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研院長的搜尋結果,共1,443

  • 培育獨角獸 莫德納來台尋寶

    培育獨角獸 莫德納來台尋寶

     培育台灣生技獨角獸,中研院、莫德納1日簽訂合作意向書,除建立策略合作關係外,也發起「莫德納台灣mRNA前瞻新創獎」計畫,針對傳染病、免疫腫瘤、罕見疾病、心血管和自體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等五大治療領域,尋找傑出新創團隊/個人,並提供獎金和一對一業師輔導。

  • 中研院攜手莫德納 加速台灣mRNA技術發展

    中研院攜手莫德納 加速台灣mRNA技術發展

     新冠疫情自2019年底橫掃全球,mRNA疫苗協助各國取得良好抗疫成果。中研院昨日與莫德納公司簽署合作意向書,雙方將在今年底完成「mRNA先導研究設施」相關驗證工作,協助培育本地人才,預計2024年起接受產業及學研界小型量產mRNA疫苗。

  • 中研院攜手莫德納簽署合作意向書 加速mRNA技術研究

    中研院攜手莫德納簽署合作意向書 加速mRNA技術研究

    2019年底新冠疫情席捲全球,新興的mRNA疫苗協助各國取得良好抗疫成果,並使mRNA生醫技術廣為世人所知。中研院今(1)日與莫德納(ModernaTx)及莫德納台灣(Moderna Taiwan)簽署合作意向書,將結合研發與輔導資源,加速國內mRNA技術發展,培育研究人才,並共同發起mRNA前瞻新創獎計畫,廣邀台灣優秀研究團隊參與評選。

  • 東海大學學長蔡其昌 親勉畢業生 「人生抉擇在要與不要」

    東海大學學長蔡其昌 親勉畢業生 「人生抉擇在要與不要」

    立法院副院長蔡其昌今(27)日獲邀赴東海大學發表主題演說,他以大學長身份向學弟妹暢談「人生抉擇,在要與不要之間」,鼓勵畢業生面對迷茫,勇敢擁抱失敗踏上社會旅途。

  • 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建構台南綠能科技研發

    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建構台南綠能科技研發

    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位於高鐵特定區除有交通便利之優勢外,周邊亦有成功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及長榮大學等3家大學群聚,更有工研院、國研院及中研院等3大國家級研究單位進駐加持。其中位於D區之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於2019年12月正式啟用,佔地約7.44公頃,主要定位為打造綠能科技之技術驗證及整合應用平台,以提供產業進行實場性能及試量產最佳示範驗證場域。

  • 疫情趨緩等因素考量 中研院mRNA疫苗變更研究項目

    疫情趨緩等因素考量 中研院mRNA疫苗變更研究項目

    BNT與莫德納疫苗在疫情當中的普及率高,針對mRNA技術對防疫與次世代醫療的重大影響,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今(18)日出席立法院教文會備詢時表示,mRNA技術有望成為癌症疫苗平台,且對次世代醫療有著重大影響,中研院將會持續進行相關研究,不過會變更研發目標。

  • 天文學巨擘徐遐生 學術貢獻富原創性

    天文學巨擘徐遐生 學術貢獻富原創性

     中研院院士、清大前校長徐遐生4月23日在美國辭世,享壽80歲。消息傳回清華校園,許多師生深表不捨,副校長簡禎富表示,將於校內舉辦追思紀念會,緬懷這位讓清華人敬重的前校長。

  • 中研院聯手國內外研究團隊 觀測M87黑洞吸積流與強大噴流

    中研院聯手國內外研究團隊 觀測M87黑洞吸積流與強大噴流

    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與多個國際研究團隊合作,使用新的毫米波段觀測成功獲得影像,首度證實星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附近的吸積流與噴流起源間的聯繫,研究成果於4月發表在國際頂尖期刊《自然》(Nature)。

  • 天文學巨擘、清大前校長徐遐生在美過世 享壽80歲

    天文學巨擘、清大前校長徐遐生在美過世 享壽80歲

    身為中研院天文所創所元老之一的中研院院士、清大前校長徐遐生,23日在美國過世,享壽80歲,中研院今(25)日也證實這項消息。

  • 海納百川》意識型態作祟教育部淪為政黨打手(林清汶)

    海納百川》意識型態作祟教育部淪為政黨打手(林清汶)

    報載,有立委質詢問教育部長潘文忠,知道有國中課本將「馬鈴薯」稱之為大陸用語「土豆」?潘文忠驚呼「台灣教科書怎麼可能使用中國大陸的用詞?」;出版社也緊急道歉表示要再修訂重送審,但道歉之餘也不忘指出係參考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之版本。

  • 《產業》中研院、國研院聯手海中撈電 首重東部海域環境勘查

    我國現有能源自給率低,在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的路徑上,除了儘可能提高再生能源發電比例之外,更應提高其中可自產的能源比例,以利我國能源安全。台灣東岸黑潮流速快又穩定,開發海洋能作為自有再生能源,是我國推動淨零排放的關鍵解方。中央研究院與財團法人國家實驗研究院周二簽署「海洋能及海洋科技研發合作協議」,雙方將進行更加緊密的技術合作,期能加速推動國家零碳電力的發展進程。

  • 台大砸重金攬才 拔萃講座最高加薪150萬

    台大砸重金攬才 拔萃講座最高加薪150萬

    日前中研院長廖俊智在立法院備詢時提到,我國面臨博士班誘因、教授待遇與退休所得等3項「偏低」劣勢,不利國際競爭。對此,台大校長陳文章今(18)日表示,台大「拔萃講座」名額將從原本的每年2至3名,增加到每年12名,並開放學院主動設定條件延攬海內外優秀學者,另外也加給1年50至150萬元的津貼,經費由台大自籌。

  • 中研院發《農業政策建議書2.0》 對農業政策提出8大建議

    中研院發《農業政策建議書2.0》 對農業政策提出8大建議

    中央研究院今天發布《農業政策建議書2.0》,針對台灣農業面臨的問題深入探討,並提出8大建議,盼能打破既有的思維框架,尋覓開拓性的改革方向,以奠定下一世代農村發展的永續基礎。

  • 中研院停用陸CNKI資料庫 學界諷:防政要抄襲論文再被找到

    中研院停用陸CNKI資料庫 學界諷:防政要抄襲論文再被找到

    兩岸關係不睦,如今連雙方文教交流幾乎都停擺,今(14)日又傳出,具有大陸官方背景的CNKI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停止與中研院合作,中研院圖書館也發布停止使用通知。學界認為,該資料庫在台灣學界廣泛使用,但之前綠營政要論文抄襲事件頻傳,且不少人甚至直接抄錄大陸論文,此時停用陸方資料庫,很有可能是為了防範抄襲的論文再被找到。

  •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揭曉 中研院陳玉如獲最高榮譽「傑出獎」

    台灣傑出女科學家揭曉 中研院陳玉如獲最高榮譽「傑出獎」

    2023年「第16屆台灣傑出女科學家獎」今(4)日舉行頒獎典禮,最高榮譽「傑出獎」頒發給中研院化學研究所特聘研究員陳玉如,表彰在台灣建立蛋白質體研究技術,協助肺炎等癌症臨床治療。「新秀獎」則由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林俐暉及台大電子工程學所副教授胡璧合獲得,兩人皆勉勵女性研究員,都能發揮個人興趣與專長,無後顧之憂地投入科研工作。

  • 朱雲漢協助國際開展漢學研究

    朱雲漢協助國際開展漢學研究

     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2月5日晚間因為直腸癌在家中病逝,享壽67歲。學界表示,朱雲漢對大陸和西方在政治和文化方面的見解非常高,他主張眼光要離開美國,並把漢學研究帶往歐洲及俄羅斯,他的離世是國際社會科學領域的重大損失。

  • 被追殺的江宜樺 占便宜的陳建仁

    被追殺的江宜樺 占便宜的陳建仁

     陳建仁在借調爭議中上任,成為中華民國有史以來第一個借來的最高行政首長。71歲的陳建仁,6度借調為官,當過副總統再出任行政院長,卻依然抱著中研院特聘研究員的金飯碗不放,「留職停薪」保留優渥退路。

  • 生策會改選 生醫科金大咖到位

    生策會改選 生醫科金大咖到位

     生策會16日完成第七屆理監事改選,生、醫、科、金四大領域大咖全到位!台新銀行吳東亮、華碩施崇棠、宏碁陳俊聖、友達光電彭双浪、技嘉葉培城等董事長和台達電執行長鄭平首度加入史上最強的「黃金陣容」,突顯生醫產業進入新世代,可望引進上千億元資金活水。

  • 資安院揭牌 中研院生醫所爆60萬筆資料疑外洩

    資安院揭牌 中研院生醫所爆60萬筆資料疑外洩

     蔡英文總統10日出席「國家資通安全研究院揭牌典禮」並高喊「資安即國安」,但諷刺的是,近期台灣公私部門資安外洩事件頻傳,無黨籍立委黃國書昨還加碼開記者會質疑,中研院生醫所執行中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未符合《人體生物資料管理條例》,國人近60萬筆巨量基因及臨床資料有外洩疑慮,恐釀國安危機。

  • 朱雲漢辭世 中研院等同表哀悼

     中研院院士、台大教授朱雲漢5日辭世,享年67歲。他的兄長、前政務委員朱雲鵬在臉書發文,沉痛證實此項消息。中央研究院政治學研究所、中央銀行同步發文悼念,哀痛朱雲漢院士的離世,是國際社會科學領域的重大損失,而他於發展我國政治學的貢獻,及推動台灣與國際學界緊密合作,都將永遠為台灣政治學界所感念。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