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研院的搜尋結果,共2,842筆
免疫力就是最好的醫生!新冠肺炎疫情下,如何強化免疫力,保護自己與家人免受病毒侵襲,是所有人都關注的重點。免疫力雖非越強越好,但若功能下降,絕對是防疫警訊,專家整理7大跡象可能是體內免疫力衰退的症狀,國際血液與免疫醫學研究權威、中研院院士伍焜玉博士也推薦5種有助增強免疫力的食物。
響應政府能源轉型政策,積極推動台灣綠能與減碳技術研發暨相關產業發展,中油與中央研究院17日簽署綠能發展合作備忘錄,將在綠色能源領域進行技術合作。中油表示,雙方優先選定宜蘭地區地熱能源探勘開發為合作起點,未來也規劃針對各式綠能及二氧化碳捕捉與封存等領域持續合作。
為積極推動綠能與減碳技術研發暨相關產業發展,中央研究院與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今(17)日簽署綠能發展合作備忘錄,雙方將在綠色能源領域進行技術合作,盼為我國邁向2050年淨零碳排願景建立堅實基礎。
第71屆林島諾貝爾獎得主會議將在6月26日至7月1日在德國林島舉行,來自全球91個國家地區、611位年輕科學家獲邀與30名諾貝爾獎得主會面,其中包含來自中研院化學所的博士後研究學者Dr. Febri Baskoro。
我發現自己年登耄耋,加上新冠疫情,足不出戶、日日面對芸窗孤燈,百無聊賴,不免患了老人的「毛病」,喜歡追憶陳年往事,興起昔日情懷;而這從我《浮生小記》裡重新泛起的情懷,則點點滴滴的滴在我心頭,使時光倒流、情景宛在,同時也「耀彩揚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12)日上午表示,指揮官陳時中上午自覺有相關症狀,使用家用快篩試劑檢驗,結果為陽性,已透過通訊診療判定為確診,將進行居家照護,目前身體狀況良好。陳時中確診消息傳出後,引爆Ptt網友熱議,其中多數網友卻都ㄧ面倒,並酸陳時中是否想轉跑道去參選北市長了?
新冠疫情延燒,累計本土個案已破259萬例,不少感染者康復後都會出現胸悶、疲倦等長新冠症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8日表示,國內長新冠門診收案數約有逾百例,遭醫師反駁比例沒那麼低,昨改口指出,長新冠整合醫療計畫共有41家醫院收治787個病人。
大陸科技部部長王志剛昨(6日)表示,中國已把科技自立自強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將持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目標建設科技強國。不過,王志剛坦言,中國科技創新在原創能力、高階人才、關鍵核心技術等方面還有不少弱項,將面對一系列風險挑戰。
行政院長蘇貞昌昨(3)日上午到高雄展覽館視察孩童大型疫苗施打站,不小心口誤說出「我們一起打贏這場防疫的選戰」,隨即修正為「作戰」,而資深媒體人黃揚明表示,「蘇院長某種程度就是吃了誠實豆沙包,就是講出內心話了」,更痛批很多東西都是指揮中心說了算,甚至更揭露了民進黨防疫的背後真相,直言「史無前例」,引發討論。
恢復實體展出的台北國際書展,端午連假起在台北世貿一館舉行,全國學術研究聖殿中央研究院推出「靈光乍現」(EUREKA × Academia Sinica)主題特展,現場展示集結展示中研院的「人」與「書」,同時推出全新網站「中央研究院出版品整合平臺」,提供有系統地檢索主題叢書、瀏覽新書資訊。
第30屆台北國際書展今天開展,中研院今年在書展推出「靈光乍現」主題特展,規劃「研究中求真」、「思潮裡覓光」2大展區,讓讀者一次飽覽中研院頂尖研究成果。
疫情持續升溫,行政院長蘇貞昌今(26)日拍板數項紓困振興的經費,共計約345.6億元左右。不過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在會後記者會上被問到是否有考慮再發振興券時,則表示要看接下來的疫情變化,並說「現階段沒有」。
對於總統蔡英文以及中研院研究員何美鄉近日對疫情發表談話,東華大學教授施正鋒聽到後認為,「沒血沒眼淚,蠻可悲的!」
疫情帶來的數位世界,連數位博物館都能開展出多層次角色。中央研究院數位文化中心連續三年響應國際博物館日,以「開放博物館」為平台,與中華民國博物館學會三度攜手,號召國內典藏機構共襄盛舉,開始「數位」演示。
民進黨今中常會邀請中研院生醫所兼任研究員何美鄉以「洞悉COVID-19疫情的樣貌與國際防疫策略之借鏡」為題專案報告;身兼黨主席蔡英文總統今在會中發表談話,強調黨部已有規劃,對於輕症、無症狀居隔的染疫者,由各級黨公職幹部、各級黨部系統,建構民進黨「關懷中心」的機制,透過黨的組織、服務系統,結合各地區的基層醫療和服務單位,協助民眾。
1965年7月,蔣介石親自點將籌建發展核武的科研單位,但因經費人力不足而延緩,1976年7月2日方正式立「中山科學研究院」(簡稱中科院)。集中台灣相關科技菁英約6300人,技術人員8500人。中研院所屬「核能研究所」在加拿大協助下,興建「核能研究反應器」另並從南非等國祕密購買反應堆技術和100噸左石的鈾。
世人二見黑洞!中央研究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參與的「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 EHT)」國際合作計畫,於2022年5月12日舉行全球同步記者會,公布銀河系中心超大質量黑洞的第一張影像,這也是人類史上看到的第二個黑洞。
中研院參與「事件視界望遠鏡(Event Horizon Telescope,EHT)」國際合作計畫,繼2019年發布人類史上首張拍攝到的M87星系中心黑洞照片後,昨日晚間舉行全球記者會,公布位於銀河系中心的人馬座A星,其中的超大質量黑洞影像,是有史以來被發現的第2個黑洞。
蔡政府解禁萊豬來台後,2020年底行政院宣布地方自治條例訂有「乙型受體素不能檢出」的規定無效,台北市等4個議會聲請釋憲,憲法法庭將在今日下午3時宣判,判決結果將影響中央解禁日本核災區食品與地方的爭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