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中美貿易+新階段的搜尋結果,共68

  • 中國新視野-中美新一波貿易戰蓄勢待發

     在疫情蔓延、地緣政治紛亂之際,延燒多年的中美貿易戰從關稅戰延燒至科技戰、金融戰後,再邁入新階段。時至今日,早已不僅是川習時代兩大經濟體之間的競爭。

  • 陸專家:美國豁免大陸商品關稅 與期中選舉壓力有關

    陸專家:美國豁免大陸商品關稅 與期中選舉壓力有關

    美國貿易代表署23日宣布,針對「301條款」對大陸加徵的關稅,恢復其中352項大陸進口商品的關稅豁免。大陸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前院長霍建國指出此做法原因有三,包括一是面臨美國政客和商界的壓力;二是迫於美國國內通膨的壓力;三是美國期中選舉的壓力,美國總統拜登執政以來,疫情未見好轉,國內經濟矛盾上升,今年在國內經濟發展方面再無建樹,會直接關係到民主黨的支持率及國會的人選變化。

  • 美貿易代表署年度報告 重整對中貿易政策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1日公布年度貿易報告顯示,將重新調整對中貿易政策,使用經濟工具箱中的所有工具,並在必要時開發新工具,堅定地捍衛美國和其他尋求公平競爭的市場經濟體的利益。

  • 美專家:2千億美元協議「中國最後一點也沒買」 拜登是否會重啟貿易戰?

    美專家:2千億美元協議「中國最後一點也沒買」 拜登是否會重啟貿易戰?

    美國統計局2月7日指出,去年美國對華商品貿易逆差擴大450億美元,上漲14.5%,至3553億美元,是2018年以來最大逆差。與此同時,中美在2020年初簽訂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到期。BBC引述美國專家觀察,中國未能履行協議中的承諾,即在2020年和2021年額外購買2000億美元美國商品和服務。

  • 地表最強貨幣 台幣今年來勁升2.88%

    地表最強貨幣 台幣今年來勁升2.88%

     2020年以來疫情肆虐全球,2021年隨疫苗開打,美國經濟復甦加上通膨升溫,使得前一年的弱勢美元反彈大漲,主要貨幣全趴跌,但新台幣就是強,今年以來至9月11日收盤27.71元兌1美元,累計升值達7.98角或2.88%,比國際美元指數累計大漲2.72%還要多,穩居最強亞幣地位,甚至可說就是「地表最強貨幣」。

  • 美翻臉對陸查補貼 市場急凍

     中美領袖10日剛結束熱線,稍後即傳出消息,美國正考慮對中國產業補貼政策進行新調查,並涉及2020年1月達成的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及美方對中國貨品徵收約3千億美元的關稅問題。此舉可能導致美對中進口商品實施新制裁,從而使兩國關係更加緊張,引發市場憂慮。

  • 陸限採購國產品 美方不滿

     傳大陸在5月份對國有企業低調公布新的採購指南,推動國內X光機和核磁共振等數百項設備的採購國產化,不僅為外國供應商設置新的障礙,且恐違反加入WTO和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承諾。

  • 戴琪上任後首份301報告:中國未兌現保護美國智財權承諾

     先前表示正全面審視對中政策的美國貿易代表戴琪(Katherine Tai),於美東時間4月30日公布她上任後首份301報告:「2021年301條款調查報告」。報告顯示,美國政府繼續將中國列入「重點觀察國家」名單,並指中國未履行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中保護美國智財權的承諾,而且新冠疫情下中國的侵權活動反而更盛行。

  • 美維持對中國關稅 北京籲加強溝通

    美維持對中國關稅 北京籲加強溝通

     美國財長葉倫18日接受財經新聞頻道CNBC訪問時表示,美國將暫時保留川普政府時期,對中國的懲罰性關稅,但會在全面審視之後,再決定下一步。她也預期,北京將遵守貿易承諾。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昨天回應,呼籲美方糾正有關的錯誤做法,同中方一道加強對話溝通,推動雙邊經貿關係健康穩定發展。

  •  美對北京將採「再承認」政策?

    美對北京將採「再承認」政策?

    美國大選結果塵埃落定,即將迎來拜登(Joe Biden)時代。拜登將如何處理中美關係這一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雙邊關係,備受矚目。川普(Donald Trump)政府和右翼勢力在短短四年內對中美關係進行了一次近乎顛覆性的調整,改變了歐巴馬(Barack Obama)時期較為均衡的競合關係。在白宮濫權、國會懶政和黨爭愈加極化的大背景下,美國社會和政界形成了對華強硬的新共識。拜登上台後,也只能在這一共識基礎上,進行對華關係的調整,任何示好的舉動,就會被視為軟弱和妥協。所以,尚未上台,拜登便表態,不急於取消加徵的關稅,不立即撤銷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不輕易加入新的貿易協議。

  • 阻升壓力沉重...明年防線恐全面棄守

     2020年飛出一隻超巨大黑天鵝,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主要國家燒不停,但台灣成防疫模範生,經濟、出口表現相對亮眼,除成為外資熱錢最愛,加上海外資金大回流,新台幣升勢強勁,央行阻升壓力卻是不能承受之重,過去力守防線的套路,已顯現招架不住,反映在防線堅守期間愈來愈短,2021年預料成常態,甚至全面棄守防線。

  • 台積擺尾 電子生技爭艷 台股登高12833

    受惠中美貿易協議有進展,加上新冠疫苗將在年底問世,且北美地區新增新冠病例已明顯趨緩,使市場對未來景氣或呈報復性復甦有所期待,激勵台股周三開高震盪走高,收復12800點,短多持穩占上風。

  • 白宮幕僚長:尚未安排新的中美貿易談判日期

    美國白宮幕僚長梅多斯(Mark Meadows)於當地時間18日表示,還沒有安排新的中美高層貿易談判,但雙方仍就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執行情況保持聯繫。

  • 中美再交手 8月談貿易協議

    中美再交手 8月談貿易協議

     中美貿易談判傳出新消息,中國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傳將與美國貿易代表萊海澤(Robert Lighthizer)在8月中旬通電話,以評估中美第一階段貿易協議的執行情況。

  • 配置新興短期高收債 強化防禦力

    配置新興短期高收債 強化防禦力

     在新冠肺炎、油價崩跌、全球面臨經濟衰退等黑天鵝衝擊下,今年來金融市場相當不平靜,震盪幅度已達2008年金融海嘯水準,投資人投資困難度大幅提升。

  • 陸港觀盤-網科股仍是大市短期焦點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與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楊潔篪會面,雖然不能為中美關係帶來任何有意義的改善,但反映雙方仍願意進行對話。另外,美國貿易代表萊海澤表示,中國一直遵守中美首階段貿易協議的承諾。

  • 高收債 中長期進場點浮現

    高收債 中長期進場點浮現

     全球央行聯手救市、產油國同意減產,帶動資金近期重回高收益債券市場懷抱。規模最大的iShare iBoxx高收債ETF的5月規模大增43億美元,創歷年單月最大增長紀錄。投信法人表示,高收債信用利差已領先違約率走揚,從危機入市的角度來看,中長期進場點已經浮現。

  • 強化防禦力 新興短期高收債可納入資產配置組合

    在新冠肺炎、油價崩跌、全球面臨經濟衰退等黑天鵝衝擊下,今年來金融市場相當不平靜,震盪幅度已達2008年金融海嘯水準,投資人投資困難度大幅提升。

  • 川普:疫情導致對中美貿易協議的看法發生改變

    美國總統川普於美東時間5日在白宮記者會上表示,在新冠肺炎大流行後,他對中美簽署的第一階段貿易協議持不同看法,他說:「我想我對這項貿易協定的看法和3個月前有些不同」。川普並表示,「與中國和睦相處將是一件好事,我不知道這是否會發生。」

  • 中美大亂鬥 人民幣離岸價墜崖

    中美大亂鬥 人民幣離岸價墜崖

     在大陸全國人大閉幕前夕,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美東時間27日表示已向國會確認,香港不再享有高度自治,意味著不再保證繼續賦予香港特殊待遇。市場避險情緒升溫,離岸人民幣(CNH)匯價27日夜盤一度貶至7.1966元,逼近歷史低點,距離2019年9月中美貿易戰高峰期觸及的逾11年低點7.1854元低點僅一步之遙,甚至有分析師估,人民幣會直落貶至7.2元。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