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美文化的搜尋結果,共137

  • 康達將訪華 謝鋒盼中美加強對話

    康達將訪華 謝鋒盼中美加強對話

     美國國務院昨宣布,負責亞太事務的美國助理國務卿康達(Daniel Kritenbrink)4日起至10日將出訪中國及紐西蘭,將與白宮國家安全委員會負責中國事務的資深主任貝莎蘭(Sarah Beran)會晤中方官員,討論「雙邊關係中的關鍵問題」。中國新任駐美大使謝鋒近日也強調了中美加強對話、管控分歧、消除障礙的重要性。

  • 慶祝季辛吉百歲 中駐美大使謝鋒:續推中美關係回歸正軌

    慶祝季辛吉百歲 中駐美大使謝鋒:續推中美關係回歸正軌

    中國大陸駐美大使謝鋒日前在紐約為前美國務卿季辛吉百歲壽辰舉行慶祝活動,他表示,當今世界變亂交織,中美關係遭遇嚴重困難,歷史再次走到十字路口,並稱讚季辛吉依舊精力充沛、思維敏捷,祝願他和大家一道繼續推動中美關係回歸正軌、世界和平繁榮進步。

  • 名家觀點》胡波:美軍中國研究熱 別走了歪路

    名家觀點》胡波:美軍中國研究熱 別走了歪路

    大陸「南海戰略態勢感知計畫」主任胡波26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就美國的對中問題研究而言,除了知名的蘭德公司擁有軍方背景的智庫外,美國軍校向來是主力軍之一。不久前,有學者稱美國陸軍戰爭學院將成立類似中國研究中心/所的機構。早在2006年,美國海軍戰爭學院就成立了中國海事研究所;2015年,美國空軍成立中國航空航太研究所。美國陸海空三軍都建立研究中國的專門機構,這充分體現了美國國防部和美軍對中國軍隊的重視。

  • 中美維也納長談 為元首對話做準備

    中美維也納長談 為元首對話做準備

     金燦榮是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專長研究領域是美國政治制度與政治文化、美國外交、中美關係及大國關係、中國外交和戰略。

  • 美返還中國流失文物 8年逾400件

    美返還中國流失文物 8年逾400件

     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黃屏9日出席由紐約曼哈頓區檢察官辦公室舉行的中國流失文物返還儀式,接收2件重要石刻文物,並與美方簽署返還協定。統計從2015年以來的8年間,美方已5次向中國返還共404件(套)文物藝術品和1件古生物化石。黃屏表示,這體現中美在文化遺產保護事業的努力和緊密合作,有利為中美關係注入正能量。

  • 名家觀點》龍永圖:要把中國自己的事情做好 堅持開放

    名家觀點》龍永圖:要把中國自己的事情做好 堅持開放

    才剛緩和下來的新冠疫情、邁入第2年的俄烏戰爭及美國對中國加強圍堵,令當前國際形勢充滿不確定性。博鰲亞洲論壇原祕書長龍永圖認為,要解決上述問題,必須從落實元首外交的成果開始。龍永圖還強調,中國要堅持對外開放和以市場和規則為基礎的全球化,並且相信這種全球化定能戰勝以價值觀為基礎的全球化。

  • 大台中美術協會透過展覽激勵會員 呈現台灣知名景點與地標

    大台中美術協會透過展覽激勵會員 呈現台灣知名景點與地標

    創立以藝術淨化人心,端正社會風氣為宗旨的《台中市大台中美術協會》,19日起於台中市立港區藝術中心舉行第38屆會員聯展,展出多樣媒材如油畫、書法、彩墨、雕塑及複合媒材等作品,展現文字之美和彩墨畫作之雅;期望透過以藝會友相互觀摩,提升創作作品水平為藝術工作播種,傳承藝術文化薪火。

  • 秦剛NBA賽場視訊拜年 祝中美民眾大展宏兔

    秦剛NBA賽場視訊拜年 祝中美民眾大展宏兔

     據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官網消息,美國東部時間1月21日晚,大陸外交部長秦剛在美國職業籃球聯賽(NBA)華盛頓巫師隊主場與奧蘭多魔術隊比賽期間發表視訊致辭,向兩支球隊、NBA廣大球迷和中美民眾致以春節祝福。

  • 陸駐美大使秦剛回國任外交部長 臨別發表〈中國的世界觀〉內容曝光

    陸駐美大使秦剛回國任外交部長 臨別發表〈中國的世界觀〉內容曝光

    中國駐美利堅合眾國特命全權大使秦剛獲任命為新任外交部長,大陸英文《中國日報》報導,秦剛26日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發表題為〈中國的世界觀〉的署名文章。似乎已預示他即將成為中國新任外交部長。文章指出,當代中共以人類命運共同體為世界觀,既意味著選擇走改革開放、合作共贏的發展道路,也意味著選擇走和平發展道路。中美差別巨大,但雙方同處同一個世界,需要也完全有可能通過相互傾聽拉近對當今世界的根本看法,探索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的相處之道。

  • 秦剛:台海緊張是台獨勢力不斷挑戰一中現狀

    秦剛:台海緊張是台獨勢力不斷挑戰一中現狀

    陸駐美大使秦剛在美國《國家利益》雜誌發表文章,強調中國的發展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長,不是所謂「打破現狀」力量的擴張。台海局勢緊張,不是中方打破現狀,而是「台獨」勢力不斷挑戰「一個中國」現狀。21世紀第一個歷史十字路口已經出現,新冠疫情危機尚未消退,經濟衰退的腳步越來越近,分裂衝突的風聲越來越緊,美國人民選擇至關重要。

  • 台東小內閣微調 李吉崇接文化處長

    台東小內閣微調 李吉崇接文化處長

     台東縣長饒慶鈴昨天公布台東縣政府小內閣名單,除了日前的交通及觀光發展處長余明勳因生涯規畫卸任外,文化處長顏志光辦理退休,將由國立台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組長李吉崇接任;交觀處長一職對外公開徵才,期間由參議江慧卿代理。

  • 大陸外交部稱:中美人文交流重要 鼓勵各領域交往

    大陸外交部稱:中美人文交流重要 鼓勵各領域交往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24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澎湃新聞提問,近日美中公共事務協會和美國乒乓球協會在紐約舉辦了紀念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紀念活動,中國駐美大使秦剛訪問了猶他州的學校。中美元首峇里島會晤之後,中美人文交流是否會出現「回暖」。毛寧回應,中美人文交流十分重要,鼓勵擴大兩國各領域人員交往。

  • 拜習會談台灣 習近平畫紅線:「台獨」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

    拜習會談台灣 習近平畫紅線:「台獨」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

    今天(11月14日)下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印尼峇里島和美國總統拜登舉行會晤。兩國元首就中美關係中的戰略性問題以及重大全球和地區問題坦誠深入交換了看法。針對台灣問題,習近平亮明底線:大陸始終致力於保持台海的和平穩定,但「台獨」和台海和平穩定水火不容,希望美方言行一致,恪守一個中國政策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拜登則說,不支持「台灣獨立」,也不支持「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無意和中國發生衝突。美國政府奉行一個中國政策,不尋求利用台灣問題作為工具遏制中國,希望看到台海和平穩定。

  • 中美關係 G2準冷戰 將進入延長賽

    中美關係 G2準冷戰 將進入延長賽

     國際情勢在過去五年發生劇烈變化。一方面,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持續擴大對大陸圍堵,而大陸則在變局中摸索新的外交戰略,逐漸由韜光養晦轉為追求更有話語權的「新型國際關係」,也因此,中共二十大如何定義未來的國際定位,尤其是和美國間的「大國外交」,將成為會議重要的看點。

  • 工商社論》正視中共二十大後的台灣經貿風險

    工商社論》正視中共二十大後的台灣經貿風險

     美國眾院院長裴洛西來台後,台海緊張情勢升高;但各界研判,為因應可能的全球經濟衰退,中共在二十大後勢必以內政為優先,台海軍事衝突的可能性並不大。但各界必須正視台灣可能遭遇的經貿風險。

  • 美最高法院大廈有孔子雕像?華春瑩發文諷刺美方搞中美脫鉤

    美最高法院大廈有孔子雕像?華春瑩發文諷刺美方搞中美脫鉤

    中國外交部部長助理華春瑩在推特上發文稱,美國最高法院大樓頂部中央雕刻著包括中國孔子在內的3位古代先哲,顯示美國致力於多元、開放和包容,藉以諷刺美國現階段對華脫鉤政策。美國漢學家萬百安(Bryan Van Norden)受訪時指出,美國開國元勳與很多知識分子非常尊重中國傳統,但也有很多人看不起中國且不尊重中國人民。近幾年美中關係惡化,美國應深思「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道理。

  • 文化帶動發展 新北打造5美學廊帶

    文化帶動發展 新北打造5美學廊帶

     新北市文化局昨在市政會議以「新北創藝力」為題,提出將透過COD(culture-Oriented Development)方式,將5條美學廊帶,結合交通建設和城市發展,帶動藝文城市,並投入30億預算,深耕新世代圖書館,明年也會配合台灣設計展,開放新北市美術館,展現新北城市美學。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