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五月獲利的搜尋結果,共77筆
銘旺實(4432)受惠客戶訂單回流,上半年營運大成長,吸引短多買盤回流,28日爆出逾九千張今年來最大量,以漲停28.75元作收,創三年來新高。短期周線、月線、季線趨勢維持往上,9日KD值也已在高檔重新交叉往上,短多持續做多心態濃,但7月以來股價幾乎已翻了1倍,短期漲幅已大,慎防價量背離回檔。
明基醫(4116)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單月自結損益,累計今年前五月獲利逾億元,已經超越過去2年獲利總和,前五月每股稅後純益達2.34元,儘管業外挹注不少,業績表現仍優於預期,激勵19日明基醫股價亮燈漲停,終場漲停排隊買單將近2萬張。
明基醫(4116)日前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單月自結損益,累計今年前五月獲利逾億元,已經超越過去二年獲利總和,前五月每股稅後純益達2.34元,業績表現優於預期,激勵19日明基醫股價亮燈漲停,終場漲停排隊買單將近2萬張。
台林(5353)因近期股價震盪加劇,應主管機關要求先行公布最近期獲利,經自結5月單月獲利0.23億元較去年同期激增188%,換算EPS為0.3元,光一個月的獲利就跑贏今年首季EPS的0.22元,轉機味道十足。
受惠於防疫產品熱賣,加上合併康科特、合躍生活廣場的效益顯現,明基醫(4116)今年營運表現亮眼,推升股價連番大漲。明基醫公告4、5月自結獲利、合計兩個月每股盈餘約0.37元,合計今年前五個月每股盈餘約2.34元,寫下歷史新高紀錄。
受到央行啟動升息、俄烏戰爭、通膨升溫、大陸封城、防疫險理賠潮等五大利空齊發,重擊我國金融三業獲利。金管會7日公布最新統計,2022年前五月銀行、證券期貨投信和保險業的稅前盈餘僅3,632.49億元,較去年同期年減21%,其中銀行獲利有穩住,年增4%,縮水最多的是被台股拖累的券商,獲利衰退逾五成。
股債評價損失加上防疫理賠把利差吃掉,金融股今年獲利將大受挑戰。金融股即將在7日起進入獲利公告高峰期,各大金控、銀行將陸續公告截至6月底的獲利表現,交出上半年的獲利成績,據多家金控、銀行內部的自結數字,不僅升息的影響因為時間上的遞延效應而反映有限,更直接被大量的股債評價損失給「吃掉」。
2022年5月房貸、企業周轉金需求大,國銀放款也衝高。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公布,截至2022年5月底止,國銀放款餘額達35兆2,267億元,累計今年前五月放款達1兆5,915億元,雙雙創下史上最高紀錄。
2022年5月房貸、企業周轉金需求大,國銀放款也衝高。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公布,截至2022年5月底止,國銀5月底放款餘額達35兆2,267億元,累計今年前五月放款達1兆5,915億元,雙雙創下史上最高紀錄。
彰化銀行29日舉行線上法人說明會,由發言人暨資深副總陳斌說明第一季營運績效及業務重點,會中公布,累計今年1~3月稅後盈餘為23.77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22.16%,稅後每股盈餘為0.23元。
光頡(3624)因股價波動劇烈,應主管機關要求公告5月自結損益,自結5月稅後純益4,800萬元,年增26.32%,每股稅後純益0.41元,與4月份相較,獲利月減14.28%,累計今年前五月每股盈餘約2.45元。
面對國內疫情升溫,衝擊金融市場,上市櫃金控公司前五個月獲利多數衰退二位數,但單一中型銀行的遠東、上海、安泰銀行不畏疫情,表現仍相對穩健,尤其遠銀前五個月獲利更是亮眼,年成長達二位數的15.91%。
電信三雄10日公布5月營收獲利,受惠於5G用戶數持續增加、帶動行動ARPU(每戶平均收入)增加,加上分別受惠ICT(資通訊)、電商、新經濟營收強勁成長,推升中華電(2412)、台灣大(3045)、遠傳(4904)5月及前五個月營收、獲利大躍進。
產險因防疫保單提存大量準備金,壽險因股債匯波動,亦出現獲利低潮,導致15家金控公司5月合計稅後獲利,僅154.71億元,賺不到去年5月326.77億元的一半,並創下2019年12月、即29個月來的獲利低點。
新台幣5月急升1.3%,六大壽險帳上兌換損失逾300億元,加上債券多數是評價損失,只剩股票獲利可實現,國泰、富邦、南山、新光、中國及台灣等六大壽險公司,5月合計稅後獲利僅26億元,創2020年11月之後、即18個月來的獲利新低。
中華開發金控10日公布上月獲利,開發金控五月份自結稅後獲利為新台幣3.2億元,累計今年前五月稅後獲利115.44億元,每股盈餘為0.69元。
15家上市櫃金控公司陸續發布5月自結獲利,因俄烏戰爭仍無解、通膨居高不下,美國鷹派升息預期不變,且國內疫情還在燒,諸多利空環伺,導致金融市場震盪劇烈,加上去年基期超高,金控前五月累計稅後淨利延續2月以來、年衰退二位數的走勢不變。
股債行情不佳,新台幣匯率5月下旬急升2.5%,殺得壽險公司措手不及。新光金控9日公告5月自結獲利,因為壽險子公司新光人壽5月稅後虧損21.65億元,新光金5月稅後虧20.12億元,是17個月來單月最大虧損金額,累計前五月稅後獲利25.65億元,每股稅後獲利(EPS)為0.14元。
豐興(2015)自結5月合併稅前淨利為3.61億元、年減11.51%,累計前五月合併稅前淨利18.74億元、年增16.76%,每股稅前淨利約3.22元。法人認為,目前國際廢鋼價格止跌回穩,鋼筋買氣逐步回升,營運前景可望平穩向上。
裕融企業(9941)受惠於中古車融資、企業金融業務成長,加上拓展電子類消費性貸款業務有成,力抗本土疫情升溫、汽機車銷售市場下滑的逆風,5月營收突破30億元改寫單月新高,推升前五月EPS達6.79元,續創同期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