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二戰武器的搜尋結果,共100筆
大陸駐聯合國代表團網站美東時間18日發布代表團副代表耿爽在安理會審議向烏克蘭提供武器問題時的發言指出,不斷向烏克蘭戰場投放武器,使得停火止戰希望更加渺茫。
英國媒體報導稱,因俄羅斯巡弋飛彈儲量不足,且未能控制烏克蘭上空的制空權,在3月24日晚上俄羅斯航空太空軍(VKS)投放了11枚滑翔炸彈,凸顯出俄羅斯空軍正在適應當前狀況,先不論俄國自開戰以來巡弋飛彈攻擊並沒有停止過的這一個事實,烏克蘭空軍發言人向該媒體坦承,滑翔精準導引炸彈造成了嚴重的威脅,甚至可能對烏軍反攻造成影響。這點,我們可以從社群網路過去一個多月以來,烏軍大量的前進設施遭到滑翔炸彈轟炸的影片中感受到壓力。
國防部上午在例行記者會表示,國軍今年「漢光39號」演習,區分5月「電腦輔助指揮所演習」及7月「實兵演練」2個階段實施,以國軍戰力現況,驗證三軍部隊平時戰訓整備、軍民整合及執行作戰計畫之能力。
政府為保護科技園區、電廠等基礎設施,傳出將擴編警政署保二總隊,並實施軍事訓練,據悉訓練內容包括手榴彈投擲、城鎮戰等等,相當於讓警察成為「第二陸軍」。內政部長林右昌則回應,警察不會執行軍事行動。國民黨智庫執行長柯志恩25日指出,就算警察接受軍事訓練,戰時指揮、領導的警政高層也無法匹配軍方專業,而政府想盡快推行警察接受軍訓,也讓外界懷疑還有內幕。
前白宮國安顧問歐布萊恩近日訪台時建議,應讓全民學習AK47步槍,國防部副部長柏鴻輝被質詢此事時,坦承「該做法並不符合我國國情」。媒體人謝寒冰28日在《國民大會》節目強調,歐布萊恩把台灣當成第三世界國家,在瞧不起我們,結果民進黨政府還跟他唱和,真是丟人現眼!
美國目前正努力加速供應烏克蘭所需的武器,以協助其在與俄羅斯的戰爭中取得勝利。然而,烏俄戰爭暴露了美國難以擴大武器生產的問題,這些武器不僅需要為烏克蘭提供,也需要用於美國的自身的國防需求。儘管美國坐擁全世界上最大的軍事預算規模,每年超過8000億美元(近24.6兆新台幣)和最先進的國防工業,但美國長期以來一直難以高效地開發和生產武器,這些私人軍工企業複合體(MIC)雖然讓美國部隊在技術上超越了許多國家,但是出於成本和利潤導向考量,都未能拓展產能,加上傳統產業人才鏈斷鏈(金屬加工等)更是雪上加霜。隨著傳統戰爭(Conventional Warfare)重回世界舞台,整個西方集團都在考慮可能發生的大國戰爭時,正視軍工業能量不足的問題,確實是首要之務。
現代零食、糖果百百種,但也衍生出嚴重肥胖問題,因此無論零嘴還是飲料,低糖、無糖反而成為賣點,不過二戰時「糖」卻非常的貴,由於糖是人類維繫生命的必需品之一,因此戰爭時,而成為必備口糧,主要用於幫助士兵迅速補充能量,有足夠體力進行長時間戰鬥。
俄烏戰爭已經持續一年時間。究其本源,是北約東擴與俄羅斯反東擴之爭。清華大學俄羅斯研究院副院長吳大輝今天在《環球時報》撰文稱,從一定意義上說,這是2008年俄格戰爭的延續,也是2014年克里米亞危機的延續。他認為,俄烏戰爭持續,國際社會不應「被兩極」,理由如下:
中科院以天劍二型防空飛彈為基礎研發的「陸射劍二」飛彈,由陸軍採購為國軍一代「野戰防空武器系統」,但傳出第二批驗證未過關,遭到陸軍退貨。中科院天劍計畫主持人陳嘉男指出,相關問題都是軟體跟網路的一些問題,都已經完成改正,目前交給陸軍準備進行做接收測試,應可在3月中以前完成所有的測試。
時節臨近春節,一款最近2年很受歡迎、名為「加特林」的煙火突然成為大陸市場上最搶手的爆款商品。這款商品受追捧有多重的社會心理學意義,除了藉節慶煙火發洩近一年來疫情封控的壓抑,年輕小粉紅們還能以此紓解俄羅斯敗戰的鬱悶,在台海關係惡化的挫折中順便過過武統台灣的乾癮。不論是疫情、經濟或地緣政治,今年對中國與世界來說都是不尋常的一年,很多民眾都期待在「爆竹一聲除舊歲」氣氛能為新的一年開拓新局面。
大陸對台的終極政策就是兩岸統一,這是民族的宿命,無法避免!若和平統一無望,大陸也不會放棄武力統一,如果兩岸走到未來一個時間點,雙方都無法坐下來談判,基於民族與歷史因素考量,武力似乎是最快速讓台灣回到中國的方式。
大陸對台的終極政策就是兩岸統一,這是民族的宿命,無法避免!若和平統一無望,大陸也不會放棄武力統一,如果兩岸走到未來一個時間點,雙方都無法坐下來談判,基於民族與歷史因素考量,武力似乎是最快速讓台灣回到中國的方式。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最新的兵推顯示,如果解放軍在2026年對台灣發動攻擊,將會遭到擊敗,但美方和台灣也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台灣將會被摧毀。儘管兵推的結果是美方慘勝,但有加上許多前提,包括台灣團結一致,美方投入戰爭的決心和速度,動用了全部力量,日本也全力支持美國等等。嚴格來說,這些前提在現實中都不存在,所以一旦真的發生戰爭,兵推有極大的誤區。
美國智庫「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最新的兵推顯示,如果解放軍在2026年對台灣發動攻擊,將會遭到擊敗,但美方和台灣也會付出巨大的代價,台灣將會被摧毀。儘管兵推的結果是美方慘勝,但有加上許多前提,包括台灣團結一致,美方投入戰爭的決心和速度,動用了全部力量,日本也全力支持美國等等。嚴格來說,這些前提在現實中都不存在,所以一旦真的發生戰爭,兵推有極大的誤區。
在持續的俄烏戰爭當中,烏克蘭能夠堅持作戰,相黨仰賴北約各國提供的武器,雖然這種「萬國貨」的情況,相當挑戰後勤供應,但是烏克蘭目前別無選擇,多數時候,他們也很肯定北約武器的性能。然而事情總有例外,烏克蘭非常嫌棄義大利捐贈的迫擊砲,認為性能太糟糕,「比二戰裝備還差」。
包括NHK與《讀賣新聞》,多個日本媒體都報導,日本政府正在與美國商談購買著名的「戰斧巡弋飛彈」(Tomahawk cruise missile)的交易,而且談判已進入尾聲。
俄烏戰爭打到現在已超過8個月,隨著戰事持續擴大與戲劇性的變化,多種武器在戰事中爆紅,也有不少表現意外地糟糕。美國雖然砸下大量資金協助烏克蘭抵抗入侵,未來僅在軍火市場上的收益就難以估計;俄羅斯武器表現不佳,國際地位大跌,戰後肯定會失去大量軍火客戶,預料有相當大的部份會轉向中國,一些規模較小的軍火工業後起之秀也會趁勢崛起。戰爭結束後,全球軍火市場將出現大洗牌,亦將大幅改變現在的地緣政治格局。
位於馬尼拉的西班牙殖民時期堡壘「聖地牙哥堡」近日舉辦「銘記第二次世界大戰」及「城市戰」等展覽,盼藉由戰爭影像和實物,讓觀眾見證戰爭殘酷,避免任何戰事再度發生。
共軍近期對台演習中使用了2款長程火箭炮與4型彈道導彈,對台灣與國際社會都造成不小的震撼。而世界另一端的烏克蘭同時上演的真槍實彈也正在發生變化,美國提供烏克蘭的M142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數量逐漸增加,正在改變戰場的態勢。海馬斯在俄烏戰爭中贏得許多軍事觀察家的讚許,台灣雖傳出將向美方採購,但也必須關注中共早已自製性能毫不遜色的同類型SR5多管火箭系統。
據《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報導,北約和歐盟國家正積極推動如何更有效地追蹤提供給烏克蘭的武器,以應對犯罪集團將這些武器走私出烏克蘭,並流入歐洲黑市的嚴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