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興工業區的搜尋結果,共146筆
經歷2022年內外部風險反復衝擊後,中國市場連續兩年風險溢價抬升,當前市場已處於性價比較高的底部區間。隨著新冠疫情漸漸淡出舞台,市場的焦點,又回到了中國經濟復甦步伐上,鑒於系統性風險的緩解和經濟復甦的支撐,市場信心有望回歸,風險偏好將有所提升。不過,近期美國強勁的經濟資料,使得市場對於通膨以及升息終點的展望仍有分歧,這也加大了短期市場的波動性。此外,近期一些地緣政治博弈也對股市產生擾動。
南投縣長許淑華召開就任100天縣政記者會,提出40項縣政亮點,強調:「面對民眾需求、勇敢承擔,帶動南投全面發展,成為全齡宜居的快樂城市。」並宣布外勤消防員超勤加班費今年將調高到1萬7千元。南投縣議員簡千翔、林儒暘等人肯定其施政拼勁,期許縣長改造城市環境,提出更多友善青年政策,實現全齡宜居目標。
積極推動一貫教育,民國99年設校的中科實驗中學進行校舍擴建,30日並舉行國小部、幼兒園及雙語部等校舍新建工程動土,將完成最後一塊教育拼圖,盼讓園區廠商的員工子女就學無後顧之憂,並吸引更多國內外高科技人才進駐中科,帶動產業穩定發展及循環的動能。
新北推動工業區都更,近日通過土城沛陂段150地號及新莊幸福段480地號等7筆土地都更案,未來將打造綠建築、智慧建築及耐震設計建築,基地內也將留設4公尺寬以上人行步道、綠美化及開放空間,2處工業區都更預計可為新北市提供約500個就業機會,每年可創造出約84億元的產值。
新北工業區都更通過再添2案,土城沛陂段150地號及新莊幸福段480地號等7筆土地都更案,未來將打造綠建築、智慧建築及耐震設計建築,基地內也將留設4公尺寬以上人行步道、綠美化及開放空間,而2處工業區都更將為新北市提供約500個就業機會,每年可創造出約84億元的產值。
新北推動工業區都更,近日通過土城沛陂段150地號及新莊幸福段480地號等7筆土地都更案,未來將打造綠建築、智慧建築及耐震設計建築,基地內也將留設4公尺寬以上人行步道、綠美化及開放空間,2處工業區都更預計可為新北市提供約500個就業機會,每年可創造出約84億元的產值。
苗栗縣政府8日舉辦苗栗縣工業聯繫會報,邀請縣內工業區、經濟部中小企業處等單位代表與會,透過討論交流協助各廠面臨的難題。縣長鍾東錦希望在縣府團隊的專業輔導下,能留住既有的企業並吸引新進企業到苗栗發展,創造就業機會以外也增進地方經濟發展,讓苗栗人更有幸福感。
新北市自108學年起辦理新興產業職探課程,今年以「未來世界」為主題,結合25所公私立技術型高中、科技大學、產業等資源,即日起至明年7月6日,於假日及寒暑假期間,開設44場次課程,提供1400名額,引領國中學生體驗新興的職涯,開拓視野,成為未來世界人才。
上銀集團旗下邁萃斯精密及大銀微系統兩公司,攜手購入新竹鳳山工業區土地興建新廠,7日舉行聯合奠基典禮,第一期工程投資35億元,預計2025年3月投產,除做為研發、生產製造與培訓基地外,也將生產齒輪磨床、刀具、精密定位平台及線性馬達等產品。
苗栗縣銅鑼鄉中興工業區一家塑膠工廠,2日清晨4點多傳出火警,火勢延燒至今快5個多小時仍未完全撲滅,現場燃燒面積約2000平方公尺,目前消防人員持續射水周界防護,所幸廠區內部沒有人員受困、受傷。
針對南投縣民關切的垃圾、中興新村發展等議題,民進黨南投縣長參選人蔡培慧接受本報專訪時表示,要以「2次回收全分類」方式解決垃圾問題,她也強調;國立中興大學設南投分校是玩真的,再2年半就可看到成果;她還主張南投應該主動出擊規畫捷運,不能等台中捷運延伸,還要在國道3號沿線開發新工業區。
「微旅行」興起,帶動製造業今年掀起觀光工廠籌設熱潮,包括冷研科技投資2億元成立「冷研碳索館」、國巨洋傘欣業斥資2億元設立洋傘文創園區、伊莎貝爾投資2億元成立烘焙觀光工廠、丸文公司斥資6,000萬元設置觀光工廠,及瑞春醬油投資2,500萬元設醬油觀光工廠。
三重區頂崁工業區內的三重中興段都更案,申請都更一箭、二箭的容積獎勵方案,預計興建1棟地下3層、地上13層大樓,並留設人行步道,案件昨起辦理公開展覽,預計2024年完工,盼未來吸引國內外科技產業及企業進駐,帶動周邊地區產業發展。
位在三重頂崁工業區內的三重中興段都更案,於今(15)日開始公開展覽,本案同時申請新北都更一、二箭,都更審議完成後就能申請建照開工動土,預計於2024年完工,期盼未來吸引國內外科技產業及企業進駐,並帶動周邊地區產業發展。
桃園市長鄭文燦2022年7月15日前往中壢區,出席「日月光中壢廠第二園區新建工程開工動土典禮」。鄭文燦表示,日月光半導體製造公司為目前全球最大半導體封裝與測試大廠,中壢廠已深耕桃園近20年,不但與在地社區相處融洽,也力行許多環保及外籍移工友善政策。中壢工業區正從傳產轉型為高科技產業,日月光半導體公司看好桃園經濟發展,第二園區新建案投資約新台幣300億元,為桃園首件開工的工業區都更案,預計2024年第3季完工,未來將設置IC封裝測試生產線,主要產品為車用晶片封裝、互聯網(IoT)、AI人工智慧裝置等,可創造就業人數達2,000人,市府後續亦將協助使用執照、工商登記、人才招募、經營管理等投資事項,帶動在地就業機會及產業發展。
日月光中壢廠第二園區15日舉行新建工程開工動土典禮,預計2024年第3季完工,未來將設置IC封裝測試生產線,主要產品為車用晶片封裝、互聯網(IoT)、AI人工智慧裝置等,可創造就業人數達2,000人。
因應台商回流用地需求,環保署昨日召開「新市產業園區設置計畫案環境影響說明書」專案小組第3次初審會議,順利通過台南新市產業園區環評案初審,這也是繼日前通過嘉義中埔及嘉義水上兩案後,又一產業園區設置案通過,也帶動當地土地翻倍漲,每分農地已喊價到3000萬元。
國際銅價飆漲,線纜業去年營收及獲利普遍報喜,大亞(1609)去年合併營收274.59億元、EPS為2.3元締造史上新高。大山(1615)去年業內外皆美,去年營收45.25億元、EPS達3.27元,均創歷史次高,大山今年重返北台灣線纜市場,斥資4億多元,在桃園中壢工業區購地及興建發貨中心第二季啟用,未來營收占比二成。
高雄不同產業的上市櫃公司,除了高球桿頭代工的明安和鉅明新廠今年將陸續啟用;化工業的中碳和航太產業的駐龍,也分別在屏南工業區、仁武產業園區投資新產線、或新廠;亞果則預定今年第一季末,新建愛河灣遊艇碼頭,拓展營運版圖。
由中興工程顧問公司與泰國安美德集團(AMATA Corporation)合資開發的泰國「安美德台北智慧城」(AMATA Taipei Smart City)今日在曼谷東南側的春武里府舉行動土典禮,宣告了該智慧城市的開發作業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