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材集團的搜尋結果,共18筆
澎湃新聞8日報導,將於今年4月1日首次當值大陸電信巨頭「華為」輪值董事長的任正非之女孟晚舟,近日頻頻亮相,先後帶隊走訪了中國建材集團、中國華能集團兩家大陸央企。
大陸國務院國資委1月31日公布,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中核集團)與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中核建設集團)實施重組,中核建設集團整體無償劃轉進入中核集團,不再作為國資委直接監管企業。
中國大陸央企(中央直轄企業)整併再下一城,中國建材與中材股份日前訂立合併協議,換股比例為每1股中材股份可換取0.85股中國建材,股票於本月11日(周一)恢復交易。此前,這一合併在市場上被稱為「中國神材」。
華爾街見聞報導,中國央企中國建材今(8)日與中材股份訂立合併協議,換股比例為每1股中材股份可換取0.85股中國建材,股票下周一(11日)恢復交易,央企整合再添一例。
大陸兩大國有建材業,中國建材和中材集團旗下的9家公司,昨(7)日早盤同時宣布股票「暫停交易」,市場預期,兩家建材巨頭即將呈實質的整併動作。
大陸央企整併再添一樁,21日下午國務院宣布已批准中國輕工集團、中國工藝集團整體併入中國保利集團公司(保利集團)。市場傳聞指出,在中共中央召開19大前夕,將有多家央企將透過混改或整併模式進行改革。相關人士表示,中共中央早已規畫出一張央企整併清單,預計將之前112家央企縮編為30至50家。
中材股份主席劉志江於全年業績記者會表示,國家發展雄安新區,肯定對集團有推動,認為雄安分區有利整個新興建材行業發展,並期望雄安分區的建設能夠加快。
中國的國務院國資委副主任張喜武日前總結國資委2016年的工作,提到在中央企業重組方面,要內強企業素質、外優市場表現,為了行業產業的調整優化、轉型升級,為了提高國有資本配置效率、打造世界一流企業。
今年下半年開始,大陸央企重組整合大戲接連上演,日前寶鋼、武鋼重組成「寶武鋼鐵集團」,令各界再次掀起對央企重組的期待。目前,大陸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央企數量已由196家降至103家,距離年內央企數量減至百家的目標愈發接近。業界預估,央企重組整合已進入實質性階段,繼「神車」、「神船」、「神鋼」出現之後,下一個行業目標有望是「神煤」。
中國大陸中航工業、兵器工業、兵器裝備、中核建設、國機集團、保利集團、中國國新、中國一重等8家央企今天宣布產業重組整合。
經中國國務院批准,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材集團公司實施重組。至此,國資委直接監管央企數量將減少至104家。
大陸央企整併加速,22日陸股收盤後,國務院國資委宣布,批准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中建材集團)與中國中材集團公司(中材集團)實施重組。業內人士指出,隨著中建材集團和中材集團宣布戰略重組,兩者旗下的水泥板塊將進行整合,水泥業去產能步伐有望繼煤炭和鋼鐵業後大大加快。
新華社報導,中國國資委公布,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建築材料集團與中國中材集團實施重組。
中國國資委今日公告,經報國務院批准,中國建築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材集團公司實施重組。
大陸央企整合全面提速,國務院國資委15日宣布,批准中紡集團公司整體併入中糧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企業。是次合併後,國資委直接監管央企將減至105家。國資委副祕書長彭華崗14日表示,央企年內將整合至100家之內,目前5組10家央企重組工作正積極推進,還有幾組正在醞釀,國企集團層面重組步伐不斷加快。
大陸國企改革正加速前行,新華網報導,業內人士指出,下半年圍繞國企改革的市場化重組正在緊鑼密鼓籌備中,核電、航空、航運、軍工、鐵路等5大行業的重組預期較高。
2016年大陸首齣央企重組大戲開鑼,由中國中材集團與中國建材集團連袂演出。從業務板塊來看,中材與中建材在水泥、玻璃纖維、複合材料等領域有業務重疊,構成戰略重組基礎,尤其是在水泥板塊,兩集團的重組也預示著大陸水泥產業的整合加速。
廣東省長朱小丹2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廣東研擬建設創新型期貨交易所、大宗商品交易清算中心等金融創新平台。據悉,廣州期貨交易所的籌備小組正在加緊成立之中,預計不久後將正式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