舉將挑起中美及兩岸矛盾。
大陸央視新聞15日報導,中國大陸駐英國使館發言人當地時間14日就英國國會下議院發表涉中報告一事發布「答記者問」表示,這是一個捕風捉影、捏造事實、惡意抹黑中國的毒報告,中方堅決反對,予以強烈譴責。
德國當地時間13日公布首份中國戰略報告。中國駐德國大使館今天回應,中國是德國應對挑戰的合作夥伴,而非對手;雙方應通過不斷增加政治互信,推進雙邊關係「去風險化」。
德國13日公布首份「中國戰略」文件,中國大陸駐德國大使館發言人當日即回應,希望德方理性、全面、客觀看待中國大陸的發展,基於意識形態偏見和競爭焦慮而強行「去風險」,只會適得其反,人為加劇風險。
微信公眾號「中國駐英國大使館」12日消息,中國大陸駐英國使館發言人就英方有關政客涉港言論,發布「答記者問」,指有記者提問:英方有關政治人物11日批評香港警方,突擊搜查流亡英國的「民主人士」羅冠聰在港寓所,聲稱英方不會容忍中方行為,將捍衛言論自由權。對此,使館發言人稱,英方官員上述言論顛倒黑白、倒打一耙,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和香港法治,中方堅決反對。
當地時間6月29日,美國務院批准向台灣出售總價值達4.4億美元(約合新台幣138億元)的彈藥和後勤支援。對此,大陸國防部新聞發言人譚克非5日回應稱,美方罔顧中方核心關切,粗暴干涉中國大陸內政,蓄意推升台海緊張局勢,無異於加速把台灣變成「火藥桶」、把台灣民眾推向災難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