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中證指數的搜尋結果,共127筆
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簡稱中物聯)5日公布9月份中國大宗商品指數(CBMI)為103.1,較8月份上升0.8個百分點,觸及去年5月以來高點。專家分析,大陸大宗商品在需求端帶動下,商品庫存壓力緩解,估計短期內市場供需大致平衡,仍將處於去庫存化階段。
大陸股市受到內憂及外患兩大夾擊,尤其25日北京提升部分區域管控措施,導致A股主要指數全面重挫,保德信投信指出,近一年來中國股市不平靜,但從評價面來看已具備投資吸引力,目前滬深300指數自高點回落34.3%,中證500指數同樣自高點拉回29.8%,兩大指數本益比都已遠低於五年均值,投資人不妨透過三大觀察指標,分批逢低承接陸股投資。
全球最大資產管理公司貝萊德(BlackRock)傳計劃於2022年在大陸的在岸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市場,推出其下首檔產品,且已開始相應招聘員工。
大陸股市在3月中旬官方信心喊話之後,似乎有政策底出現,替A股投資增添信心,投信法人表示,陸股本益比經過這波修正後,已經遠低於過去五年平均水準,加上政策積極作多,未來有機會展開補漲行情,且從俄烏戰爭以來比較中小型大中華與A股基金,持有資訊科技產業較多的基金,彈升能力相對優秀。
美國川普政府時期加徵的進口光電設備關稅,原定在2月6日到期,現任總統拜登決定將其延長四年,但把美國大型項目中重要的雙面太陽能板(bifacial panel)排除在徵稅範圍之外,此舉被市場視為對清潔能源開發商及設備商的重大讓步。
大陸數家大型房地產開發商的債務問題現在已經連帶影響到工業的重要動脈--鋼鐵行業,並開始波及這個全球第2大經濟體的其他關鍵領域,包括水泥、玻璃和家電業都受到需求下降的影響,整體經濟也面臨了新的風險。
摩根大通近日發表報告認為,隨著政策可見度提高、冬季過後流動性逐漸放鬆,投資者對中國股市的信心會有所改善,預計滬深300指數2022年有超過20%的上漲空間。
大陸中央24日最新公布「碳達峰碳中和」工作意見,成為接下來「雙碳」發展的頂層規劃時間表。此一利多消息帶動25日A股市場的碳中和概念股迎風起舞,包括首航高科、積成電子、中國電建等多股更是開盤不久直接漲停鎖死,足見資金追捧的盛況。
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副總經理劉逖表示,上交所與中證指數公司已聯合發布了50多檔綠色投資指數,即將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聯合發布中證碳中和指數,並將開發相關的ETF(指數股票型基金)產品。
上海證券交易所(簡稱上交所)副總經理劉逖24日表示,即將與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聯合推出中證碳中和指數,並將開發相關的ETF產品。
9月以來全球市場回檔,不過,第三季受政策影響的陸股反而相對逆勢上漲,在中港台三地中表現最佳,投信法人表示,滬深300指數9月來反彈2.8%,優於同期港台股市分別下跌3.32%、6.53%,預期逐步反映利空訊息與反覆打底之後,陸股第四季的市場投資風格,將再度由以周期性產業為主的中小型股,轉趨大型股及跌深的大型消費類股。
今年來大陸官方對互聯網、教育、遊戲、地產、醫療、娛樂圈等領域,監管政策頻發,引發股市震盪,但隨大陸疫苗接種率提高,經濟活動逐步重啟,陸股長線持續看好,適逢第四季傳統股市旺季,利空淬鍊後的陸股,投資機會浮現。
自9月以來全球市場出現回檔,不過,第三季受政策影響的中國股市反而相對逆勢上漲,在中港台三地中表現最佳,保德信投信指出,滬深300指數9月來反彈2.8%,優於同期港股下跌3.32%、台股下挫6.53%;至於10月以來的表現,滬深300指數反彈0.97,港股反彈1.57%,台股下跌3.23%。9月以來的一個半月表現,仍以陸股領先;而台股表現最弱,累計下跌了近1成。
今年來大陸官方對互聯網、教育、遊戲、地產、醫療、娛樂圈等領域,監管政策頻發,引發股市震盪,但隨大陸疫苗接種率提高,經濟活動逐步重啟,陸股長線持續看好,適逢第四季傳統股市旺季,利空淬鍊後的陸股,投資機會浮現。
今年來中國官方對互聯網、教育、遊戲、地產、醫療、娛樂圈等領域,監管政策頻發,引發股市震盪,但隨中國疫苗接種率提高,經濟活動逐步重啟,陸股長線持續看好,適逢第四季傳統股市旺季,利空淬鍊後的陸股,投資機會浮現。
隔夜美股道瓊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再創新高,但代表中概股表現的那斯達克金龍中國指數連跌第三天,受此打擊,周五香港恆生指數收跌0.48%,為26391.62點。國企股(H股)跌0.93%,為9377.79點。
在中國加強對網科業者的監管後,市場看空中國科技股的聲浪大起。但新加坡主權財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GIC)CEO林昭傑日前力挺中國科技業。
中國新冠疫情控制相對良好,目前接種COVID-19疫苗累計已突破6億劑,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也預期今年年底中國疫苗的覆蓋率將能達到80%群體免疫的標準,新冠疫情影響中國股市的風險大幅降低,影響股市表現的因素,已經回歸到經濟的基本面與資金面。
繼深港ETF互通後,陸港資本市場再度深化兩地雙向開放。上交所、港交所ETF互通於1日上路,滬港各有一檔ETF產品在兩地上市交易,分別是華泰柏瑞南方東英恒生科技ETF,以及南方東英華泰柏瑞中證光伏產業ETF。
永豐投信全新推出永豐全球優質ETF傘型基金,於3月31日在櫃買中心舉行掛牌典禮,永豐美國科技ETF(00886)、永豐中國科技50大ETF(00887)與永豐台灣ESG永續優質ETF (00888)等三檔ETF正式上櫃,各證券商平台全面開放交易,並將於4月初搶先於永豐金證券豐存股平台上架,同步提供投資人定期存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