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乾涸的搜尋結果,共130筆
湖西是澎湖離島最重要的農業大鄉,離島主要的蔬菜供給來自於此,但最近許多井卻出現乾涸見底的情況,湖西鄉長陳振中23日前往幾處農田視察,農民陳情說,水井乾枯跟超抽地下水脫不了關係,其中嫌疑最大首推附近的預拌混凝土廠,希望澎湖縣政府建設處、環保局能出面協助解決問題。
高雄久旱不雨水情嚴峻,自來水公司呼籲民眾節約用水,但六龜偏鄉不少住在山坡地的居民無自來水,只能仰賴山區水源生活,久旱未雨近日水源區已乾涸,民眾反映,水源幾乎一再重覆利用,生活品質變得很差,盼政府能夠協助普設自來水管線,方便民眾申請自來水使用。
高雄水情極為嚴峻,目前為黃燈,啟動夜間減壓供水。高雄市長陳其邁12日與水利署、水專家等共同搭直升機執行空中勘察高屏溪,並積極尋找可開發水源。從空拍照可見,部分區域不見潺潺流水,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乾涸灰黃土,不少網友直說「再不下雨就完蛋!」
以往3月適逢台南市白河林初埤木棉季時,沿線數百棵盛開的木棉花,搭配波光粼粼的湖畔風光,引人入勝,不過今年旱象嚴重,林初埤幾乎乾涸見底,只剩中央一小部分的淺灘區,花海湖畔倒映之景也不復見。
去年因為乾旱天氣,中國第一大淡水湖鄱陽湖的水域面積創下了歷史新低,縮小8成,部分河段甚至乾涸,水位一度跌破70多年來最低的7.1米,從夏季到冬季連著乾旱,引起生態與氣候專家的高度關注。不料才在去年底稍為下些雨之後,2月下旬又面臨新一波的乾旱,再次跌破極枯水位線。長期的趨勢顯示,鄱陽湖水位持續降低,中國內陸乾旱問題將愈來愈不樂觀。
南部水情亮綠燈,中部地區目前供水仍屬正常,但台中市西屯區龍潭里附近的農田灌溉溝渠,卻出現溝內乾涸情況,市議員楊大鋐接獲農民陳情後實地了解,發現灌溉溝渠水源分配不均,且附近因建案多,導致地下水量不夠充沛,呼籲農田水利署應加強水權管理及溝渠清理作業。
法國氣象局周二表示,法國已連續31天沒有大雨,成為自1959年以來最乾旱的冬季。自上個月21日以來,法國全國累計降雨量不到一毫米,現在處於戒備狀態。當局下周一(27日)將開會,討論若有需要將實施限水措施。
據科學家和環保組織稱,義大利的乾燥天氣持續了數周,阿爾卑斯山的降雪量不到正常的一半,人們憂心義大利可能繼去年夏季後,迎來另一場乾旱。
台南善化區蓮潭里知名的LM區滯洪池蓮潭近日因缺水乾涸,美麗的湖畔變荒野草原,附近居民聞到潭底死魚腥臭味,台南市工務局20日派工以人力撿拾,半天清出400條魚,預計將清到傍晚才能抓光。
基隆市不少市民近來看到新山水庫乾涸見底,紛紛在社群網站上發文詢問。台灣自來水公司第一區管理處副處長陳素卿表示,今年元月發現新山水庫原水管線滲漏,因此洩降水位進行管路維修及取水工導槽框、攔汙柵汰舊換新作業。工程已於15日完成,目前正進行水庫蓄升作業,將不會影響民眾日常用水權益。
台南旱象未解,台南市水情預計3月起將從黃燈轉橙燈,作為滯洪池的南科LM區蓮潭近日全部乾涸成為草原,潭底死魚飄腥臭,附近居民反彈,台南市工務局預計下周派工前往捕撈。
【愛傳媒簡秀枝專欄】返回西螺過年,依例到附近走走。夕陽餘暉中,西螺大橋下,乾涸的河道,已經成為民眾的活動空間,引來不少市集交易,有模有樣,而上頭艶紅色的西螺大橋,彷彿成為大型公共藝術,別富風情。
南部久旱不雨,台南地區水情轉減壓供水亮黃燈,後壁區知名的小南海風景區,其水域由將軍埤及上茄苳埤所構成,作為水利系統防洪供灌使用,不過自去年底灌溉結束後,上游無回歸水流入,使埤池水位降低、乾涸,甚至慢慢長出青草,連日來都有志工前往捕撈,搶救在剩餘積水掙扎的魚隻。
澎湃新聞1日報導,大陸今年夏秋季連續遭遇旱情、不少地區氣象乾旱指數達「重旱-特旱」致使居民生產生活用水受到影響的浙江溫州,利用寒流條件連續人工增雨,終於全面解除乾旱預警。
據大陸央視本月1日報導指出,11月長江中下游地區乾旱仍將持續或發展,5日浙江金華市、樂清市等地拉響乾旱應急預警訊號,估算金華市市區可供水已不足70日,樂清市正常用水僅能保障50多天。
澎湃新聞報導,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11日消息,截至11日16時,全省1萬零560座中小型水庫中有3337座水庫在死水位(指在正常運用情況下,允許水庫消落的最低水位)以下,占比31.60%。其中中型水庫8座(餘干縣神嶺水庫、楓珠湖水庫、大山水庫,玉山縣王宅水庫,鄱陽縣蜈蚣山水庫,鉛山縣豐產水庫,泰和縣縫嶺水庫,遂川縣安村水庫)、小型水庫3329座(上饒市最多,達861座);較昨日新增34座,其中小型水庫34座(上饒市最多,達33座)。
花東918強震後,台東縣池上鄉興富溼地水源消失、溼地乾涸,水池的魚大量死亡,當地瀕危的赤箭莎、克拉莎、菊池氏細鯽等原生種動植物恐難存活。另附近農民指出,用來灌溉的地下水井水位下降,抽不了水,擔心影響2期稻作。
花東918強震後,台東縣池上鄉興富溼地乾涸,水源消失,水池的魚大量死亡,民眾憂心當地瀕危的赤箭莎、克拉莎、菊池氏細鯽等原生種動植物恐難存活。附近農民指出,用來灌溉的地下水井水位下降,抽不了水,擔心影響2期稻作收成。
高溫少雨導致水力發電量驟減,加上俄國切斷天然氣供給,恐導致歐洲能源危機加劇。
氣候變遷導致東非恐邁入第五年雨季少雨,使得位於該區的索馬利亞、肯亞與蘇丹等國的饑荒問題將更加嚴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