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等收入的搜尋結果,共146

  • 美國中產階級衰落 可成美中關係切入點

     美國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李成,是該中心的首位華裔主任,也加入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和由傑出美籍華人組成的「百人會」,並曾擔任百人會副會長。過去更預測中國「技術官僚」的崛起,並構成中國第三代、第四代領導層的主體。

  • 日媒:中國有望躋身高收入國家

     大陸2022年因經濟停滯、失業率上升、人民幣貶值,人均國民所得毛額(GNI)未達到世界銀行所訂的高收入國家標準。不過日媒認為,若經濟復甦和人民幣行情穩定,大陸今年有望躋身高收入國家行列。

  • 防範技術紅利遭淘空影響陸經濟增長 學者示警「這一點」是關鍵

    防範技術紅利遭淘空影響陸經濟增長 學者示警「這一點」是關鍵

    美中科技戰角力越打越激烈,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教授鄭永年表示,在當前複雜的國際環境背景下,中方自主技術發展變得非常重要,發展關鍵是如何跨越中等技術陷阱。他更示警,要防範大陸「技術紅利」快被收割,繼而影響經濟增長的情形。

  • 人均能達標  大陸今年可望擠進高收入國家

    人均能達標 大陸今年可望擠進高收入國家

    中國國家統計局28日發佈的《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按美元計算,大陸人均國民所得毛額(GNI)為1萬2608美元,尚未達到世界銀行規定的高收入國家標準(1萬3205美元以上)。

  • 中國面臨中等收入陷阱已不可避免? IMF:2028增速僅3.4%

    中國面臨中等收入陷阱已不可避免? IMF:2028增速僅3.4%

    過去十多年裡,中國一直是全球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但這次的新冠疫情重創中國經濟後,經濟專家認為,即便擺脫疫情拖累,中國經濟放緩已不可避免。帍隨著老齡化、勞動力增長大幅放緩、生產力增長急劇下降等問題同時出現,這次中國很可能會走進「中等收入陷阱」。

  • 德媒:中國經濟高速擴張已成過去 未來年增長約2~3%

    德媒:中國經濟高速擴張已成過去 未來年增長約2~3%

    在中國與西方國家關係惡化並經歷疫情衝擊之後,其未來經濟發展是否能恢復過去榮景成為各界關注的問題。德媒引述智庫專家與政府機構的分析稱,中國經濟高速增長的繁榮盛世已成過去,未來要達到GDP年增長率近5%會相當困難,大約只能在低速增長的2~3%間徘徊。

  • 拚跨過高收入門檻 專家:大陸今年經濟增長目標不應低於5%

    拚跨過高收入門檻 專家:大陸今年經濟增長目標不應低於5%

    大陸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8日在論壇上表示,過去10年,大陸經濟比較穩定地由高速增長轉入中速增長,但是仍然沒有跨過高收入國家門檻,他對此建議,2023年政府應提出不低於5%的經濟增長目標,並力爭連兩年平均增速達到5%左右。

  • 中等收入族群受重擊 星國商品服務稅 2023升至8%

     新加坡的商品服務稅(GST)自明年元旦起將由7%調升至8%,2024年元旦再將上調至9%。專家表示,稅率調漲對中等收入族群的影響最大。

  • 《國際金融》通膨燒錢 歐元區銀行不良貸款將激增

    歐洲央行(ECB)在周二公布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由於高漲的通膨和上升的利率,衝擊到家庭收入,特別是衝擊到歐元區最貧窮的人口,讓歐元區銀行的不良貸款可能會激增。

  • 寧吉喆:中國中等收入家庭佔總人口30%提升空間大

    寧吉喆:中國中等收入家庭佔總人口30%提升空間大

    中共二十大明確要實現共同富裕,完善分配制度,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統計局前局長寧吉喆在《二十大報告輔導讀本》中發表文章指出,目前中國中等收入家庭,佔總人口的比重為30%,提升空間較大。要增加低收人者收入,著力提高中等收入家庭人口比重。

  • 陸共同富裕示範區 浙江推進農民收入擴中提低

    陸共同富裕示範區 浙江推進農民收入擴中提低

    澎湃新聞22日報導,浙江是大陸「共同富裕」示範區,為加快形成以中等收入農民群體為主體的橄欖型農村社會結構,浙江省委農村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日前印發《推進農民農村「擴中」「提低」工作方案》,聚焦農民工資性收入持續增加、經營淨收入高效增長、財產性收入加快補短、轉移性收入更好普惠、優質公共服務均實施「十大行動計畫」,力爭到2025年農村家庭年可支配收入1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合新台幣43.5元)至50萬元群體的比例達到80%,20萬元至60萬元群體的比例達到40%。

  • 專家傳真-從大陸今年經濟情勢 預判其對台作為

     美國眾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elosi)旋風式訪台後,台海關係更為緊張。然而,在大陸多方面對台施壓的同時,大陸一些城市因疫情再度封控,且爛尾樓停貸風波、河南村鎮銀行弊案、公務人員減薪潮等事件亦仍未停歇。大陸經濟情勢,衝擊的不只是其社會的穩定,也連帶影響其對台作為。

  • 高收入無法顯著提升幸福感

    高收入無法顯著提升幸福感

     在各種討論幸福的文獻中,最常被拿出來討論的是財富與幸福之間的關係。如果我們擁有更多財富,會變得比較幸福嗎?

  • 劉世錦:殺富濟貧 將淪共貧

     「共同富裕」是大陸近期推動的重要政策,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劉世錦對此表示,共同富裕的關鍵,是重視人力資本等要素,提升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劉世錦強調:「殺富不一定就能濟貧,最終還只會導致共同貧窮。」

  • 大陸政協:殺富濟貧恐致共同貧窮

    大陸政協:殺富濟貧恐致共同貧窮

     大陸正積極推動「共同富裕」理念,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劉世錦近日直言,殺富不一定能濟貧,最終還只會導致共同貧窮。他強調,要解決共同富裕問題,有兩點關鍵:一是要重視要素環節重要性,尤其人力資本;二是提升中等收入群體比重,實現中等收入群體倍增。

  • 專家傳真-再論大陸「共同富裕」發展

    專家傳真-再論大陸「共同富裕」發展

     中共在2021年的建黨百年時宣告:已帶領中國大陸全面脫貧,並「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接下來的目標就是「共同富裕」。在具體政策未明之際,大陸企業紛紛成立基金或捐款,以響應共同富裕;一時之間,資本市場風聲鶴唳。不少論者紛紛認為,「共同富裕」不但將重創中國大陸資本市場,更將成為影響中國大陸乃至全球經貿的重大變數。

  • 陸官媒:人均GDP1.25萬美元 離高收入國家還有多遠?

    陸官媒:人均GDP1.25萬美元 離高收入國家還有多遠?

    大陸央媒《經濟日報》4日報導,當前,中國雖有部分經濟指標已接近高收入國家門檻,但中國人均GDP尚未達到高收入國家的下限標準,離發達國家的平均水準更是差距較大。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只要發揮好中國經濟韌性強、潛力大的優勢,保持住戰略定力,透過全體人民共同努力,在不遠的未來就一定能真正邁上更高台階。

  • 名家觀點》曹和平:大陸人均收入 腰桿子又挺直一節

    名家觀點》曹和平:大陸人均收入 腰桿子又挺直一節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曹和平1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2021年增長8.1%,規模達到114兆元人民幣;中國人均GDP達到8萬零976元,比上年增長8.0%,按匯率折算為1萬2551美元,以較大占比超過世界平均水準。中國人均收入,在全世界近200個經濟體中排名第61位。按2019年可比價格,人均國民收入超過1萬2535美元即進入高收入經濟體階段,中國經濟的兩隻腳已穩穩踏入高收入經濟體門檻線內。前些年,別人說中國經濟規模大而不強,不能談人均時,就有點洩氣。今天中國的腰桿子,又挺直了一節。

  • 發改委推擴大中等收入 拚共同富裕

     大陸發改委17日提出實現「共同富裕」具體政策,發改委就業司副司長常鐵威表示,將推出「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並將發起研究制訂擴大中等收入群體實施方案,推動更多低收入群體,跨入中等收入行列。

  • 大陸人均GDP1.25萬美元 首超越世界平均

    大陸人均GDP1.25萬美元 首超越世界平均

     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2021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上年增長8.1%,經濟總量達114.4兆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平均匯率折算達17.7兆美元,穩居世界第二,占全球經濟比重預計超過18%。2021年人均GDP達1萬2551美元,首次超越世界人均GDP水準(1.21萬美元),雖然尚未達到高收入國家人均水準的下限,但逐年接近。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