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日韓會談的搜尋結果,共142筆
韓國外交部長官朴振26日在韓國釜山,與到訪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長王毅舉行會談,就雙邊、地區及國際性問題交換意見。這是中韓兩位外長繼今年7月在印尼會面之後時隔4個月再次會晤。
中日韓三國外長會談正在韓國釜山舉行,主席國韓國原定26日舉行晚餐會,並在會後進行聯合記者會。日媒昨晚引述消息人士透露,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大陸外長王毅「行程繁忙」,因此上述活動取消。
中日韓峰會議程自9月宣告重啟,三國領導人日前在舊金山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峰會互動後,再傳出最新進展。中日韓外長會議將於26日周日在韓國釜山舉行,這將是三方峰會前的最後一個環節,進一步為停擺近四年的中日韓領導人會晤內容,進行磋商。
中日韓外長會議據信將於26日在韓國釜山舉行,目前三國正就有關事宜進行溝通。若此次會議能夠舉辦,將是時隔4年來的首次,也有可能為2019年之後中斷的三國領導人會議鋪路。作為本次會議的提議方和主席國,韓國尋求借機改善與中國大陸日漸趨冷的關係。然而在距離會議預定日期僅一周的時間裡,韓中關係仍頻頻傳出不和諧音。美國之音引述韓國專家指出,即使會議如期舉辦,在韓美日合作格局不變的情況下,很難期待韓中關係能夠通過會議取得實質性改善,只能滿足於見面本身。
經過將近半年的磋商談判,習近平主席與拜登總統即將於舊金山會談,象徵美中兩國關係的止跌回穩。這段期間,習近平接見了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戰略家季辛吉、加州州長紐森、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等人,大陸外長王毅10月下旬赴美,會見美國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布林肯,上周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訪美與美國財長葉倫會談,確認中美經濟不脫鉤。中美降低對抗、管控分歧的訊號,可望對緊繃的東北亞區域政治產生緩解作用。
經過將近半年的磋商談判,習近平主席與拜登總統即將於舊金山會談,象徵美中兩國關係的止跌回穩。這段期間,習近平接見了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戰略家季辛吉、加州州長紐森、參議院多數黨領袖舒默等人,大陸外長王毅10月下旬赴美,會見美國總統拜登和國務卿布林肯,上周國務院副總理何立峰訪美與美國財長葉倫會談,確認中美經濟不脫鉤。中美降低對抗、管控分歧的訊號,可望對緊繃的東北亞區域政治產生緩解作用。
「拜習會」據傳將於15日舉行,日本昨派出國家安保局長秋葉剛男前往北京,計畫藉亞太經合會議(APEC)峰會在美國舊金山舉行之機,促成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16日前後會談,謀求雙邊關係穩定。而中日韓外長將在26日舉行會談,預料就盡早舉辦三國元首峰會展開討論。
中日韓三國元首峰會據傳將於今年底前舉行,日本新科外相上川陽子接受日媒採訪時表示,日中韓三國對地區和平與繁榮共同承擔重大責任,如果能夠在不遠的將來舉行首腦或外長會談,將成為討論在新國際環境下展開合作方向的平台。
對於北京和華盛頓正為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訪美鋪路,另外,10月將舉行APEC,12月中日韓會談,前立委郭正亮認為,每一件事情都對民進黨政府不利,今年是賴清德最倒楣的一年!
中日韓峰會議程宣告重啟,近日三方於首爾舉行外交部工作層級會談,對於停擺近四年的中日韓領導人會晤進行磋商,有望在2023年年底前再次舉行。此外,韓國總統辦公室官員透露,將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韓進行正式協商,對韓中關係釋出積極訊號。
針對中日韓三方本周在首爾舉行外交部工作層級會談,是為年底三國首腦會談鋪路,大陸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指出,中方重視中日韓合作,據我了解,三方正就舉行三國合作系列的高級別會議保持接觸。
日益複雜的美歐中日韓關係,本周末前出現新動態,尤以停擺三年的中日韓峰會可望今年重啟最受到關注。韓國官員22日透露,韓國總理韓德洙將於23日在杭州亞運開幕前,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會談,預計將表達希望中日韓峰會儘快重啟的意願。
中日關係近日因福島核廢水排海陷入緊張,日本首相岸田文雄20日表示,重視與中國展開對話,並將在所有層面尋求與中國緊密溝通。中日韓高層會議在即,對於是否在年內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會談,岸田文雄則表示「尚未做任何決定」。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周三(6日)在印尼雅加達出席第26次東協─中國(10+1)峰會時表示,今年中國經濟有望實現年初設定的5%左右的增長目標。他還稱中國和東協互為彼此發展的重要機遇,並對中國與東協命運共同體提出4點建議。日媒引述消息透露,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協─中日韓」(10+3)峰會前與李強簡短交談,就日本福島核汙水問題向中方表明日方立場,尋求中方理解。
美日韓峰會18日於美國馬里蘭州大衛營(Camp David)登場,這是三方首度舉行領袖會議。消息指出,會後的共同聲明擬納入「維持台海和平安全穩定」等內容,美國白宮會前重申,沒有人願意看見台海發生衝突,也沒有理由發生。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擬於7日至8日訪韓,與韓國總統尹錫悅舉辦會談。屆時,岸田將針對日企強徵韓國勞工問題,提及對殖民統治深刻反省和由衷道歉的《日韓共同宣言》,為尹錫悅推進的解決措施提供助力。韓媒指出,在韓日關係前景漸好的情況下,韓中日領袖會談年底前在韓召開的可能性也日漸明朗。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26日才造訪北京,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會面,27日就趕往日本東京,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舉行會談,今(28)日又要轉往韓國首爾,與韓國總統尹錫悅見面。佐科威連三天穿梭在中日韓三國,是為了要讓11月在峇里島舉行的二十國集團(G20)峰會能夠順利舉行,再次展現出印尼不選邊站、重視平衡的「等距離外交」手腕。
時序進入秋冬之交,新冠病毒疫情果然如疫情專家的預測,全球確診人數不只未見緩解,反而有再度揚升的趨勢。根據統計,截至26日,全球確診人數已經突破6千萬大關,死亡人數也已超過140萬人。面對這樣嚴峻的情勢,儘管邇來包括美國、英國、大陸、台灣等不約而同的傳出有關病毒疫苗研發、測試甚至上市的好消息,但是疫苗施打的效果固然仍有待最後驗證,而其與疫情仍在持續擴散的兩者之間,儼然存在是否緩不濟急的競搏樣態。
中日可望於11月底建立商務通道,並同意共同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及早生效。針對外界關注的中日韓FTA談判,中日雙方達成加速推動中日韓自貿協定共識。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24日與日本外務大臣茂木敏充會談後表示,中日達成多項共識和成果,包括共同推動「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早日生效,推進中日韓自貿協定談判。另外,中日同意2021年舉行新一輪中日經濟高層對話,並決定本月內啟動兩國必要人員往來快捷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