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美摩擦的搜尋結果,共555筆
2022年年底,中美元首於巴厘島展開會晤,在過去幾年裡承受重壓的中美關係迎來了一絲曙光。為貫徹落實會晤精神,中國外交部副部長謝鋒與美國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時任美國國安會中國事務主任羅森博格(Laura Rosenberger)等一行高級別官員緊接著舉行了會談,為預定的2023年初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訪華之旅做準備。然而,隨著2023年初「氣球事件」突然發酵,中美高層溝通節奏旋即受到嚴重干擾,雙邊關係止跌回穩的機會窗口迅速關閉,兩國再度返回「劍拔弩張」的緊張態勢。「氣球事件」可以被視為兩國在戰略博弈進程中互動模式的一個典型案例,其背後折射出的是雙邊關係日趨加深的敏感性及脆弱性。在重重矛盾和敵意面前,中美關係距離「融冰解凍」似乎越來越遠。
有觀點認為,2023年中美關係將有顯著改善。本文認為,由於中美兩國處理這對雙邊關係的戰略框架完全不同,短時期內看不到雙方調整各自框架的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兩個戰略框架的博弈決定了雙邊關係仍將處於極具挑戰的階段。能否把此次元首會晤的共識落實到政策層面,恢復雙方原有對話機制和機制性合作,是對兩國外交團隊的巨大考驗。
當前,地緣政治摩擦和去全球化加劇,中美關係緊張對立,美國強勢打壓中方高科技產業,雖然中方一直強調堅定不移推進改革開放,但外資外企依然難以安心經營,有的開始考慮撤離。中方要如何改善中美關係?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天在總理記者會上表示,這幾年美國國內有些人在炒作兩國「脫鈎」的論調,但他認為,中美可以合作、也應該合作。中美合作大有可為。圍堵、打壓對誰都沒有好處。
中國自2022年末疫情解封以來,積極尋求重返國際舞台的機會,但第一步就面臨美國猛力抗中的組合拳,近期雙邊關係,更因為俄烏戰爭、經貿技術「脫鉤」,乃至偵察氣球等風波急速惡化。隨著「兩會」召開,將如何闡述最新外交政策,攸關大國角力何時現轉機,為全球各界高度重視。
自去年印尼拜習會後,中美逐步恢復接觸,從美國助理國務卿康達訪中到劉鶴、瑞士會談,兩國關係似乎正加速回暖。與此同時,美國又通過系列動作演繹了數次「乍暖還寒」。冷暖交織之下,難免令人心生困惑:中美關係是否還值得期待?
自去年印尼拜習會後,中美逐步恢復接觸,從美國助理國務卿康達訪中到劉鶴、瑞士會談,兩國關係似乎正加速回暖。與此同時,美國又通過系列動作演繹了數次「乍暖還寒」。冷暖交織之下,難免令人心生困惑:中美關係是否還值得期待?
宋國友現為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教授、副主任,上海高校智庫「亞太區域合作與治理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復旦大學美國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宋國友25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中美元首會晤為兩國經貿關係注入了一段時間以來的最強動力,對中美經貿關係發展起到重大的引領作用。總體而言,兩國元首會晤是在關鍵時刻進行的關鍵會晤,有助於托住中美經貿關係下滑態勢,穩定中美經貿關係,推動未來一段時間兩國經貿關係務實發展。
中美高層近日頻繁接觸,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18日與中國商務部長王文濤會晤,這是14日G20峰會「習拜會」後,中美高階官員首度面對面會談,更是兩國商務貿易高層在新冠疫情爆發後融冰重啟交談,令全球市場關注中美經貿談判的後續動向。
陸港股在空方情緒宣洩之後,迎來超跌後的反彈。雖然現階段尚欠缺具體宏觀因素支持有效且足以延續的大反彈行情,但可視為升息影響逐漸被消化,中長期抄底資金開始介入的信號。
機構調查顯示,當前中美摩擦大背景、中國動態清零方針、中國國資或民企競爭力增加等面向影響下,在中國的美國企業的樂觀情緒跌至紀錄新低水平。
中共新一屆領導班子確立,習近平連任第三任總書記,「習家軍」掌控全局,外交政策可能會較過往強硬,未來須持續觀察中美關係變數,投資方面建議偏重政策支持、符合碳中和趨勢的新能源行業,以及較不受中美摩擦影響的醫療保健、內需消費。
量子基金前合夥人、有「商品大王」之稱的羅傑斯(Jim Rogers)對大陸未來展望樂觀,認為中國擁有人口、教育事業等一切條件,將成為21世紀最成功國家。然而,對於中美關係惡化,羅傑斯指出,最終將使世界經濟放緩。
和碩董事長童子賢12日表示,在中美雙方仍摩擦不斷下,估計美國對科技管制還會有新招,「兩大中間難為小」、台灣科技業蓬勃於自由貿易、科技業跨國合作的環境下,但現在不僅要面對人、貨、物不順暢後,對產業的負面影響,也必須從更多方面思考策略布局。
大陸經濟下滑,與中國對外關係惡化有著密切的關係,尤其中美之間,自貿易戰以來摩擦不斷升級,發展到科技戰、金融戰,乃至近期因美國眾議院議長訪台引發的軍事緊張,讓外商對投資中國大陸卻步,直接影響經濟發展的進程。
中美貿易戰發展以來,將美國視為主要市場的中國大型製造業者,近年轉向與美加簽署貿易協定的墨西哥設廠,以規避美國高額進口關稅。貿易戰催化下,2021年中國對墨西哥直接投資規模超過6億美元,年增高達76%,創下歷史新高。
大陸外交部5日針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出訪台灣宣布一系列反制措施,其中包括取消中美間3項軍事交流機制和暫停兩國在司法、禁毒、氣候等多領域的合作。大陸多名政治和國際關係分析人士表示,中方反制措施覆蓋領域全面,中美關係發生嚴重倒退,未來中美之間相互制裁措施可能會繼續增加。更有專家特別指出,此次兩軍多個層級交流機制的取消,意味著中美軍事互信降至谷底,未來碰撞摩擦風險正在上升。
大陸外交部5日針對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執意出訪台灣宣佈一系列反制措施,其中包括取消中美間三項軍事交流機制和暫停兩國在司法、禁毒、氣候等多領域的合作。多名政治和國際關係分析人士表示,中方的反制措施覆蓋領域全面,同時敲打白宮與美國軍方,顯示出裴洛西訪台事件使中美關係發生嚴重倒退,影響還將進一步發酵。更有專家特別指出,此次兩軍多個層級交流機制被取消,意味著中美軍事互信降至谷底,未來兩國發生碰撞摩擦風險正在上升。
今年香格里拉對話(香會)期間,大陸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與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舉行首次面對面會談。2019年「香會」後的3年時間裡,亞太安全格局演變更為深刻複雜,美國以「競爭」定義大國關係,大國軍事博弈有更加激烈的趨勢,地區不穩定因素不減反增,中美軍事關係也成為備受關注的話題。大陸澎湃新聞18日專訪多次參加「香會」的中國代表團成員之一——軍事科學院前副院長何雷中將。強調中美防長實現面對面會談是一件好事,實現中美軍事關係穩定應加強溝通協調。
中國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昨(12)日於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會議發表演講,警示台灣若從中國分裂出去,中共解放軍將「不惜一戰、不惜代價,一定會打到底」。這是魏鳳和繼10日與美國防長奧斯汀見面之後,在3天內二度發出相同警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