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石化煉油業務的搜尋結果,共13筆
「A+H」股上市的大陸石化業巨頭中石化公布,受惠於石油石化商品銷量增加,以及產品價格上漲,2021年營收年增30.2%至人民幣(下同)2.74兆元,淨利更較2020年大增114%至712.08億元,創下近10年新高。
俄烏衝突重挫全球股市,陸港股也不例外,僅少數受惠油價走高的煉油股堪稱一枝獨秀,表現遠優於大盤。不過國營油企股普遍面臨終端價格凍漲的壓力,油價若漲太多,利潤空間反而壓縮,實質受惠沒有外界所以為的那麼高。
三桶油2016年年報已經披露完畢。由於國際油價處於低位,以上游勘探業務為主的中石油和中海油,盈利水準都大幅下滑。但中石化憑藉一體化優勢,煉油業務盈利創歷史新高,預計今年煉油業務還將繼續保持高盈利狀態。
大陸「三桶油」巨頭之一中國石化(600028-SH;00386-HK)公布2016年財報,去年全年營收1.93兆元(人民幣,下同),年減4.4%;淨利464.16億元,年增43%,接近2014年水準,每股純益0.383元。粗略估算,該公司去年日賺約1.3億元。中石化去年獲利超出市場預期,主要受益於煉油業務的獲利大幅增長,去年獲利表現屬「三桶油」中最佳。
中國石油三巨頭企業近日先後公布上半年財報。「三桶油」從去年起業績表現便差強人意,受到國際油價持續下跌影響,最新公布的財報更加慘澹。不僅營業額大幅下滑,中海油更鉅虧77億元人民幣(下同),創下上市以來最差。
國際油價暴跌至13年低價位之際,昔日「土豪」沙烏地阿拉伯也不得不抱緊原油市場的主要買家──中國大陸。沙烏地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董事長Khalid al-Falih表示,沙烏地國家石油正就投資中國大陸煉油廠一事進行深入談判,該公司還將與大陸中石油與中石化探討煉油、營銷和石化業務方面的投資機會。
根據華爾街日報報導,中國最大的煉油企業中石化日前宣布,將新成立一家涵蓋潤滑油業務的子公司,用來引進民間資本入股。
中石化(00386-HK)公告,雖然前3季業績受煉油業務虧損拖累,淨利年跌30%至428億元(人民幣,下同),但第3季單季煉油業務出乎意料地出現正收益,連同化工業務成功扭虧,為市場帶來驚喜,營收結構相似的中石油在港股價大受激勵,終場收漲2.09%報10.76元港幣。中石化昨天在港收漲2.87%報8.25元港幣。
煉油業務虧損巨大,但中石油(601857-SH)、中石化(600028-SH)等兩桶油擴產興致不減,產能過剩風險劇增。
里昂證券投資研究亞洲能源研究部主管鮑俊文(Simon Powell)表示,中石油(00857-HK)和中石化(00386-HK)的煉油業務預計今年第4季扭虧,預料屆時中石化煉油業務獲利每桶可達3美元,中石油則達每桶1.5美元。
受美股周一盤整影響,港股昨天開高近200點進入震盪。恆生指數最多上漲超過200點,但尾盤漲幅收窄,全日收報1萬8259.03點,上漲73.44點或0.4%;國企指數(H股指數)收報9397.99點,上漲22.66點或0.24%。主板全日成交額僅397.44億元港幣,反映投資者態度審慎。
A股兩大石油公司中石油(601857-SH;00857-HK)、中石化(600028-SH;00386-HK)雙雙公布首季財報,中石油受惠上游探勘業務獲利大好,首季純益391.5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前季及去年首季分別成長32.5%、5.8%;中石化則受煉油業持續大幅虧損以及化工業務獲利不佳影響,首季純益僅134.06億元,較去年首季減少35.04%,不過仍較前季增加13%。
大陸石化業老二中石化(00386-HK)為大陸首家公告去年業績的石化業者。市場預期去年其淨利潤763億元(人民幣,下同),較前一年成長6%。中石化H股昨天終場小跌0.35%報收8.64元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