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研院研究員的搜尋結果,共512筆
政策智庫高層人事9月傳出新動態,中華經濟研究院長葉俊顯獲得留任,沒有依借調年限於8月底歸建原單位中研院經濟所,這也是他2023年1月接任院長以來,層峰對其工作表現的最佳肯定。國立交通大學資訊管理與財務金融系所教授葉銀華,則意外辭退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董事長職務,職缺亦未有新人選浮上檯面。
今(28)日下午18時許,台北市南港區中央研究院生醫所驚傳有男子輕生,警消獲報到場,男子年約40+已明顯死亡,警方於現場拉起封鎖線調查,經中研院確認該男子並非生醫所的研究員或實驗室主持人,男子的身分警方仍在確認中。
根據《CNN》日前報導,今年恐是地球10萬年來最熱的一年。台灣自7月以來連日高溫,約在攝氏34~36度之間,高溫紀錄由台北、新北、台東、台中、新竹、金門6個城市包辦,專家直言「8月更熱!」「一天24小時都有中暑風險」,尤其要注意下午1~2點,此時「太陽熱」加上「輻射熱」更具致命性。中研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龍世俊也分析近20年健保數據,指數達「注意」時,熱傷害急診人數成長8成,「警戒」人數增加1倍。
肥胖是許多人會遇到的問題,然而瘦不下來,竟有可能是因為大腦失去對營養的正常反應。近期國際期刊《自然代謝》(Nature Metabolism)發表一篇研究指出,肥胖者的大腦對葡萄糖及脂肪進入胃中的反應較健康者弱,顯示過度肥胖可能影響大腦對健康食物的判斷。
在國科會補助下,由中山醫學大學副校長同時也是肺癌權威專家張基晟領導的研究團隊,開發「早期肺癌高復發預測套組」,他們製造肺癌復發預測試劑,肺癌患者只需在開刀時提供1 c.c.血液,便能得知自己未來5年內的復發機率。
壯闊台灣聯盟理事長吳怡農的父親、中研院兼任研究員吳乃德8日晚間被點名13年前也踰矩,在車內牽起一名黃女的手貼在臉頰親吻。吳乃德昨對此發表3點聲明,他誠摯向指控的黃小姐道歉,並宣布即日起不再參與公共事務。
人工智慧(AI)正熱門,它對會人類生活帶來什麼影響?中央研究院跨縣市科普演講「中研講堂」即將於年6月10日(星期六)在桃園市立武陵高中舉行,二場次演講將帶大家了解AI科技的發展趨勢及其語言模型的應用,有興趣的民眾盡速報名。
北區民間國是會議19日在台北召開,與會學者專家指出,台海將繼續是美中的對抗場域,甚或發生代理戰爭,台海和平穩定的關鍵在處理統獨問題,正面回應一中原則是兩岸協商機制能夠建立的原因。
針對台大前校長管中閔13日於新書發表會中,指控監察院「卡管」及干預大學自治,當時負責調查「台大校長遴選案」及「其擔任國發會主委期間違法兼職案」的3名監委高涌誠、王幼玲、蔡崇義稍早澄清,指管中閔的言論嚴重背離事實,因此發文特予澄清,以正視聽。
隨著國內疫情趨緩,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將開始研議降級規劃,財團法人厚生基金會今舉辦新冠肺炎回顧與展望公聽會,多位專家針對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立、超額死亡等議題等提出建言,呼籲口服抗病毒藥應將BMI大於27及高血壓納入危險因子,此外也應針對確診死亡數進行透明揭露。
為提高國內新冠疫苗覆蓋率,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宣布,3月6日起至4月30日實施「疫苗加一、解封安心」接種運動,且將來規畫讓新冠疫苗固定在每年3、4月例行接種。專家則呼籲,國內不應只推升單價疫苗覆蓋率,歐盟已著手規畫用雙價疫苗當作基礎劑,我國也應盡速評估,讓從未接種者可直接打雙價疫苗。
行政院長陳建仁以借調方式接閣揆,保留中研院特聘研究員資格挨批。中廣董事長趙少康與立法院國民黨團總召曾銘宗均呼籲,陳應立刻辭去特聘研究員職務。趙說,閣揆工作拚全力都不一定能做好,怎可腳踏兩條船,給自己留退路?
行政院長陳建仁以借調方式接任閣揆,保留中研院特聘研究員職位,引發國民黨猛攻,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昨二度喊話陳建仁應辭去特聘研究員,不得腳踏兩條船,給自己留退路。對此,國民黨立法院黨團總召曾銘宗3日指出,陳建仁擔任要職卻還考慮往後薪水問題,極度不恰當,呼籲陳建仁放棄中研院特別研究員的資格。
國民黨發言人蕭敬嚴昨天批評,行政院長陳建仁早逾退休年齡,更是中央研究院延長聘任的特聘研究員,不得借調其他機構,但陳為一己後路與私利,成全國「唯一」例外而借調出任行政院長,怎讓其他公務人員心服口服?國民黨發言人林家興也表示,國民黨要特別來請教陳建仁,持續借調6次、中研院卻說陳建仁當時是「新聘」,這是否有規避中研院內規、投機取巧的問題?天主能接受嗎?
行政院長陳建仁借調爭議延燒,國民黨發言人蕭敬嚴上午批評,陳早已逾退休年齡,是中央研究院延長聘任的特聘研究員,不得借調其他機構,陳為一己後路與私利,成全國「唯一」例外借調出任行政院長,怎讓其他公務人員心服口服?
行政院長陳建仁從中央研究院特聘研究員「借調」接任閣揆,引發爭議。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昨再批評,陳建仁腳踏兩條船,吃碗內看碗外,這算什麼?直言陳把名利權都要抓在手裡。但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為陳喊冤,還以蜀漢丞相諸葛亮比擬,「六出祁山,有需要你就來」,指外界攻擊是藍綠激化,「批評是不公平的」。
行政院長陳建仁原職為中研院特聘研究員,月薪上看新台幣50萬元,消息曝光後,這起終身職的科研職務便引起各方關注,外界也十分好奇其高薪價值何在。而爬梳歷史資料,僅在105年度立法院回覆中研院預算評估報告中有相關數據紀錄,且預算高達1億9千多萬元,5年增加3700多萬元,但此後再查無相關公開紀錄。
行政院長陳建仁於今(31)日正式走馬上任,但他已「借調」方式暫離中研院特聘研究員的高薪職務,抨擊聲浪持續不斷。前高雄市副市長葉匡時質疑,不明白陳對我國學術貢獻何在,及特聘研究員又是如何具有作為終身職的價值?中研院副院長黃進興回應,創設這項人事制度,在於讓研究人員待遇接近國際水平,而陳不僅是中研院院士,也是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攻擊陳建仁,我覺得不公平!」
準閣揆陳建仁明31日走馬上任,中廣董事長趙少康日前批評陳建仁捨不得中研院1個月49萬的高薪,對是否接任行政院長躊躇再三,又要當最大的官,又捨不得放棄高薪「戀棧愛錢」。對此民進黨團幹事長鄭運鵬回應,「戴著有色眼鏡去看人,就會用有色眼睛去解釋。」他相信陳不會因為因為擔任院長就失去對於研究的興趣,且流程也符合中研院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