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搜尋結果,共198筆
有消息人士表示,美國政府派出財政部高層利普頓(David Lipton),參與9月底舉行的中國財金官員與美國金融巨擘負責人的經濟對話會議。利普頓為美國財長葉倫的高級顧問,也是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前高層。
據彭博報導,知情人士表示,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及其團隊暫時沒有恢復被川普政府中斷的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的計畫。雖然葉倫以及政府其他部門正與中方保持聯繫,但他們的目的並非重啟中美高層之間的正式會談。
外媒報導,美國沒有計畫重啟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知情人士透露,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和其他美國政府部門,雖與中方保持聯繫,但目前的預期是不重啟雙邊正式高層會談。
在雙方還在喊話、叫陣的過程中,中國大陸突然宣布派遣兩位負責外事的高官前往美國與拜登政府高官會晤。其中顯露什麼玄機?北京還是華府更需要跟對方溝通?還是彼此可以各取所需?
中共黨媒《人民日報》今天(14日)發表評論員「鐘聲」的署名文章,認為應當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多考慮合作,不蓄意對抗,才是兩國之福。打開機遇之窗,推動中美關係健康穩定發展,可以造福於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
北戴河休假議政結束後,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新聘11位國務院參事,從新任參事的專長分析,有專長公衛,也有曾參與中美經濟對話機制,可看出當下大陸的戰略關切事務。
2008年9月15日美國雷曼兄弟破產,金融海嘯席捲全球,當年全球經濟成長率應聲降至3.1%,2009年只回升到3.4%;但在全球一片哀號聲中,大陸卻是一枝獨秀,2008年經濟成長9.6%,2009年也成長9.2%,成為全球經濟復甦的燈塔。
大陸全國台企聯2月5日在北京舉辦新春聯誼會,主持會議的國台辦副主任劉結一希望台商要有社會責任與歷史擔當,堅持九二共識,讓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大陸國務委員楊潔篪2月8日與美國國務卿提勒森舉行雙邊會談時,正式照會美方前中紀委王岐山將出任國家副主席,未來將全面負責中美關係。
中共中央政治局前常委與中紀委前書記王岐山1月29日被湖南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選出為全國人民代表。一般來說,卸任或退休人員不會安排全國人民代表的工作。
大陸與美國的首次全面經濟對話於台北時間19日晚上在華盛頓召開,新機制下的首次經貿對話,將對兩國在 「習川會」期間為緩解貿易緊張而實施的 「百日計畫」的成果進行盤點。但是,近期的貿易數據及北韓核武危機均未緩解,加上兩國在雙邊貿易方面有目標差異,對話仍難消除貿易糾紛隱患。
眾所矚目的首次習川會於焉落幕,也為中美關係日後的發展打下基礎。對此,大陸官媒評論,稱這次會晤好似為兩國間增添了更多的「保險」!
「習川會」美東時間7日落幕後,雖在台海、軍事等議題仍存歧見,但大陸官媒新華社表示,中美雙邊各層面溝通及對話機制已開始步入正軌,除經貿百日談判正式展開外,外交安全對話機制也已開始接觸,顯示「習川會」剛結束,兩國合作機制已即刻啟動。隨著雙方展開對話,意味接下來進入討價還價階段。
習川會過程大致行禮如儀,成功營造和平氣氛,並為未來合作建立框架。例如美國國務卿Tillerson表示,習近平同意與美合作共同控制北韓導彈及核武計畫;美國商務部長Ross表示,已建立中美貿易問題的百日談判計畫,目標為增加美國對中國出口,並縮減貿易逆差。
毋庸置疑,本周最大事件就是全球矚目的「習川會」。這是一場承載中美關係未來走向的重大會晤。在外界得知這場會晤的第一時間,鳳凰大參考/弈圖遠望團隊即開始了在美國的撰稿准備。本次會晤由川普核心團隊直接操刀,我們的第一篇專欄分析,看美國為這次會晤准備了什麼。
美國確定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在區域經濟整合方面,多國轉而寄望大陸,有利大陸崛起。中經院第一所所長劉孟俊24日指出,當前大陸官方已經表態有意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經濟秩序的主導者。另外,大陸近年積極推動「一帶一路」戰略,首重與各國在基礎建設、人才和資金等雙邊往來,從某種角度來看,宛如「陸版FTA」。
美國總統川普24日簽署行政命令,美國退出TPP幾乎已成定局,無疑是給大陸崛起的大好機會。除了全球貿易主導地位之爭外,中美貿易戰同樣讓市場不安。除了川普揚言的高關稅手段外,中經院第一研所所長劉孟俊認為,當前中美雙方正在推進雙邊投資保障協定(BIA)談判,可能也是另一戰場。
中華經濟研究院大陸經濟所所長劉孟俊今天指出,大陸對美國有外貿依賴,但發生金融風險的機會不高;中美貿易戰如何開打,他認為,2017年的美中戰略與經濟對話是重要觀察點。
中國大陸外交部長王毅指出,中美關係將面臨「新的複雜和不確定因素」,雙方唯有相互尊重並照顧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才有可能長久穩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