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歐關係的搜尋結果,共2,059筆
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5日會見德國社會民主黨訪問代表團時強調,中國將持續放寬市場准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落實好外資企業國民待遇,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今日應約與法國總統外事顧問博納通電話。王毅表示,中歐作為多極化進程兩大力量,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雙方應多往合作上想,少往對手上靠,攜手為世界提供更多穩定性。雙方還就「烏克蘭問題」(俄烏戰爭)協調各自立場,同意要為開啟政治解決進程不斷積累和創造條件。
據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微信公眾號6月3日消息,盧沙野大使5月31日接受法國獨立媒體《法律視角》採訪,重點就中法關係、中美歐關係、烏克蘭危機、G7廣島峰會、國際秩序等議題回答提問。
面對中美角力,近期美歐的表態方向一致,均強調不尋求與中國對抗或「脫鉤」,設法為緊張關係降溫。美歐貿易和技術委員會於5月30至31日舉行會議,聚焦中國議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會後表示,美歐都能從對中貿易及投資中獲益,現正專注於「降風險」。
中國新冠疫情告一段落,從去年11月邀德國總理蕭茲訪問大陸以來,中歐高層頻頻接觸互訪,拉攏歐洲意味濃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辦主任王毅5月31日在北京會見德國總理外事顧問普呂特納。王毅指出,中德要共同應對全球挑戰,攜手努力舉辦好第七輪中德政府磋商,向歐洲和世界發出積極訊號。普呂特納表示,德方將繼續堅定奉行一個中國政策。願加強對話合作,共同應對動盪不定局勢的挑戰。
台灣問題的「解」在哪裡?現在,連季辛吉也沒輒了。季辛吉認為台灣問題已「無解」,「除了交給時間,別無它解」。
義大利總理梅洛尼接受訊使報訪問表示,評估是否續簽一帶一路還為時過早,評估要非常精細,涉及多方面利益。媒體分析,若不續簽,中國考慮到宣傳與得失,反應可能不會太激烈。
懸缺4個月後,中國大陸新任駐美大使謝鋒終於抵美就任。他剛在紐約甘迺迪機場落地,就表態中美關係面臨「嚴峻的困難和挑戰」,他將致力於強化兩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外界對謝鋒出使美國多正面解讀,但美中關係陷入惡性螺旋循環,信任早已崩解,謝鋒接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懸缺4個月後,中國大陸新任駐美大使謝鋒終於抵美就任。他剛在紐約甘迺迪機場落地,就表態中美關係面臨「嚴峻的困難和挑戰」,他將致力於強化兩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外界對謝鋒出使美國多正面解讀,但美中關係陷入惡性螺旋循環,信任早已崩解,謝鋒接了一個「不可能的任務」。
新華社25日報導,歐亞經濟聯盟第二屆歐亞經濟論壇,當地時間24日在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開幕,主題「多極化世界中的歐亞一體化」,涵蓋經貿合作、能源安全、數位轉型、技術合作、氣候變化等方面。中國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視訊出席全會開幕式致詞指出,中方希望共建「一帶一路」與歐亞經濟聯盟建設對接合作,走深走實,各國團結協作、勠力同心,攜手開創亞歐合作新局面。
據美國之音報導,荷蘭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胡克斯特拉(Wopke Hoekstra)23日在北京表示,保護荷蘭經濟和網路空間是荷蘭的一項優先要務,西方國家政府同時對北京採取更加防衛的立場。這是中國解除新冠旅行限制後,荷蘭首位大臣級別官員訪問中國。
為支持並深化台歐雙邊產業合作,國發會主委龔明鑫於111年初宣布成立10億美元「中東歐融資基金」,在國發會主導及相關部會共同努力下,已完備相關細節規劃與運作模式,輸出入銀行受命擔任推動「中東歐融資基金」之執行單位,積極攜手我國外交部駐外館處開發案源及洽訪廠商,並從現有優質往來客戶篩選合適案源。
中東歐融資基金今年5月9日完成相關的核貸會議,再度通過2件適用中東歐融資基金方案的融資案,合計金額約折合900萬歐元,將分別助益台灣廠商赴捷克及斯洛維尼亞投資設廠,以及進一步強化雙邊經貿關係,繼2022年11月底通過3件總金額約1,000萬歐元適用本基金的融資案,中東歐融資基金再傳捷報。
七大工業國集團(G7)20日發布廣島峰會聯合聲明,在對中國的態度上達成共識,無意與中國脫鉤,但必須去風險,把供應鏈多元化,避免過度仰賴中國。
網路借貸媒合平台im.B涉嫌非法吸金25億元,民進黨立委陳歐珀被指與im.B詐騙主嫌曾國緯交情匪淺,風波持續延燒。陳歐珀今天在立法院宣布退選,呼籲大家不要無限上綱、影射,他自己講什麼大家也不相信,請檢調詳細查明,對於其他的指控請大家趕快到檢調單位告發。
中國政府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當地時間19日在華沙,與波蘭外交部副國務卿葛瑞渥(Wojciech Gerwel)就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和中波關係等問題交換意見。李輝稱,中方關於烏克蘭危機的立場是一貫的,就是勸和促談。格爾維爾表示,波蘭希望北京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行為。
此次G7廣島峰會除了聚焦俄烏衝突,也盼能形成統一戰線,應對中國帶來的挑戰,包括反制所謂北京的「經濟脅迫」行為。但多名官員19日告訴路透社,G7內部的分歧似乎在中國議題上最為明顯,歐盟理事會主席米歇爾(Charles Michel)就強調,維持與中國「穩定和具建設性」的關係,符合歐盟的利益。
中國歐亞事務特別代表李輝銜命解決烏克蘭危機,17日抵達首站烏克蘭,隨後將前往波蘭、法國、德國和俄羅斯。七大工業集團(G7)高峰會也於19日到21日在日本廣島舉行,美國與日本將與其他成員國達成更強硬的對中一致立場。西方世界認定中國與俄羅斯為兩大「威權國家」,對中國能否在俄烏之間扮演中立角色,持質疑態度,即使烏克蘭願意接受北京的調解,美國與歐盟是否同意都不無疑問,李輝此行堪稱不可能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