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東及非洲的搜尋結果,共134

  • 獨立三十周年 成民族自決反指標?

    獨立三十周年 成民族自決反指標?

     非洲東北地區濱臨紅海、位於非洲之角的厄利垂亞在5月下旬慶祝建國30周年,但從各項指標來看,它都屬於後半段的後半段國家,更嚴重的問題是開國英雄阿夫瓦基仍然在位,這位獨裁統治者至今未舉行過民主選舉,合法政黨僅有執政的人民民主與正義陣線。在兩次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及制裁方案的聯合國決議案中,厄利垂亞並未如部分國家選擇棄權,而是非洲唯一投下反對票的國家,可說是長期站在自由民主價值的對立面,因此雖然它脫離衣索比亞完成獨立,但從各項發展來看,人民的生活比衣索比亞要差,長期遭到迫害。

  • 利雅德台貿中心 助台商搶進中東商機

     外貿協會為爭取沙烏地阿拉伯商機,於中東地區設立第5個據點「利雅德台灣貿易中心」,5月23日在利雅德國際會展中心盛大開幕。

  • PVC有望回穩 華夏吞補丸

     華夏(1305)18日召開法說會,表示PVC大陸首季出口量雖放大,但因主要需求市場吸納,整體供需尚能維持平衡,惟季末市場胃納已飽和,導致本波行情反彈較預期提早結束;第二季台、日、韓廠家面臨PVC利差不足窘境,部分廠家進行歲修或策略性減產,短期供需應不致失衡。華夏研判,伴隨印度、孟加拉、東南亞、中東及非洲需求逐步復甦,將有助PVC行情回穩。

  • 陸港觀盤-AI旋風外 消費內需仍穩健復甦

     今年以來,AI(人工智慧)旋風可說是全球資本市場一大盛宴,從Open AI推出ChatGPT後,出現一股奇怪氛圍,AI相關的供應鏈、互聯網平台公司股價出現大漲,但終端需求卻呈現持續下修,如汽車銷量近期出現大幅削價競爭、太陽能則顯露需求不如預期等現象,市場表現的彷彿除了AI以外的所有行業,都非常疲弱。

  • 美2司令示警 安全夥伴轉向中國採購軍火

    美2司令示警 安全夥伴轉向中國採購軍火

     美國中央司令部司令和非洲司令部司令16日(當地時間)向美國國會示警,中國正積極對美國在中東及非洲的部分安全夥伴推動軍售,未來可能排擠美國地區軍售。此外,美媒也披露,中國軍工企業去年曾向俄國公司交付1000支突擊步槍及無人機零件、防彈衣等其他可供軍用的裝備。

  • 歐盟擴大懲俄油 貿易新亂流

     繼針對俄羅斯原油設限的制裁措施之後,歐美與G7盟國5日將擴及俄國精煉石油產品,包括柴油和航空燃料。能源分析師擔心,歐盟升高俄油制裁,恐徒增油市及全球貿易流混亂。

  • 工商社論》「後美國時代」的伊斯蘭世界是戰是和?

    工商社論》「後美國時代」的伊斯蘭世界是戰是和?

     回顧2022年,美國總統拜登在7月造訪沙烏地阿拉伯,備受冷落,能源外交的失利,是美國中東政策的轉捩點。除了與美國不睦的伊朗(什葉派),阿拉伯世界最富裕的沙烏地阿拉伯(遜尼派),本是美國在地緣政治權力槓桿的重要支點;過去因為伊斯蘭教的教派之爭,讓美國得以在中東政局擁有關鍵影響力,但拜登之行顯示,美國在中東呼風喚雨的年代,似已一去不返。

  • 美示警 中國軍事基地20年內恐覆蓋全球

    美示警 中國軍事基地20年內恐覆蓋全球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RAND Corporation)近日發布研究報告指出,中國若下定決心,可能效仿前蘇聯在未來20年內發展出全球基地網路,3個最優先區域是中東、非洲,及印度太平洋地區。專家認為,對美軍最具威脅的將是柬埔寨基地。

  • 全球化分兩半 中美誰勝出

    全球化分兩半 中美誰勝出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一句「全球化幾乎已死」,吹皺了一池春水,引發各種不同角度的辯論。

  • 時論廣場》全球化分兩半 中美誰勝出(石齊平)

    時論廣場》全球化分兩半 中美誰勝出(石齊平)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的一句話,「全球化幾乎已死」,吹皺了一池春水,引發各種不同角度的辯論。

  • 劍橋大學調查:中國在發展中國家聲望首次超越美國

    劍橋大學調查:中國在發展中國家聲望首次超越美國

    英國劍橋大學在最近的調查中發現,中國在發展中國家民間的聲望已首次超越美國,對中國看法正面的發展中國家受訪者,比率高達62%,較對美國有好感的比率高出1個百分點,俄國在發展中國家的觀感也意外地有所提升。不過,中俄兩國在西方國家間不受歡迎比率有明顯上升,這顯示全球愈往兩極化的方向發展,發展中國家也對西方世界逐漸失去信心。

  • 吳釗燮批中共 野心不止於台灣

    吳釗燮批中共 野心不止於台灣

     中共持續在台海周邊進行軍事演訓,共軍機艦更頻頻越過台海中線,外交部長吳釗燮昨表示,中國正以具體行動破壞長久以來台海中線默契,並企圖在演習後將之常態化,破壞台海兩岸長久現狀。他呼籲愛好自由民主國家一起合作,研議共同因應之道,扼制中國對台恫嚇及對外擴張。

  • CNN專訪吳釗燮:台灣不會被嚇倒 續邀各國領袖訪台

    CNN專訪吳釗燮:台灣不會被嚇倒 續邀各國領袖訪台

    外交部長吳釗燮今天上午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專訪,針對大陸近日的軍演報復行動,他強調,台灣人民和政府「不會被嚇倒」,也將持續歡迎民主國家領袖訪台。

  • 《貿易》外交部+貿協 推非洲中東歐人才線上媒合月

    外交部委託外貿協會本周舉辦「2022年非洲及中東歐學生國際人才媒合會」,延續去年辦理人力媒合計畫成果,聚焦媒合非洲及中東歐等新興市場在台學生,運用其專業技能、熟悉當地語言及文化等優勢,鼓勵我國企業運用留臺生及我國學生,在海外拓銷及布局,並促進我國與友邦及友好國家經貿連結。

  • 工商社論》俄烏戰後全球政經二元化發展的隱憂

    工商社論》俄烏戰後全球政經二元化發展的隱憂

     俄羅斯於今年2月24日入侵烏克蘭,原本以為是一場很快就會結束的戰役,但在雙方代理人的介入,包括歐美在資源、民兵的背後協助烏克蘭;以及中國、印度、東南亞等國家趁機購買廉價石油、糧食的隱形支援。加上目前缺乏有實力又可說服雙方的國家介入協調之下,戰事的長期化恐怕很難避免。

  • 外交部推非洲中東歐人才線上媒合月 提供逾百就業機會

    外交部推非洲中東歐人才線上媒合月 提供逾百就業機會

    外交部委託外貿協會19日舉辦「2022年非洲及中東歐學生國際人才媒合會」,延續去年辦理人力媒合計畫成果,聚焦媒合非洲及中東歐等新興市場在臺學生,釋出逾百個就業機會。

  • 專家傳真-形塑未來的3大重要科技趨勢

    專家傳真-形塑未來的3大重要科技趨勢

     科技影響著我們的生存方式:決定了我們如何生活、工作、旅行和與外界連結。過去十年,最重要的新興科技便是人工智慧、自動化技術和區塊鏈,它們皆無縫整合,改變了一切的遊戲規則,影響包括基礎設施及運輸,甚至是消費者訂購披薩外送的方式。現在我們將啟程探索,改變未來的三大科技趨勢。

  • 《國際產業》這原因嚇跑多頭 Nike盤後跌近3%

    Nike上季營收獲利表現優於市場預期,但本季營收展望意外疲弱,因為該運動用品巨頭準備提供更多折扣去化庫存,以及考量中國清零防疫政策造成供應中斷的衝擊。

  • 名家觀點》何偉文:排除中國的印太經濟架構沒有意義

    名家觀點》何偉文:排除中國的印太經濟架構沒有意義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高級研究員何偉文27日在《環球時報》撰文指出,美國總統拜登亞洲行在政治上和戰略上啟動了「印太戰略」,在經濟上啟動了「印太經濟架構」。前者的目的是分割亞洲,圍堵中國。後者是前者的工具和補充,目的是分割亞洲經濟貿易,排除中國。戰後70多年來,成功的國際經濟貿易合作,主要採取兩種基本模式,即自由貿易協定、或經濟共同體模式。「印太經濟架構」既不是貿易協定,也不是經濟共同體,還不打算遵守多邊貿易規則。能走多遠呢?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