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亞洲主要國家的搜尋結果,共441

  • 沒增持黃金 央行:美債報酬率更高

     對於前行政院院長陳冲指出,2021年至今央行未曾新購黃金,並質疑央行未具備市場敏感度的說法。央行官員強調,黃金價格波動性大,若以長期投資觀點來看,持有美國公債的報酬率其實更高。

  • 專家傳真-從亞太國家看我國在地化投票顧問機構設置

     自1980年代開始,機構投資人漸以股東身分發揮影響力,透過「股東行動主義」(Shareholder Activism)向公司經營階層提出策略或經營面訴求。然而,當機構投資人(即資產管理者)之投資組合分散而持有多家公司股票,無法就各投資組合公司之股東會議案逐一詳加研究,使機構投資人難以履行對資金提供者(即資產所有者,Asset Owner)之受託義務,遂有投票顧問機構(Proxy Advisor)產生。

  • 星國上月非石油出口年減8%

     新加坡3月非石油出口年減8.3%,創下連續六個月萎縮紀錄,主要因為前十大出口市場中,過半數電子與非電子產品輸出雙雙下滑。3月非石油出口降幅較預期大幅緩和。專家認為,最壞的情況可能已過,但未來展望依然低迷。

  • 林丙輝:澳洲、印度成先行者

    林丙輝:澳洲、印度成先行者

     證券暨期貨市場發展基金會董事長林丙輝指出,全球投票顧問機構(Proxy Advisor)市場,美國業者ISS市占最高,Glass Lewis居次,兩者合計市占超過9成,亞洲各主要國家的印度、澳洲、馬來西亞、韓國等,成立在地投票顧問機構運作也至少十年以上,反觀台灣至今並未設置。

  • 升息邁入尾聲 亞股更有利

    升息邁入尾聲 亞股更有利

     今年來國際資金對亞股從賣超已轉為買超,法人表示,亞洲經濟正在觸底回升中,若美國聯準會停止升息後,對亞股更有利。

  • 亞銀:陸今年經濟估成長5%

    亞銀:陸今年經濟估成長5%

     亞洲開發銀行(ADB)4日公布最新的「亞洲發展展望報告(ADO)」指出,大陸經濟的復甦和印度的內需市場,將是亞洲開發中國家今明兩年的主要增長支撐。報告預估,大陸經濟今年將增長5%,高於其先前預估的4.3%。

  • 國際需求上升 韓國近5年武器出口激增74%

    國際需求上升 韓國近5年武器出口激增74%

    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13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韓國近5年武器出口規模同比激增74%,但全球排名從此前(2017年—2021年)的第8降至第9。

  • 頭條揭密》美前高官詳解台灣在美印太拒止戰略上的關鍵地位

    頭條揭密》美前高官詳解台灣在美印太拒止戰略上的關鍵地位

    美軍新成立的陸戰隊濱海作戰團近期在美國南加州進行高強度演習,美軍多位將領前往視察,這是美軍在亞太地區第一島鏈測試其全新的作戰概念。巧合的是,前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艾布里奇.柯比(Elbridge Colby)於3月初在台灣出版新著《拒止戰略:大國衝突時代中的美國國防》(The Strategy of Denial:American Defense in an Age of Great Power Conflict),系統性解析了美國對中國霸權擴張的拒止戰略,與台灣為何是此一戰略的核心地位。同時也說明了如何運用陸戰隊濱海作戰團的構想與戰術操作,這本新著陳述的概念正在學術界與網路上激起罕見的熱烈討論。

  • 高股息ETF基金報酬不俗 首配亮眼

    凱基優選高股息ETF基金在3月1日發布首次期前配息公告,每單位擬配發0.22元,依24日收盤價16.39元計算,年化配息率達5.37%,相較其他高股息ETF的首次年化配息率,例如,國泰永續高股息在2020年首次年化配息率1.31%或永豐優息存股於2022年首次年化配息率,而且今年以來的報酬率亦繳出8.38%,整體表現相當具競爭力。

  • 陸經濟重啟 亞洲信用債沾光

    陸經濟重啟 亞洲信用債沾光

     受到大陸經濟重啟帶動,預期今年亞洲信用債券及貨幣市場有進一步走升的潛力,且因消費者需求的回升,對大陸金融市場將是正面訊號,外國投資者逐漸減碼大陸相關部位,且多數仍維持低配的狀態,當消費者需求、經濟復甦力道與持續性等其他訊號轉佳,將可能重新調整其投資組合,回補動作可望有利大陸股票和債券。

  • 拚疫後高端旅遊商機 亞洲跳島郵輪聯盟拜會陳福海

    拚疫後高端旅遊商機 亞洲跳島郵輪聯盟拜會陳福海

    疫情緩和後高端旅遊逐漸復甦,亞洲跳島郵輪聯盟(AACA)特別邀集日本、韓國、菲律賓等國家主要郵輪業者,今(15)日在交通部航港局長葉協隆陪同下拜會金門縣長陳福海,希望有機會促成金門也成為跳島旅遊的港灣靠地。陳福海對此表示樂觀其成,也希望金門在疫情解封後,能接待多層次觀光客群,營造多元化觀光旅遊範疇。

  • 台灣5G用戶滲透率 排名倒退

    台灣5G用戶滲透率 排名倒退

     台灣5G用戶滲透率,全球排名倒退,根據GSMA最新統計,2022年第四季台灣5G用戶滲透率35.31%,全球排第七,與2022年第一季排名前五名的成績相比,倒退了兩個名次。

  • 台灣5G用戶滲透率 全球排名倒退至第七名

    台灣5G用戶滲透率,全球排名「倒退嚕」,根據GSMA最新統計,台灣5G用戶滲透率35.31%,全球排第七名,與2022年第一季排名前五名,倒退了兩個名次。

  • 面對人口負增長 各國採多種應對措施

    面對人口負增長 各國採多種應對措施

     低生育率、人口低增長或負增長以及人口老齡化,不僅是中國大陸也是全球在21世紀將要面對的嚴峻挑戰。根據各國的經驗,除了祭出各種優惠措施鼓勵生育外,吸納移民、提高老年人和女性的勞動參與率、加快產業升級和技術發展,都是各國嘗試努力的方向。

  • 《國際產業》能源成本仍高 德國企業今年將多支付4成費用

    安聯貿易(Allianz Trade)研究報告指出,德國產業界在2023年支付的能源帳單,將比俄烏戰爭爆發前的2021年高出40%,歐洲企業仍然面臨龐大的能源價格壓力。

  • 人口「生不如死」! 多國搶救生育率鼓勵增產報國

    人口「生不如死」! 多國搶救生育率鼓勵增產報國

    大陸國家統計局今天(17日)舉行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新聞發佈會通報,2022年末全國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現役軍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員)為14億1175萬人,比上年末減少85萬人。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中國出生人口為956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77‰;死亡人口1041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37‰;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60‰。

  • 《基金》熱錢流回亞洲 中國基金近一季報酬率雙位數

    歷經兩年的大幅修正以後,隨著近期解封政策逐漸明朗化,國際資金對中國的看法也跟著回溫,根據統計,中國市場不但是2022年淨流入金額最高的亞洲國家,同時,近三個月的境外中國基金也出現大幅上漲行情,根據Morningstar統計,截至2023年1月5日,15檔境外中國基金近三個月平均報酬率超過15%。

  • 《金融》國泰證:布局「債優於股」 中場期點名4產業

    國泰金(2882)旗下國泰證券公布12月投資氣象觀測站,歐、美、日本與新興亞洲等國家持續面臨「地緣政治」、「能源危機」等因素影響,且經濟需求放緩、企業獲利下修,股市保守看待;但隨著美國聯準會(Fed)升息漸入尾聲,公債殖利率將提前觸頂,投資建議以「債優於股」的策略來佈局。

  • 亞洲2國狂買 俄油收入仍雪崩215億!關鍵原因曝光

    亞洲2國狂買 俄油收入仍雪崩215億!關鍵原因曝光

    西方制定的限價措施於本月5日生效,出口商擔憂5日禁令生效衍生運輸及投保困境,此前不斷擴大俄油的出口,根據國際能源署(IEA)數據顯示,俄油11月出口雖大幅提升,但因為作為買家的亞洲國家以極其實惠的折扣購買,也對其收入造成打擊,減少約7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215億元)。

  • 明年出口恐負成長 近三年首見

    明年出口恐負成長 近三年首見

     財政部明將公布11月海關進出口統計,由於歐美需求疲弱,廠商調整庫存,出口金額持續看淡,預估11月出口值為連續第3個月年負成長。此外,根據主計總處資料顯示,不僅今年第4季將呈負成長,明年前2季也不妙,明年全年出口值較今年下滑,為近3年來首見負成長。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