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亞太區股市的搜尋結果,共108筆
近期全球股市呈現技術性多頭反彈,法人表示,一旦美國放緩升息步伐或停止升息,更有助於資金回流新興市場。
法國外貿銀行亞太區經濟研究團隊27日發布最新台灣經濟報告,將今年台灣GDP年增率從3.4%下調至2.7%。法國外貿銀指出,在全球需求疲軟的背景下,台灣第三季之後的出口增長減弱,留下的動能缺口無法從消費回升獲得彌補,且經濟增長疲軟打擊企業收入,科技行業的低迷情緒對股市和新台幣匯率構成負向循迴的壓力。
二○二二是凶險萬狀的一年,股市的殺戮從元月開始,到了九月美國Fed展現超鷹姿態,金融市場又見殺戮,九月全球股市出現慘烈的下跌,令人想到過去斬首犯人都在「秋決」,這是一個肅殺的月份。
多國央行升息,俄烏戰爭與中國封城使供應鏈問題惡化而推高通膨壓力,結果衝擊全球股市今年來幾乎全面下挫,亞太區裡僅印尼與新加坡兩大股市仍維持上漲走勢。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期間,中國貿易順差和外商投資快速增長,2021年淨外匯收入達到3,56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這一趨勢,在2022年2月發生逆轉,22個月連續資金流入後首次出現淨流出。
經歷了九月及十月上半月的回檔,台股終於從一六一六二啟動攻勢,到了十一月九日,加權指數終於來到一七五八一,這一波台股回檔力守在年線之上,而各條均線除了年線外,幾乎都糾結在一七○○○點上下,這也是台股多空拔河重要的關鍵要塞之地,如今看起來多方勝一籌,台股連續走揚,代表多方掌握台股未來方向,很有機會蓄勢向今年最高的一八○三四叩關。
REITs在新加坡、日本及美國等主要金融市場早已是熱門資產類別,但最近九檔全新的大陸基建REITs成功上市,市值約達人民幣300億元,規模超出預期,大陸基礎建設資產帶來的巨大機會,可望成為亞洲不動產金融商品的明日之星。
第二季即將進入尾聲,觀察投信公司所發行的海外區域型股票基金績效表現,根據Lipper資料顯示(統計至2021/06/11),第二季以來,以新興市場股市漲幅最亮眼,整體而言,屬拉美、俄羅斯等與原物料走勢息息相關的基金績效傲視群倫,另外如中國、東協單一國家等亞股相關基金,表現也不俗,而表現出色的基金漲幅普遍可達雙位數。
前晚美股續低收,已連跌三日的港股12日早盤一度升逾百點,但因台灣疫情觸發市場憂慮,亞太區主要股市全線下挫,港股午盤收跌103點,創1個半月新低。
隨著美國即將推出新一輪創紀錄的財政刺激方案,投資者開始擔心美聯準會可能被迫收緊政策以抑制通膨飆升,股市因此而大幅下跌,瑞銀財富管理亞太區首席投資總監陳敏蘭指出,尤其是科技股在近期回跌中首當其衝,市場起伏震盪在景氣回暖過程可能繼續,但總體而言,瑞銀財富管理仍看好市場,並建議利用回跌之機逢低增加部位。
投信法人指出,長期來看,亞太區實質資產的震盪幅度要低於區域股市。在市況動盪期間,較倚賴獲利表現及經濟周期的資產類別將顯著波動。
(瑞銀財富管理 亞太區諮詢及銷售主管柯仕偉。圖/業者)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在全球快速擴散,但券商瑞信(Credit Suisse)認為,這次由疫情引發的全球經濟下滑,新興亞洲各國終將展現韌性,因此看好亞太區股市(不計日本)可以在未來6至12個月跑贏其他股市,絕對回報很大機會是正數。另外,瑞士百達資產管理表示,對新興市場和中國股票維持「增持」評級。
亞太貨幣市場在21日出現今年來最慘烈的貶勢,泰銖、韓元、澳幣對美元的單日貶幅都超過0.8%,新台幣本周累計貶幅1.16%,亦是近三年來單周最大貶幅。瑞銀外匯分析師陳得能說,「這是最壞的時代,也是最好的時代!」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蔓延,已開市的各國股市近期表現明顯受挫,法人表示,台股長期投資人投資組合目前暫時不須跟著調整。富達國際亞太區資產管理主管Paras Anand表示,最近爆發的冠狀病毒疫情新聞對近期亞洲市場情緒必定有影響。
上周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之後,儘管美國聯準會(Fed) 維持基準利率不變,但會後聲明已轉趨鴿派,激勵美國三大指數周線上漲。根據彭博統計,上周外資資金流向,台股今年以來第七度由流出轉為流入,上周吸金9.4億美元,榮登吸金冠軍。
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最新公布的周度報告顯示,本周亞太區除日本以外的股票型基金,對大陸股市的配置比例創下1年來的新高,顯示投資者對大陸股市持相對樂觀態度。
今(25)日的亞太區股市近乎全面上揚,惟包括台股大盤在內普遍出現約近1%的小升幅,反彈力道偏弱,標準普爾全球評級在最新報告中分析,「這像是看到半空的玻璃杯」,金融市場現況似乎正從緊縮轉向大致中性,敏感性資產表現不佳,但是各經濟體的政策寬鬆效果正在醞釀,這股力量能使得預估今年經濟放緩,可望緩和、且不會逆轉。
台股2018年表現不佳,投信法人指出,看好2019年第1季行情,耐心布局將是2019年致勝之道。
美股連日反彈有助台股短線多方氛圍,迎接2019年第一季行情,回顧台股在2018年2月、10月兩度大幅修正,均為美國升息動向與全球經濟展望交互拉扯,市場震盪引發恐慌賣壓所致,目前各大機構法人定調2019年全球經濟成長為放緩而非衰退,在各主要央行未正式暫停利率正常化進程下,風險性資產仍有大幅度區間整理可能,為2019年全球市場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