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主權評等的搜尋結果,共110筆
各國為拯救疫情造成的傷害,前撲後繼擴大財政支出紓困、加數倍經費注入公衛體系。惠譽信評17日表示,各國政策利率正在上升,這代表政府借貸成本極低的時代已經結束,不斷上升的利息負擔成了各經濟體長期債務的更大壓力,2021年已發生全球財政復甦急劇放緩,主權評等CCC或更低的主權國家數量,債務負擔一直處於或接近歷史高位。
標普全球評級(SP)29日宣布,考量經濟表現強勁及強健對外部位,調升台灣主權長期信用評等至「AA+」,評等展望「穩定」。距上一次調升台灣主權評等才剛滿一年,連續2年調升,創下主權評等史的新紀錄,而本次的「AA+」等級,也讓台灣重回2001年的水準。
標普全球評級(S&P)29日宣布,基於經濟表現強勁,台灣主權評等調升至「AA+/A-1+」; 展望「穩定」。
政經情勢變動甚大的香港,惠譽信評8日仍確認香港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 (IDR) 為“AA-”,即香港政府主權評等為AA-,評等展望穩定。應注意的是,此項評等同時反映了香港在治理和機構管理實踐,與中國大陸(A+/穩定)的更緊密結合,而且,此項趨勢自2019年年中以來穩步推進。
蔡英文總統今出席「主計節慶祝活動暨頒獎典禮」,她指出,這3年的負債比率,實際上也都在30%以下;去年三大國際信評機構都調升臺灣的國家主權評等或展望,這是對我國審慎財政及債務管理的重要肯定。
政府主權評等全球評級機構惠譽18日指出,隨著境內需求復甦,紓困救濟措施逐漸放鬆,收入比率上升,2022年亞太地區主權國家的評等展望前景已出現改善,幾乎所有亞太地區主權國家的財政赤字,也會在2022年減少。
惠譽國際信評10日宣布,調升台灣的長期外幣發行人違約評級(IDR), 從AA-上調至AA,評等展望「穩定」,這是該機構2016年以來的首度調升動作。全球三大評等機構標準普爾全球評級、惠譽國際信評、穆迪今(2021)年內接續調升台灣主權評等等級、評等展望,創下台灣主權評等史上全新紀錄!
繼穆迪、標準普爾調整我國主權信用評等後,惠譽昨日調升我國長期主權信用評等、國家評等上限為「AA」及「AAA」,展望維持「穩定」,是2016年後首度調升,也創下全球三大信評機構在同一年替台灣升等紀錄。財政部表示,代表我國債務、財政、經濟成長情況以及抵禦外匯管制風險能力良好。
惠譽信評最新完成亞太區經濟體主權評等的2021年上半年複評,和2020年下半年最大差異點在於亞太疫情擴大,各國政府加大防疫支出和經濟振興方案,導致政府債務大增。
乾旱問題可能導致台灣高價值出口產品如半導體製造業的困境,且容易循著價值鏈造成金融風險及更大範圍的環境風險惡化,全球三大信評機構連日發布報告,分析氣候變遷對經濟、產業,甚至主權評等的衝擊,且不約而同提及「乾旱台灣」危機可能帶給主權債務、產業供應鏈成員等發行人的中長期信貸影響。
中華信評調升台灣高鐵(2633)信評等級至最高等級twAAA,長期評等則展望維持「穩定」。主要因為標準普爾全球評級(S&P Global Ratings),率先宣布調升台灣主權評等為「AA」,並肯定台灣防疫措施,加上優異的財政管理及具競爭力的民間企業,因此看好我國經濟表現甚至可望優於疫情爆發前;中華信評認為,台灣高鐵扮演非常重要的社會角色,是民眾仰賴的運輸服務,因此將台灣高鐵的信用評等,自原本twAA+進一步調升至最高等級twAAA,相當於國家等級的極優異信評等級。
國際信評公司標準普爾(SP)22日公布,將台灣長期發行體信用評等由「AA-」調升為「AA」,並確認台灣的短期評等為「A-1+」,評等展望則從「穩定」進一步調升為「正向」,代表台灣若能維持目前的成長軌道,標普全球評級還可能會再調升台灣的主權評等。
標普全球評級4月22日將其對台灣的非委託主權評等,由「AA-/A-1+」調升為「AA/A-1+」。長期評等展望為「正向」。 此項調升動作,效益立即正面擴散到相關國營事業,標普台灣子公司中華信評今(23日)調整台灣高鐵、漢翔航空的信用評等或評等展望,兩家公司都得到更好的信評結果。
標普全球評級22日針對台灣主權評等作出調升的行動之後,標普台灣子公司、也就是授與台灣本地信用評等的中華信評23日隨即跟進,調整多家台灣與政府直接相關之金融機構的評等與評等展望。
標普全球評級今(22)日調升台灣主權評等調升為 「AA/A-1+」,展望「正向」,原因是台灣經濟成長維持強勁。該機構稍早,今年3月下旬,率先上調2021年台灣經濟成長率預估到4.2%,都是十年來最高的估值。
國際信評機構惠譽評級更新全球經濟情勢估測,定調2021年全年經濟走向復甦,對於2021年大中華地區的主權評等將帶來基本的保持穩定,中國大陸、香港和臺灣的評等展望為「穩定」,澳門仍維持2019年末以來的「負向」展望。
中國輸出入銀行的長、短期行體信用評等「twAAA/twA-1+」,授評機構中華信評最新表示予以「撤銷」。此一事件,等同於這家3A級的國家政策銀行,就此缺了來自國際評等機構的台灣在地評等監督。
惠譽信評8日指出,2021年大中華區經濟將保有恢復動能,預測大陸經濟成長8%,對依賴大陸出口和旅遊市場的香港、澳門和台灣等鄰近經濟體會有積極的溢出效應,台灣2021年GDP增長估有3.5%、香港4%。
疫情期間各國大幅動用公共財政與銀行流動性,標準普爾全球評級最新估計,包括政府、企業和家庭的債務總額,在2020年底將達到全球GDP的265%,為歷史上的新高峰,單是2020年就增加10%,出現200兆美元的新債務。標普主權評等分析師團隊指出,目前估測2021年中全球經濟走向復甦,要防止如此龐大的債務在此之前發生違約倒帳,唯有各政府、中央銀行透過貨幣政策持續支持寬鬆融資條件。
台灣主權評等在ESG項目拿到高分。惠譽國際信評機構首度在主權報告中列出台灣ESG評等結果,台灣有三項最高分,包括政治穩定性和權利,法治、機構和監管質量,腐敗控制;至於人權與政治自由、國際關係與貿易和債權人權利等三項,則被評為次一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