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概股的搜尋結果,共1,721筆
台股加權指數31日開低在15,419.21點,權王台積電(2330)開在537元,較30日下跌6元,壓抑指數表現,股價逆勢上漲的權值股包括長榮(2603)、陽明(2609)、長榮航(2618)等,原物料概念股及綠能概念股早盤股價亦往上,資金出現輪動,台股早盤指數因前一日漲多而拉回,下跌50餘點。
金虎年全球金融市場受到地緣政治、通膨、升息等利空影響表現震盪,台股基金金虎年也因此全軍覆沒,相較大盤金虎年下挫約16%,國內投信發行的台股各類型基金金虎年績效平均表現也都呈現負報酬,其中僅有價值型跌幅13.19%、上櫃型下跌13.9%勝大盤,表現相對抗跌,其他包括中概股型、科技型跌幅都超過2成,一般股票型跌幅更達21.77%,表現最差的則為中小股的22.56%。
中美貿易戰在美國前總統川普時期開了第一槍,開啟21世紀以來影響力最甚的大國角力擂台,不僅在全球範圍內掀起波瀾,震盪一下就延續了六年,時至今日,中美從貿易爭端延伸至科技戰、金融戰。隨著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進入第三任期,美國總統拜登期中選舉過後,中美關係將於2023年開啟新篇。
美股隔晚假後復市,三大指數個別發展,反映中概股的金龍中國指數挫逾3%,港股18日早盤亦震盪走弱,在十天線上(現處21,432點)多空交戰。
2023年即使展望不明朗,台股1月以來仍展開紅包行情走勢,加上近日台積電法說會釋出正向展望,下半年有望迎接復甦,帶給市場利空出盡的樂觀態勢,配合美國最新公布的12月CPI年增6.5%,除符合預期,呈現連續第6個月下滑,更創下1年多以來的新低,激勵股市多頭重拾信心。由於近期影響股市最大風險,在於通膨是否能有效控制,在關鍵數據報喜,短線美股有望維持強勢表現,進而提振台股的整體投資情緒。
中國南方航空、東方航空13日晚間同步公告,各自公司美國存託股份,將從紐約交易所退市,預計存託股在紐交所交易的最後日期為2月2日之後。作為後續安排,公司H股將會繼續在香港聯交所交易。
儘管中美監管部門2022年底在香港就中概股底稿審計取得進展,但兩國關係依舊緊張、中概股退市壓力仍在的氣氛下,中國南方航空、東方航空13日晚間表示,擬將旗下美國存託憑證(ADR)從紐交所退市。未來兩家公司或遵循其他退市的中概股「前輩」,回歸陸港股市。
全球疫情趨緩,生技產業2022年業績大洗牌,逾19家營收年增逾3成,防疫股退燒,醫業股在藥證、授權、代工和本業殺手級產品加持中,成長力道十足,合一(4743)、藥華藥(6446)、保瑞(6472)營收力翻倍;醫材股則以明基醫(4116)年增101%居冠。
美國2022年12月非農就業新增人數為22.3萬,高於市場預期的20萬人,但美國薪資通膨趨緩,平均每小時薪資年增率報4.6%,預期5.0%,薪資低於預期,降低薪資物價螺旋上升的可能性,提升軟著陸成功的希望,也有助於FOMC降低升息步調,帶動美股本周大漲,台指也已強彈超過400點。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10日舉辦「2023年台灣資本市場發展暨趨勢與展望」記者會,就大陸與香港表現,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營運長李東峰表示,預期大陸2023年IPO市場在疫情防控與經濟復甦政策實施下,可保持樂觀態度;香港則因港交所新增特專科技公司上市、創業板改革計畫,預計有望復甦。加上美國的外國公司問責法案與大陸的政策溝通,雖然導致企業觀望但也不會太久,有助中概股回流香港。
螞蟻集團公告調整股東投票權,阿里創辦人馬雲放棄螞蟻實際控制權,相關消息帶動阿里巴巴港股9日飆漲近8.7%、股價重返110港幣,刷新半年來高點。
隔夜美股三大指數跌逾1%,但中概股逆勢上揚,為港股帶來提振,周五恆生指數盤中漲0.6%,報21178.81點。國企股漲0.8%,報7229.98點。
盤勢分析: 指數自15,152點拉回一度跌至13,981點後反彈,正面看封關前量縮有利防守,目前政策力守國安基金防線14,000點,1月3日開低至14,001點後走高收長紅K就是護盤表態。台積電的巴菲特防線(約450元)出現利空鈍化,而台積電真正賣方只有外資,美股不跌外資就不賣,美股跌外資就賣。
中概股受到追捧,隔夜那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大漲8.57%,激勵港股周四高開502點或2.4%。上午公布的中國財新服務業數據優於預期,也提振市場人氣。
中國股市明顯走高,以及人民幣升破6.9,都為市場情緒造好。投資人對於中國廢除嚴格的新冠管制和隨後的復甦,採取了樂觀態度。
告別低迷的2022年,台股明(3日)將迎來2023年首開盤,該怎麼選股?怎麼進場?成為投資人關注焦點,有專家認為,經濟衰退風險仍在,台股大盤依然處在震盪區間,選股將成為首要重點,看好新平台推出及蘋果新機規格提升的受惠股,包括半導體、散熱、連結器及光學等。
台股2022年表現不佳,大盤全年下跌21.59%,觀察投信發行的台股各類型基全年績效平均表現負報酬,其中以價值型的跌幅略勝大盤,表現相對抗跌,其他分別為上櫃型下跌25.01%、一般股票型下跌31.26%、科技型下跌31.45%、中小型股票基金和中概股型跌幅則都超過32%。
2022年對全球資本市場來說是動盪的一年,大陸A股也不例外,滬指全年下挫15.13%,深指更跌去25.86%,全年上市新股年減12.58%。不過,2022年A股IPO募資額達到人民幣(下同)5,869億元,創下歷史新高,也是2019年A股實施註冊制以來募資額最高的一年。
隨著中美審計風波有望圓滿落幕,美股中概股回香港上市熱潮降溫。外媒報導,中國貨車物流平台滿幫集團與電商平台拼多多等部分在美上市中國互聯網企業,已擱置在港上市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